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一节 铁的性质

时间:2025-09-07

第六章 铁

# 第一节 铁的性质

教学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 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2. 建立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结果有很大影响的观点。

实验器材: 试管、铁丝、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

一、启发提问,提出课题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铁的各种性质。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性质,我们首先通过几个问题来激发大家的兴趣和思考:

1. 列举几件常见的铁制品:

- 我们周围有许多铁制品,例如自行车、锅碗瓢盆、建筑材料等。这些物品的主要成分都是铁。为什么铁被广泛应用于这些领域?这与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2. 引导学生分析铁的各种物理性质:

- 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它还具备较高的硬度和密度,熔点和沸点也较高。这些物理性质使得铁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 教师归纳铁的物理性质的提纲:

- 色:银白色

- 态:固态

- 延展性:良好

- 传导性:良好(热和电)

- 硬度:较高

- 密度:较高

- 熔点:1538°C

- 沸点:2862°C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铁的基本属性。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讨论铁的化学性质。

---

二、引导分析 认识铁的化学性质

铁的化学性质相对较为活泼,能够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详细分析铁的化学性质:

1. 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 在学习置换反应时,我们了解到铁能置换酸中的氢,这说明铁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体来说,铁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FeO)。这个反应不仅展示了铁的化学活性,还揭示了其在高温下与氧气的反应特性。

\[3\text{Fe} + 2\text{O}_2 \rightarrow \text{Fe}_3\text{O}_4\]

2. 指出铁还可以跟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

- 除了与氧气反应,铁还能与某些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例如,铁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这种反应不仅展示了铁的化学活性,还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

---

三、铁钉生锈实验探究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铁的化学性质,我们可以通...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铁的化学性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铁钉生锈实验。这个实验由学生提前进行,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总结。以下是实验的三个主要结论:

1. 常温下,在干燥环境中,铁很难跟氧气反应:

- 这表明铁在干燥环境下相对稳定,不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铁制品在干燥环境中保存得当,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2. 在隔绝空气情况下,铁不与水反应:

- 这个结论告诉我们,铁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不会与水发生反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铁制品在密封条件下不易生锈。

3. 在含水分的空气中铁与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铁锈:

- 当铁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时,它会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形成复杂的含水氧化物,即铁锈。铁锈不仅会影响铁制品的外观,还会逐渐侵蚀材料,导致其结构强度下降。

铁锈的成分:复杂的多种含水氧化物。

---

四、常用的防锈方法和钢铁防锈意义

由于铁锈对铁制品的破坏性较大,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非常重要。常用的防锈方法包括:

- 涂漆或喷漆:通过在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氧气和水分接触铁表面。

- 镀锌:在铁表面镀上一层锌,利用锌的活性比铁高,优先与氧气反应,从而保护铁不受腐蚀。

- 使用防锈剂:在铁制品表面涂抹防锈油或其他化学试剂,形成保护层。

防锈的意义在于延长铁制品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确保其功能和安全性。

---

五、学生实验:铁钉与酸及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为了进一步验证铁的化学性质,我们将进行两个实验:

1. 铁钉跟盐酸(稀硫酸)反应:

- 实验步骤:

-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稀硫酸。

- 将一根铁钉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 将一根铁钉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 引导观察:

- 铁钉表面会产生气泡,这是氢气逸出的现象。

- 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淡绿色,这是因为生成了硫酸亚铁(FeSO)。

- 结论:

- 发生了置换反应,铁将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类。

\[\text{Fe} + 2\text{HCl} \rightarrow \text{FeCl}_2 + \text{H}_2↑\]

\[\text{Fe} + \text{H}_2\text{SO}_4 \rightarrow \text{FeSO}_4 + \text{H}_2↑\]

2.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 实验步骤:

-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

- 将一根铁钉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 将一根铁钉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 引导观察:

- 铁钉表面会有红色固体析出,附着在其表面。这是因为生成了金属铜。

- 结论:

- 发生了置换反应,铁将硫酸铜中的铜元素置换出来,生成金属铜和硫酸亚铁。

\[\text{Fe} + \text{CuSO}_4 \rightarrow \text{FeSO}_4 + \text{Cu}\]

---

六、进一步认识置换反应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

1. 不同的金属(如铁、锌)可以把同种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成为氢气。

2. 同一种金属(如铁)也可以将不同的酸(如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成为氢气。

3. 金属铁还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

---

七、小结

通过对铁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我们了解到:

1. 铁的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氧气、酸、硫酸铜溶液反应。

2. 铁的物理性质:铁是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硬度较高,密度较大,熔点和沸点较高。

3. 铁锈的形成与防锈措施:铁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形成复杂的含水氧化物。常用防锈方法包括涂漆、镀锌和使用防锈剂。

---

练习题

1. 下列关于铁的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铁是银白色金属

- B. 铁易传热导电

- C. 铁有良好延展性

- 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2. 能否用铁制容器盛稀硫酸?为什么?(追问后果如何?)

3. 将一铁棒放入稀硫酸的试管中,反应后取出铁棒,则反应前后:

- (1) 铁棒的质量是否改变?为什么?又如何变化?

- (2) 试管中溶液质量改变吗?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又如何改变?

---

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2、3、4题。

---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全面掌...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全面掌握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同时,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探索相关问题,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