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同理心】
中考,这一场关乎孩子未来的考验,不仅是对孩子们知识与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家长教育智慧的一次大考。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首先要拥有的是同理心。这意味着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对中考的担忧,理解孩子为了学习而付出的努力,理解孩子的苦和累。
当孩子因疲劳而听听音乐,看一会儿电视,或是出去散散步,给同学打一个电话等,家长都要给予理解,因为这都是孩子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方法。不要一看到孩子休息就感到紧张,唠叨个不停。对于学习感到过于紧张的孩子,家长也不要硬性否定孩子的紧张情绪,要以同理心去支持孩子。
正如《论语》中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应该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施加压力。
【二、平常心】
越接近中考,家长们越容易感到焦虑。但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家长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中考,因为中考只是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必然遇到的一件事,必须要有的一个经历。也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因为人的才能不仅有水平的差异,还有种类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
所以不要让中考过分地干扰自己和孩子的心境。平时生活起居怎么样,现在还怎样,适当注意一点,只要不影响孩子学习就行了。家长的这一份平常心还有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让孩子在中考中能正常发挥。正如孟子所说:“君子无故以物喜,无故以己悲。”家长应该以淡定的态度面对中考,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
【三、宽容心】
临近中考,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初中生因为年龄小,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较弱,所以家长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就可能触犯了他,就会让他爆发。遇到这种时候,家长要多理解、宽容孩子,不要计较,不要责备,要更多地给予孩子接纳关心。
当孩子感觉疲惫烦躁时,提醒孩子做一些运动来休息大脑,减轻疲劳,发泄情绪;也可放上一段轻松的音乐来帮助孩子舒缓紧张的情绪。正如孔子所说:“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家长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给予他们空间,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四、仁爱心】
临近中考,孩子的学习节奏加快,压力加大,大脑活动处于高紧张状态。这时让孩子吃好、休息好是对孩子的一种支持。家长可选择一些既清淡又营养丰富的食品,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食品,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同时可让孩子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品,也可以熬些薏米粥、绿豆粥、银耳莲子汤等,适量放些糖,既美味营养,又清热祛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孩子饮食起居的照顾还是以自然为好,不要过于小心。正如老子所说:“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家长应该在关心孩子的同时,不过分干涉,让他们能够在自然的状态下成长。
家长注意事项
1、协助孩子准备考试用品,但不要包办代替。家长在考前要提醒孩子带好考试证件、文具,因为当孩子自己准备这些物品时,内心就会有一种踏实的感觉,焦虑感也会随之减轻。
2、是否送孩子去考场视具体情况而定,以不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为出发点。
3、不要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有些家长会在考前对孩子千叮咛,万嘱咐,这些都会强化孩子的紧张感。当然,你可以给孩子肯定积极的暗示。如:你已经准备好了,你会成功的等等。或者什么也别说,给孩子一个会心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就够了。
4、不要急于摸底。孩子一场考试下来,需要短暂地休息一下,振奋精神投入下一场考试。家长过多的询问会占用孩子的宝贵时间,若孩子考得不太理想,还会影响他的情绪,不利于后面的考试。
5、家长要尽量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温馨、宽松的氛围中发挥出最佳水平。正如《礼记》所说:“家和万事兴。”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心学习。
中考是知识、体力、心理的综合较量,家长要尽量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温馨、宽松的氛围中发挥出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