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政治:深入理解我国基本国情
认清基本国情
1、当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如何?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2)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为什么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
2)、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①原因或表现: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起始时间
① 含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不发达。
②初级阶段起始时间: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到本世纪中期(需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国家的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2:中考政治:深入理解我国基本国情
中考政治认清基本国情检测题
1、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的方针
D、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和通商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__________,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 ”
B、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C、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民族区域自治④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生动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关爱。我国必须处理好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这是因为:
① 后,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②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④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5、党和政府开展的“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送温暖工程,体现了:
A、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主要特点
C、“三个代表”的要求
D、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基本国情
6、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最小的事乘以13亿就是大事。要解决诸如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问题,根本途径是:
A、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B、提倡艰苦奋斗,尽量降低群众的生活需求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保护生态环境
7、下列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正确说法是:①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强国之路②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③四项基本原则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④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②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③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唯一的工作任务④先抓好经济建设,再搞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9、“改革改变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在过去的中,中国的经济增长了4倍,这一速度比多数国家的发展初期都要快。”这说明了:
A、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B、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D、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证明,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住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最可靠的保证,集中的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C、
D、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篇3:中考政治:深入理解我国基本国情
认清基本国情
1、当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如何?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2)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为什么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
2)、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①原因或表现: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起始时间
①含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不发达。
②初级阶段起始时间: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到本世纪中期(需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国家的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三个代表的含义: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艺术的发展,文化的世界交流…)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送温暖活动,为农民工立法讨要工资,…)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表现。
B、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C、是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
篇4:中考政治:深入理解我国基本国情
初三政治认清基本国情检测题
1.下列有关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现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矛盾
B我国的阶级矛盾已经不复存在
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D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杜绝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矛盾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经受住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靠的是( )
A我国很好的处理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
B中国的领导
C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
D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述正确的有( )
①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②初级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③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上我国GDP指标已经摆脱了不发达阶段 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选项中,能直接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我国拟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第四*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召开
C我国边远地区还有部分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D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江苏举行
5.胡锦涛主席9月14日在纽约出席了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开幕式,并出席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胡锦涛在会上宣布了中国为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这些重大举措受到与会领导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高度赞赏。这反映了( )
A全球越来越关注贫困问题
B我国已经逐步跃入发达国家行列,需要支援发展中国家
C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我国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6.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改革开放 ④"三个代表"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的方针
D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和通商
8.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一国两制”
B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政策
9.党和政府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送温暖工程体现了( )
A 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
C “三个代表”的要求
D近代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
篇5:中考政治:深入理解我国基本国情
政治认清基本国情中考题练习
1、,德国杂志布了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排行榜,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位居榜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越性
B中国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越受世界的瞩目
2、十七大报告在分析 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再次阐明了我国现阶段的()
A基本国情和民族矛盾
B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c重要国情和次要矛盾
D重要国情和社会矛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这一规定的决定因素是()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②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③党的指导思想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④
4、 以建立了新型的民族关系,下列不属于新型民族关系的是()
A各民族平等
B各民族团结
c各民族互助
D各民族共同繁荣
5、实行“ ”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国家,两个政府
B保持台湾等地区的高度自治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动摇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7、我们的建设事业能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细数 以的变化,老百姓高兴地说钱包鼓了,通讯快了,住房宽了,寿命长了。发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结果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结果
D.顺应时代潮流,加入世贸组织的结果
9.6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与56个民族的近百名小学生代表欢度儿童节时,说到“我们是一个‘大家’,有56个民族,虽然住在天南海北,语言风俗不一样,但都是小伙伴,都是兄弟姐妹。今天大家聚在一起,非常难得。表明()
A.我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c.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事情,与民没有关系
D.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10.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人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要“牢牢记住”是因为()
A.我国仍不发达
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我们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11.7月11日,贾庆林在两岸经贸化论坛开幕式上讲话指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血同缘、书同、语同声、亘古未变。”这充分表达了()
A. 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B.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实现祖国统一的目标即将实现
D.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1.我们的建设事业能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篇6:中考政治:深入理解我国基本国情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平、合作、负责任。
2.为什么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
5、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例):
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嫦娥二号成功飞天、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等。
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有哪些?
(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3)坚持改革开放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7)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10、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1、我国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1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14、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要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5、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6、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重要性)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7、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
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怎样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1)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
(2)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
(3)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史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20、基本路线的重要性:
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23、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4、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5、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6、用事实说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保持了繁荣、稳定和发展,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篇7:中考政治:深入理解我国基本国情
初三政治复习资料:认清基本国情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1.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政治)和经济全球化(经济)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4.如何应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为什么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处在初级阶段的原因或表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7.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8.什么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1的时间。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十九大表述)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3. 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4.如何应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旗帜就是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5.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6.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7.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8.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位及其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9. 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20.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地位及其作用)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21.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地位及其作用)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3.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些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就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4.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着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
2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些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绝不动摇。
2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27.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
2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29.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1.怎样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自觉履行这一义务,我们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32.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什么?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3.为什么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34.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35.什么是“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 ”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6.实行“一国两制”的实践意义?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
37.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8.我国政府将如何对待台湾问题?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 “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9.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和态度各是什么?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态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 “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40.我们青少年能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做些什么?我们要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为祖国统一做准备;要积极宣传我国对待台湾问题的政策;坚决同一切制造“台独”的分裂言行作斗争……
篇8:中考政治:深入理解我国基本国情
初三政治认清基本国情试题跟踪练习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为此,则我们应该(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在台湾实行民族域自治制度
③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④紧密团结,共同奋斗,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考点】EN:台湾问题.
【分析】该题考查台湾问题;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
【解答】本题考查了台湾问题,“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表明两岸人民应当携手合作,维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此,我们应该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紧密团结,共同奋斗,为两岸同胞谋福祉;①④是正确的选项,民族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③与实际不符.故选C.
2.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这些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C.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分析】本题考查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解答】题干材料以翔实的数据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取得重大成就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D.
3.《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指出,中央财政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45.9亿元,专项支持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这一举措( )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助于早日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该题考查维护民族的团结的内容;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解答】中央专项支持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说明国家坚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我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已经实现;故选A.
4.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讲到:“,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我们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向世界展示了美轮美奂的中国印象、中国风采。”这表明
①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②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领导核心地位 ④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走向世界的中国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国际上中国地位、作用等知识的掌握。
【解答】从“中国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可以看出我国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地位以及我国所坚持的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平发展的道路,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领导核心地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选B。
5.针对香港特备行政区立法选举及个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宣扬“港独”主张,侮辱国家、民族在引发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基本法解释权,明确了依法宣誓的有关含义和要求。从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来理解“一国两制”,正确的是( )
①“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②香港的高度自治权来自于中央政府授权
③香港的高度自治必须在坚持一国原则的前提下
④“两制”意味着两种社会制度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EM:一国两制.
【分析】该题考查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含义: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解答】“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祖国内地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内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同时允许台湾、香港、澳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这意味着:“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意味着两种社会制度都要统一于共产党的领导下,要遵循于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故④表述错误;①②③都是正确的表述;故选A.
6.至,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企业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这表明( )
①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②中国是一个谋发展、促合作、负责任的国家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EU: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分析】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从题干的表述中即看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作出承诺,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国家的形象,求合作、促发展、谋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潮流.
【解答】依据题干,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行为,表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所以①②是正确的选项;③④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