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初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探索试题
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检测试题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知识要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三大改造、公私合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建设成就和英雄人物、文化大革命
一、选择题
1、东北工业基地是在()期间形成的。
A、一五计划B、二五计划
C、三五计划D、四五计划
2、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是在()
A、长春B、沈阳C、鞍山D、大连
3、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在()试制成功的。
A、鞍山钢铁厂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大庆油田
4、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对()的美誉。
A、南京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二桥
C、润扬大桥 D、武汉长江大桥
5、()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新中国的成立
6、()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
A、大庆B、胜利
C、松辽D、克拉马依
7、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雷锋B、王进喜C、邓稼先D、焦裕禄
8、党的()会议明确提出了,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A、六大B、七大C、八大D、九大
9、四五运动是人民自发纪念()的一次爱国运动。
A、毛泽东B、周恩来
C、刘少奇D、朱德
10、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工作,随后,()也出来工作,扭转了经济的下降。
A、华国锋B、叶剑英
C、邓小平D、李先念
二、填空题
1、 、 和 公路修到了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2、所谓的三大改造是指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
3、 和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一次严重的失误。
4、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 。
5、十年文化大革命是从 到 年。
6、文化大革命粉碎了 和 两个反革命集团。
7、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蔑为 。
8、10月, 和 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了果断措施,一举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三、简答题
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与主要成就是什么?
2、我国如何进行三大改造的,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3、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1959-建国以面临严重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这是我国第一部宪法它是哪一年制定的?
它是由什么机构制定的?
这部宪法有何地位?
④这部宪法有何意义?
2、请回答:
①该图反映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哪一一次严重失误?
②这是什么错误在农业方面的表现?
③这次严重失误的影响是什么?
④我们党如何应对的,结果如何?
3、你从我手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其他什么也没有,我留给你的,只有一套《毛泽东选集》
摘某位党的好干部临终前对女儿的嘱咐
请回答:
这位党的好干部是谁?
他有何贡献?
③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什么?
4、请回答:
①这幅图反映了什么事件?
②从图中可以发现,这个事件发生地点是?
③这次事件人们主要是为了纪念谁?
④这次事件的结果是什么?
⑤这次事件的影响如何?
第二单元
一 1、A2、A3、C4、D5、B6、A7、C8、C9、B10、C
二 1、康藏;新藏;青藏;2、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3、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4、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5、;;6、林彪;江青;7、二月逆流;8、叶剑英;华国锋
三 1、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就培养建设人才。
鞍山钢铁公司,沈阳第一机床厂,长春一汽,武汉长江大桥,三藏公路等
2、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主要是引导他们参加生产合作社会,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主要是发展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衽赎买政策。
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起来。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苏联背信弃义的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使我国的现代化遭遇困难。
四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全所未有三年严重困时期;我们党积极应对,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焦裕禄;他带领河南省兰考县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贫穷的面貌开始改变,并把生命奉献给了兰考人民事业;大公无私,不怕困难,视死如归,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党的好干部,优秀的共产党员。
4、四五运动;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周恩来;被四人帮镇压下去;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篇2:初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探索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 新中国成立之初,下列的经济活动中没有导致生产资料私有制发生变化的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D.土地改革运动
2.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其中心是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宝山钢铁公司
4. 下列成就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的是
①鞍山无缝钢管厂 ②南京长江大桥 ③大庆油田 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A.① 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5. 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
A、润扬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江阴长江大桥
6.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点是
A.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7. 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项目中国(产量)印度(产量)美国(产量)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6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商业
8. 右图为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9. 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完成了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新中国成立
10. 有人总结了一个政权三部曲,即政权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建设。下列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政权巩固性质的事件有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②土地改革
③抗美援朝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11. 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① 土地改革 ② 农业合作化 ③ 人民公社化 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
14. 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这首诗歌反映的史实是
A.全行业公私合营 B.大跃进运动 C.工厂闹革命 D.分田包产到户
15. 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是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 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 大跃进运动时一幅壁画上写道: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是下列哪些左的错误的表现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 四川有一首歌谣: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最早出现在20世纪
A.三四十年代 B.五十年代 C.六十年代 D.七十年代
19. 右图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
②该面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21. ~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22.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3.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农民加入合作社 ②人民公社食堂 ③土地改革 ④小岗村分田到户字据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24.左宗棠收复新疆、西藏和平解放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两者取得成功的相同原因有 ①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②采取正确的策略
③与当地地方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协议 ④进行了充分的军事准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二、综合题(共25分)
26. [广东]《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月1日 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6月21日 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8月3日 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月1日 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1分)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1分)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2分)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2分)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3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1 农民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图2 农民报名入社
(1)图1情景所反映的重大 历史事件 是什么?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2)观察图2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2分)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与印度、美国钢、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 产量印度 产量美国 产量
钢产量人均2.37公斤4公斤538.3公斤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10.9千瓦2949千瓦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单位:亿元)
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
农业总产值483.9582.9604.0
工农业总产值827.21286.51387.9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列举2即可)(4分)
(4)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趋势的原因是什么?(3分)
篇3:初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探索试题
要想学好一门课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练习题:初二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以供大家参考!
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
A.B.C.D.
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中国(产量) 印度(产量) 美国(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D.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x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A.x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铁路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x藏建设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
5.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
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
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练习题:初二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