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平均速度

时间:2025-02-26

篇1:如何测量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平均速度

知识点

1、平均速度的定义及计算

公式:v=s/t

其中s为一段路程,t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探究平均速度的实验,注意两点:

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移动的距离。

2、进行实验(实验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①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

②计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必须专人操作。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 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③让小车走得慢一点,路程适当长一点, 则测量的误差可以小一点。

④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 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①调整斜面装置,保持较小的合适的倾角。

②将金属片卡放在底端,小车放在顶端。标好起点,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计入表格。

③释放小车同时用停表计时, 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得到时间t1,记入表格。

④将小车重新放到顶点,重复测量两次,记入表格。

⑤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再测量三次路程s2和时间t2,记入表格。

⑥由测出的数据,依据公式 算出各个速度,求出平均值,得到结果。

⑦整理回收器材。

3、实验结论

①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②小车在不同的路段,平均速度不同,下半段更快,因此全程速度大于上半段速度,但不是二倍关系(v2

③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可算出小车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④小车在任意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都小于最末端速度。

⑤各小组的测量值不同:不是误差。其原因是:一是斜面倾角不同,快慢不一;二是路程不一致,故得到的速度互不相同。

⑥减小误差的方法:

A、安装置时,斜面倾角要小一点,但不能过小, 过小 则小车不动,稍大就会使小车过快,计时不准。起止点距离适当大一点好。

B、测同一组数据时保证起止点相同。

C、测时间时释放小车与开始计时要尽量同步。

D、对刻度尺和停表读数要规范准确。

课后练习

1.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 )

A.琼斯用的时间最短 B.琼斯跑的路程最长

C.琼斯平均速度最大 D.琼斯始终一马当先

分析: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①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②比较相同路程用的时间;③比较平均速度.

解答:AB、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运动的路程都为200m,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说明琼斯最先达到终点,即比赛全过程中琼斯用的时间最短,故A选项正确,B选项不正确.

C、比赛全过程中各选手运动的路程都应为200m,琼斯最先达到终点,用的时间最短,所以在比赛全过程中琼斯平均速度最大,故C选项正确.

D、虽然斯最先达到终点,但比赛全过程中琼斯不一定始终在前面.故选项D不正确.

2.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地通信,人类发射了各种各样的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步通信卫星( )

A.在高空静止不动 B. 相对于地球静止

C.相对于月亮静止 D.相对于太阳静止

解析:同步通信卫星是指地球同步卫星,卫星和地球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的角度是相同的,地球和卫星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卫星和太阳月亮之间,位置不断变化,即若以太阳、月亮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故选C.

3.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9:5 B.3:2 C.2:3 D.5:9

解析:设大货车的路程为a,速度为3b,则小轿车的路程为3a,速度为5b。

则由“时间=路程/速度”得大货车所用时间为:a除以3b即①a/(3b)

同理得出小轿车所用时间为:3a除以5b即②(3a)/(5b)

那么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就是大货车所用时间除以小货车所用时间即用

①式除以②式=5/9

篇2:如何测量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平均速度

初中的学习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冲刺。学习的难度增加了,知识范围更广,课程的内容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下文为您整理

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认真掌握。

知识点一、平均速度

1、如果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距离s和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的计算:S=vt

要点诠释:

1、生活中变速运动比较常见,我们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内)的快慢程度。

知识点二、平均速度的测量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实验原理:S=vt

3、实验过程: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低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

(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4)根据公式:s =vt 算出平均速度。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小练习

1、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知道,小车下落是____________运动。

2、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位同学在操场上自己的步行的,测得结果为V甲=4km/h,V乙=1.2m/s,V丙=40m/min,这三位同学步行速度的关系为()

V甲>V丙 B.V甲>V丙>V乙

V乙>V丙 D.V乙>V丙>V甲

4、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7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4.2m/s B.5m/s C.4.8m/s D.4.5m/s

5、自行车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自行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是()

A.25/3千米/时 B.40/3千米/时 C.15千米/时 D.30千米/时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3:如何测量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平均速度

物理是很多学生头疼的科目,繁多琐碎的物理知识点让学生无从下手,为了帮助初中学生学好物理知识,下面为大家带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掌握这些知识点,从而提高物理学习水平。

知识点一、平均速度

1、如果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距离s和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的计算:S=vt

要点诠释:

1、生活中变速运动比较常见,我们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内)的快慢程度。

知识点二、平均速度的测量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实验原理:S=vt

3、实验过程: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低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

(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4)根据公式:s =vt 算出平均速度。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