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一)
1、B,2、A,3、A,4、B,5、B,6、D,7、D,8、B,9、D,10、C,11、B,12、B,13、C,14、A,15、A,16、C,17、A,18、B,19、B,20、B
21、答案:(1)(×) (2)(×)(3)(√) (4)(×) (5)(√) (6)(√)
(7)(×) (8)(×) (9)(√) (10)(×)
22、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国侵华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3)《辛丑条约》。
(4)统治腐朽,制度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立志振兴中华等。
23、答案:(1)洋务派、维新派。
(2)①经济领域:洋务运动;积极作用: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②政治领域: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积极作用:在社会上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都不能挽救中国。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要挽救民族危难,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或: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已认识到自己和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开始学习它们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言之有理即可)
24、答案:(1)五四运动。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记载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25、答案:(1)《凡尔赛和约》或对德和约;巴黎和会或凡尔赛会议。
(2)五四运动;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
1、C,2、D,3、A, 4、C,5、A,6、A,7、B,8、C,9、D,10、D,11、B,12、D,13、C,14、D,15、B,16、B,17、C,18、D,19、A,20、C
21、答案:(1)(√)(2)(×)(3)(×)(4)(√)(5)(×)
22、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任选其二即可)。体现了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3)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雪洗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4)中日双方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平等对话和交流,加强两国间的合作,共同维护两国关系的正常、友好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23、答案:(1)材料一: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材料二:中华民国成立(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材料三:南京大屠杀
材料四:国民党政权垮台(蒋家王朝覆灭、国民政府统治在大陆结束)。
(2)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国民党政权垮台,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的统治,中国即将进入新的历史时代。(任意一个事件即可)
24、答案:(1)民族内部团结一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用: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为雪洗近代中国的耻辱、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2)蒋介石、毛泽东。“双十协定”。全国工农业产量大幅下降,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国共双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打内战,会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等。(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25、答案:(1)错误:通过互联网 理由:还未发明互联网;
(2)错误:在上海 理由: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3)错误:想去年 理由:维新派人士被杀应在;
(4)错误:袁世凯 理由:被杀的是谭嗣同等六人 ;
(5)错误:《新青年》 理由:才在上海创刊。
篇2: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寒假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不要忘了在放松的时候还有寒假作业在等着我们去完成,下面是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供学生参考。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10 AABDB DBCDA
11-20 DDBBA CADDD
二、判断
21-26 BBABAB
三、填空
27.道光帝 虎门硝烟
28.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29.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四、材料
30.(1)
战争 战后签定的条约 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义和团运动等。
(3)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落后就要挨打;要开放、学习先进外国事物、自强不息等。
31.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3)辛亥革命。孙中山。
(4)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等等。
32.(1)浙江嘉兴南湖 。
(2)中共一大。
(3)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这篇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祝大家春节愉快!
篇3: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1.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德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
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
述,正确的是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从此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魏源的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3.《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A.赔款2100万元
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让香港岛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后,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19世纪代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5.右图参观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在哪次侵华战争中烧毁的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日本侵华
6.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到洋务运动是
A.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
7.《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根据材料分析表明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对中国有瓜分完成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8.准确地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是一部
A.真正的电影
B.京剧艺术记录片
C.舞台艺术
D.有声电影
9.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它代表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B.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大地主和农民的利益
10.每当翻阅日历时,都能看到8月1日那张上写有建军节。你认为建军节与下面哪一事件有关联?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遵义会议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11.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小明同
学暑假期间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
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上海 B.南昌
C.遵义 D.南京
12.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万里长征 D.挺进大别山
13.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徐悲鸿
14.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毛泽东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5.下图是位于我市茅山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于9月1日正式建成。碑名苏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前下方正中广场上为陈毅、粟裕雕塑。请你说出是抗战胜利多少周年?
A. 30周年 B.40周年 C.50周年 D.60周年
16.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17.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是为了
A.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B.改组国民党
C.签订停战协定 D.争取国内和平
18.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19.4月26日,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了近来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20.《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1.在八年级某班举办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讨论会中,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甲同学:辽沈战役发生在长江流域地区
乙同学: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丙同学:长征的完全胜利在
丁同学:新中国成立在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22.右图两位历史人物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发动的
的运动被称之为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3.董必武于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老诗中写的四十年前会上逢是指哪一次会议?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4.是下列哪两个事件出现分别为170周年和100周年?
A.《南京条约》签订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马关条约》签订和中华民国成立
C.《南京条约》签订和中华民国成立
D.《辛丑条约》签订和中华民国成立
25.今年的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
A.60周年 B.63周年 C.53周年 D.50周年
二、材料情景题(30分,26题18分,27题12分)
26.观察下列关于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1 4月日本马关 图2 ,远东国际军事
法庭审判日军甲级战犯
请回答:
(1)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请写出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结果。
(2)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史实写下你的感悟。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
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
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
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三、探究论述题(20分)
28.从1840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这一时期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
(2)这一时期列强强迫中国清政府主要签订了哪三大不平等条约?这三大条约分别有何影响?
(3)在近代,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其中两个代表人物,并说说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前面表格内。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D B A C D B C D C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A D D B C B C C C B
二、材料情景题(30分,26题18分,27题12分)
26.(1)甲午中日战争,1894(2分)。结果: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2分)。
抗日战争,1937(2分)。结果:以中华民族的全面胜利而告终。(2分)
(2)主要原因:图1,中国经济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
日本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等(4分)。图2,中国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等。(说明:只要意思对,说得有道理,可酌情给分。4分)
(3)略。(只要是结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2分)
27.(1)事件:洋务运动(2分)。根本目的: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或维护清朝的统治)
(2分)
(2)时间:(1分)。历史意义: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
(3)两面大旗:民主(1分)、科学(1分)
(4)主题:近代化的探索(意思相近即可,1分)。
三、探究论述题(20分)
28.(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分)
(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分)
影响:《南京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古老的中国开始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2分)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民族的危机。(2分)
《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2分)
(3)林则徐、邓世昌、左宗棠(写出两个即可。2分);刚直不阿,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报效国家等精神。(说明:只要说得有道理,可酌情给分。1分)
这篇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祝大家春节愉快!
篇4: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B B B C C D C C C A B D
二、材料解析题:
15题:(1)九一八事变——日本无条件投降(2分)
(2) 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迅速沦陷。(1分)
(3)7月7日,发动了卢沟桥事变;12月占领南京之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2分)
(4)努力学习,不忘国耻,立志成才,准备报效祖国;应该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2分)
16题:(1)孙中山(1分)(2)重庆谈判(1分) 蒋介石和毛泽东(2分)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分) 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1分)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1分) 随着抗日战争结束,国共关系再度破裂。(1分)
17题:(1)爱国主义思想(1分)
(2将东北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1分)原因:受到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影响;有保存东北军的实力的意图(2分)
(3)由不抵抗到坚决抗日。(1分)
(4)启发: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我们始终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言之有理即可)(2分)
篇5: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22、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任选其二即可)。体现了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3)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雪洗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中日双方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平等对话和交流,加强两国间的合作,共同维护两国关系的正常、友好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23、答案:(1)材料一: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材料二:中华民国成立(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材料三:南京大屠杀
材料四:国民党政权垮台(蒋家王朝覆灭、国民政府统治在大陆结束)。
(2)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国民党政权垮台,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的统治,中国即将进入新的历史时代。(任意一个事件即可)
24、答案:(1)民族内部团结一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用: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为雪洗近代中国的耻辱、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2)蒋介石、毛泽东。“双十协定”。全国工农业产量大幅下降,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国共双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打内战,会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等。(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25、答案:(1)错误:通过互联网 理由:还未发明互联网;
(2)错误:在上海 理由: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3)错误:想去年 理由:维新派人士被杀应在;
(4)错误:袁世凯 理由:被杀的是谭嗣同等六人 ;
(5)错误:《新青年》 理由:才在上海创刊。
篇6: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1、b,2、a,3、a,4、b,5、b,6、d,7、d,8、b,9、d,10、c,11、b,12、b,13、c,14、a,
15、a,16、c,17、a,18、b,19、b,20、b
21、答案:(1)() (2)()(3)() (4)() (5)() (6)()
(7)() (8)() (9)() (10)()
22、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国侵华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3)《辛丑条约》。
(4)统治腐朽,制度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立志振兴中华等。
23、答案:(1)洋务派、维新派。
(2)①经济领域:洋务运动;积极作用: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②政治领域: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积极作用:在社会上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都不能挽救中国。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要挽救民族危难,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或: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已认识到自己和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开始学习它们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言之有理即可)
24、答案:(1)五四运动。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记载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25、答案:(1)《凡尔赛和约》或对德和约;巴黎和会或凡尔赛会议。
(2)五四运动;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篇7: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一年一度的寒假马上就要开始了,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享受假期的快乐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完成假期作业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精选)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参考,欢迎大家参考!
P73
(2)
尼罗河定期泛滥--发达的农业---村落的形成---手工业....----尼罗河两岸的小国....---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地跨...
历史P74:
二.1.
(1)图一,古埃及--象形文字,金字塔,太阳历
(2)图二,古印度---佛教,阿拉伯数字
(3)图三:古巴比伦 --楔形文字,空中花园,几何学,太阴历
2.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是三大佛教最早创立的,宣扬“众生平等”公元前后,传入中国
3.
汉莫拉比法典
反映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历史P75
2.
1.
图一 象形文字
图二 楔形文字
图三 甲骨文
2.
生活中动物的形状、自然现象
3.
说明人类走向了文明
3.尼罗河 BC3500
两河 BC3500
印度河 恒河 BC2500
长江、黄河 BC
(2)促进农作物生长、土地肥沃、适合人类居住
篇8: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D B D B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C A B C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C B B D A C D A
31、(1);(2分);
(2)左宗棠(2分);黄海海战(2分);
(3)《辛丑条约》(2分)。
32、(1)《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4分);《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4分);《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
(2)打开中国市场;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1) 魏源(1分)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2)乙图:维新变法思想或君主立宪;丙图: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2分)
(3)新文化运动(1分)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任意3个3分)
影响: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2分)
(4)共同点:向西方学习(1分)变化:学习技术—学习制度—学习思想文化(1分)
篇9: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1.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德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
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
述,正确的是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从此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魏源的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3.《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A.赔款2100万元
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让香港岛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后,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19世纪代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5.右图参观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在哪次侵华战争中烧毁的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日本侵华
6.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到洋务运动是
A.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
7.《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根据材料分析表明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对中国有瓜分完成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8.准确地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是一部
A.真正的电影
B.京剧艺术记录片
C.舞台艺术
D.有声电影
9.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它代表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B.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大地主和农民的利益
10.每当翻阅日历时,都能看到8月1日那张上写有建军节。你认为建军节与下面哪一事件有关联?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遵义会议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11.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小明同
学暑假期间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
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上海 B.南昌
C.遵义 D.南京
12.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万里长征 D.挺进大别山
13.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徐悲鸿
14.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毛泽东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5.下图是位于我市茅山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于9月1日正式建成。碑名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前下方正中广场上为陈毅、粟裕雕塑。请你说出是抗战胜利多少周年?
A. 30周年 B.40周年 C.50周年 D.60周年
16.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17.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是为了
A.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B.改组国民党
C.签订停战协定 D.争取国内和平
18.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19.4月26日,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了近来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20.《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1.在八年级某班举办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讨论会中,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甲同学:辽沈战役发生在长江流域地区
乙同学: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丙同学:长征的完全胜利在
丁同学:新中国成立在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22.右图两位历史人物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发动的
的运动被称之为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3.董必武于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老诗中写的四十年前会上逢是指哪一次会议?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4.是下列哪两个事件出现分别为170周年和100周年?
A.《南京条约》签订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马关条约》签订和中华民国成立
C.《南京条约》签订和中华民国成立
D.《辛丑条约》签订和中华民国成立
25.今年的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
A.60周年 B.63周年 C.53周年 D.50周年
二、材料情景题(30分,26题18分,27题12分)
26.观察下列关于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1 4月日本马关 图2 ,远东国际军事
法庭审判日军甲级战犯
请回答:
(1)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请写出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结果。
(2)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史实写下你的感悟。
这篇八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祝大家春节愉快!
篇10:八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寒假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0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右图的照片,使你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中,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军在南京城烧、杀、抢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林则徐充军伊犁后开发新疆的业绩 B、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的事迹
C、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情形D、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洛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5、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6、了解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 )
A、开平煤矿 B、湖北织布官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7、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真傻,其实他可以逃走 8、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A、取消二十一条 B、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9、“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
A、袁世凯 B、孙中山 C、李大钊 D、周恩来 10、以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三湾改编
11、某校打算暑假组织学生去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举办夏令营,他们应该( )
A、延安 B、井冈山 C、西北坡 D、北平
12、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13、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
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4、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15、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七七事变
16、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适( )
A、徐州 B、连云港 C、济南 D、南京
17、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
18、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是( )
①看《申报》 ②坐飞机 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④拍电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在《天演论》中宣传“勿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兮”的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
20、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之一是( )
A、聂耳 B、冼星海 C、郭沫若 D、徐悲鸿
二、非选择题(60分)
21、选用所学知识问答题(6分)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到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⑴ 你继续绘制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2分)
师夷长技→维新变法→
⑵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2分)
22、下面是马虎同学写的一篇《我的》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
《我的》
前几天,我在家中通过电视观看了孙中山在上海举行的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仪式。不久,我收到在北京做生意的表哥来信,邀请我去玩。表哥陪我在北京街头游览一番,
还听到一些群众的议论。听说皇帝宣布退位,清朝结束了。想去年,朝廷还把主张维新变法的袁世凯等六人全杀。在回家的途中,我顺便买了一本《新青年》杂志。??
⑴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红军长征”问题:(9分)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朦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塞。更喜岷山千里雪,浑过汗后尽开颜。
⑴ 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2分)
⑵ 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4分)
⑶ 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3分)
24、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20分)
⑴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2分)
⑵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概要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事例名称。(发生在本地的其他事例亦可,3分)
⑶请问: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2分)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2分)
⑷ 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⑸ - ⑺ 题】
⑸你认为中日之间还会爆发新的战争吗?(1分)试说说你的理由。(2分)
⑹如果中日之间爆发战争,你认为有可能是哪一方先挑起战争?(1分)为什么?(2分)
⑺如果中日之间爆发战争,你认为结果会怎样?(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15分)
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⑴ 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1分)
⑵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2分)
⑶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志是什么?(4分)
26、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的哪一段斗争,或哪一位爱国志士或哪一场运动印象最深?从中受到了哪些教育?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8分)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计40分)
1、A 2、B 3、D 4、D 5、B 6、C 7、B 8、C 9、B 10、A
11、B 12、D 13、B 14、C 15、B 16、A 17、A 18、D 19、D 20、A
二、非选择题(共6题,计60分)
21、(共6分)⑴三民主义(2分) 民主与科学(2分) ⑵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或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2分)
22、(共10分)⑴错误:通过电视 理由:还未发明电视 ⑵错误:在上海 理由: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⑶错误:想去年 理由:维新派人士被杀应在 ⑷错误:袁世凯 理由:被杀的谭嗣同等六人 ⑸错误:《新青年》 理由:才在上海创刊(每空1分)
23、(共9分)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2分) ⑵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强夺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其他列举只要是红军长征途中的英雄事迹,即可得分。答对1点得2分,共4分) ⑶红军长征精神是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其他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就可得到3分,如有学生有创新意识的答案可加1~2分,但本小题总得分不超过9分)
24、(共15分)⑴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2分) ⑵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每点2分)(唐柳人民打鬼子等本地的事例,写出一个也可给2分。但本题不能超过6分) ⑶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分) 台湾(2分) ⑷表述一:抗战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第一次胜利。(3分) 表述二: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得3分) 表述三: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得3分) 表述四:用自己的话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得3分)
25、(共10分)⑴孙中山(2分) ⑵重庆谈判(2分) 蒋介石和毛泽东(2分) ⑶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分)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1分)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1分) 随着抗日战争结束,国共关系再度破裂。(1分)
26、写出印象最深的一段斗争、一位爱国志士可得2分,但必须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写出从中受到哪些教育可得3分。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何做,准备如何做,阐述清楚可得5分,要求表述成文,语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