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相亲相爱一家人》知识点详解
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填。)
1.合理的期望是父母对子女负责的重要体现。( )
2.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我们一方面要理解父母的苦心,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
3.对自己的父母表示歉意,那就是软弱。( )
4.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 )
5.和父母沟通很难,在许多问题上,分歧太大。( )
6.父母子女之间的沟通主要靠父母的努力。( )
7.我们对父母的孝敬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 )
8.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要受舆论的谴责,但不负法律责任。( )
二、最佳选择(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填在括号内。)
9.家庭结构是不断演化的,现在一般为( )
A.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B.单亲家庭和核心家庭
C.三世同堂和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和核心家庭
10.下列选项是对右图观察后的不同理解,正确的是( )
①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重点培养
②只有敬老爱幼才能协调好人际关系
③必须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④父母对子女要全面关心和正确引导,使其健康成长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这句俗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人不同于动物,父母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养活自己
②父母对子女尽了抚养的义务,同样子女也应照顾和关心父母
③成年子女应尽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④我们要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篇2:《相亲相爱一家人》知识点详解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相亲相爱一家人
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①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② 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
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
④ 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4、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
⑴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质,了解好的家风。讲讲好的家风、好的传统、家庭里出名的人。
5、家为我们提供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的关爱: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6、无悔的奉献:
(1)父母对家庭的贡献——夸夸自己的父母
(2)父母对子女之爱——概述母爱和父爱。母爱是最无私的;父爱如山,深沉严格。
7、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养育子女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8、从各个方面感受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对家的理解):
(1)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家是什么?)
(2)热爱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9、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理应受到孝敬: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②我们应该以爱回报: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子女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又是法律义务。
10、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什么是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11、怎样孝敬父母?
① 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中,要从小事做起。
② 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③ 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不是盲目的顺从,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孝敬。
12、为什么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孝心?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家庭和社会都做出过贡献,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之际,做孙子女的更要献上一片孝心。这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13、成长烦恼产生的原因(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①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
②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的矛盾。
14、产生代沟的原因:
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差异)
15、如何对待父母的严要求?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篇3:《相亲相爱一家人》知识点详解
初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初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家庭的含义:P5
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3、家庭关系的确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P6
5、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3)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P16
6、几个重要认识:
(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P17
(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P17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进入青春期 ,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权威;
(2)父母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怪,于是矛盾产生了。
2、如何正确认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P21
3、代沟、逆反心理
(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P21
(2)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逆反心理?P21
4、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
(1)要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通过沟通,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家长的意见。
(3)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5、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原谅,不必争个高下输赢不可。
篇4:《相亲相爱一家人》知识点详解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精选初二上册政治第一课复习知识点:相亲相爱一家人,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家,温馨的港湾
1.家的含义:家对我们而言,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是孤雁所能向往的巢,是江河所能拥抱的海,是航船所能依靠的岸。
2.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把子女看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已。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②.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③.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2.怎样孝敬父母?
①.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②.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二、学会与父母沟通
1.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因素?
①.逆反心理影响与父母的沟通;②.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也会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沟通。
③.代沟也会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沟通。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①.主观方面 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自主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
②.客观方面 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方法的不适当或不分场合,往往也会导致被教育者的逆反心理。
2.如何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①.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理解自己的父母。 解释:理解父母的“唠叨”、希望、烦恼
②.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尊重自己的父母。 解释: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父母的优点。
③.学会与父母沟通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解释:主动向父母汇报生活和学习情况,虚心听取父母的批评建议,和父母开展一些有利于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活动。
篇5:《相亲相爱一家人》知识点详解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1.家庭的含义(第5 页第一段)
2.家庭关系的确立(第5页第二段)
3.家庭结构的类型(第5页第三段)
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第6页)你应如何在家庭中找到快乐?(第7页)
5.家庭对于我们有什么重要性?(第8页)父母对于我们有什么重要性?(第8页)
6.家庭的功能(第5~6页相关链接)
7.家庭给我们什么温暖?(家庭有什么作用?)(第10页第二段)
8.孝敬父母
(1)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第13页第一段)
(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4)我们对父母的孝敬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5)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第15~16 页)
9.几个重要认识:
(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第17页第一段)
(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第17页 第二段)
(3)父母不对子女尽抚养的义务,甚至虐待子女会有什么后果?(第10页)
(4)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会有什么后果?(第14页)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1.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第19~20页第一段)
2.如何正确认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第21页第一段)
3.代沟、逆反心理
(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2)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第21 页第二段)
(3)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逆反心理?(第21页 第三段)
(4)逆反心理有什么危害?(第22页)
4.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矛盾和冲突?(第23~25页)(三点)
5.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我们应如何与父母交往?)(第26~27页)(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