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深入理解焦耳定律

时间:2025-07-21

篇1:中考物理:深入理解焦耳定律

核心知识

规则1:焦耳定律的实验引入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大。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上升得越高。观察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1.接通电路一段时间,比较两瓶中的煤油哪个上升得高。实验结果是:甲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这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2.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原来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瓶中电阻丝是串联的,通过的电流相同,只是两根电阻丝的电阻不同。这是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研究热量跟电阻的关系。加大电流,重做上述实验,通电时间与前次相同。在两次实验中,比较甲瓶(或乙瓶)中的煤油哪次上升得高。实验结果:在第二次实验中,瓶中煤油上升得高。这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实验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瓶中煤油上升得越高,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规则2:焦耳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规则3:焦耳定律的公式

焦尔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Q=I2Rt.

公式中电流I的单位要用安培,电阻R的单位要用欧姆,通电时间t的单位要用秒,这样,热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

篇2:中考物理:深入理解焦耳定律

· 初中物理 焦耳定律 知识点

知识点总结

1、焦耳定律反映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能和内能转化中的体现。由公式Q=I 2 Rt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和电流强度I,电阻R及通电时间t有关,又因为产生的热量跟导体中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电流强度大小的变化对产生热量多少影响更大。

2、运用公式Q=I 2 Rt解决问题时,电流强度I的单位是安,电阻R的单位是欧,时间t的单位是秒,热量Q的单位才是焦耳,即各物理量代入公式前应该先统一单位。用电功公式和欧姆定律推导焦耳定律公式的前提是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因为电能还可能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所以只有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才有 成立。

3、电热器的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它表现的是电流通过导体都要发热的现象,在这一现象中产生热量的多少可运用焦耳定律计算。发热体是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变为内能供人类使用。

常见考法

本知识点主要考查焦耳定律的应用,考察的形式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

误区提醒

1.凡是有电流通过导体时,都可以用它来计算所产生的热量;

2.公式Q=UI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这时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用它计算出来的结果才是导体产生的热量。

· 初中物理 焦耳定律典型例题

题目

在电源电压不变时,为了使电炉在相等的时间内发热多些,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增大电热丝的电阻 B. 减小电热丝的电阻

C. 在电热丝上并联电阻 D. 在电热丝上串联电阻

答案

有同学认为应选(A),根据焦耳定律 Q=I 2 Rt,导体上放出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所以要增加热量,可增大电阻。这是由于对焦耳定律理解不全面的缘故。焦耳定律所阐述的导体上放出的热量和某一个量的比例关系是在其他一些量不变的条件下才成立的,如放出的热量和电阻成正比,是指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都不变的条件下热量与电阻成正比,按题意,通电时间是相同的,但由于电源电压是不变的,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强度将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若再根据Q=I 2 Rt,将不易得出正确的结论。事实上,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根据 可知,减小电热丝的电热丝的电阻就可增大电功率,即在相同时间内发热多些。

答案: B

题目

答案

篇3:中考物理:深入理解焦耳定律

电功概念

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UIt=U2t/R=

W=Pt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I2Rt。Q1:Q2:Q3::Qn=R1:R2:R3::Rn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U2t/R;Q1:Q2=R2:R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常用公式Q=Q1+Q2+Qn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U2t/R=Pt

篇4:中考物理:深入理解焦耳定律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UIt=U2t/R=W=Pt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I2Rt.Q1:Q2:Q3:…:Qn=R1:R2:R3:…:Rn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U2t/R;Q1:Q2=R2:R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常用公式Q=Q1+Q2+…Qn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U2t/R=Pt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

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

②根据P=U2/R如果U减小为原来的1/n

如:U实=12U额P实=14P额

U额时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P实=0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正常发光)

U额时,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U额时,P实=0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⑶灯L1“220V100W”,灯L2“220V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粗短,L2灯丝细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额相同)

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U额相同)

⑷“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t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

篇5:中考物理:深入理解焦耳定律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中考物理:深入理解焦耳定律知识点指导。

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UIt=U2t/R=

W=Pt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I2Rt。Q1:Q2:Q3::Qn=R1:R2:R3::Rn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U2t/R;Q1:Q2=R2:R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常用公式Q=Q1+Q2+Qn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U2t/R=Pt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