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

时间:2025-07-11

篇1: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

密度:ρ (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

有用功:W有 =G物h

总功:W总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1/R =1/R1 +1/R2 +……

欧姆定律: I= U/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t:时间(S) )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篇2: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

知识点整理: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

物理量(单元)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力学部门】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事理:F浮=G排=液gV排

7、杠杆平衡前提: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现实滑轮:F=(G+G动)/ n (竖直标的目的)

11、功:W=FS=Gh (把物体抬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事理:W手=W机

14、现实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G/ nF(竖直标的目的)

(2)、=G/(G+G动) (竖直标的目的不计摩擦)

(3)、=f / nF (水平标的目的)

更多具体,点击下载

【热学部门】

1、吸热:Q吸=Cm(t-t0)=Cmt

2、放热:Q放=Cm(t0-t)=Cm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Q有用操作/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门】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中听区分反映: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尺度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

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物理】【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篇3: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

速度V(m/S) v=S/t; S:路程,t:时间

重力G(N) G=mg; m:质量 ;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 ρ= m/V m:质量;V:体积

合力F合(N) 方向相同:F合=F1+F2

F2

浮力F浮(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n,S=n h , n:承担物重的段数

机械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总功:W总, W有=G物*h,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 η=W有/W总×100%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v(匀速直线)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 W总 – W额 =ηW总

额外功 W额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

篇4: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1.电磁感应定律

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2.电磁感应定律公式

1、电磁感应定律最基本的公式是e=-n(dΦ)/(dt)

(1)在时域上表达式为e(t)=-n(dΦ)/(dt),其中e是时间t的函数

(2)在复频域上表达式为E=-jwnΦ,加粗的表示相量

(3)如果只看大小|E|=n|-(dΦ)/(dt)|

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sinA(切割磁感线运动)E=BLV中的v和L不可以和磁感线平行,但可以不和磁感线垂直,其中角A为v或L与磁感线的夹角。{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Δ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1、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2、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3、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4、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5、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 =102dm2 =106mm2

6、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7、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

8、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9、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10、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篇5: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

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篇6: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包括初中物理力学部分公式大全、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公式大全、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部分公式大全,请看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之初中物理力学部分公式大全。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 kg/ 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 ρ水>ρ冰 v水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 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 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 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102dm2=104c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 把物体举高时W=Gh 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 P=W/t= Fs/t=Fv (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 水平W有=Fs 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 (S=nh) W总=W有/η W总= W有+W额 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 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十五、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 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篇7: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

初中三年物理公式大全: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初中三年物理公式大全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1、密度公式:ρ=m/v;

ρ的单位可以是kg/m,也可是g/cm。

2、浮力公式:F浮=G-F;

其中F浮表示浮力,单位N;G表示物体的重力,单位N;F表示物体浸没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单位N。

F浮=G排=m排g;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这里面液体的重力还可以用m=ρv计算。

3、压强公式:p=F/S;

压强单位Pa,N/㎡;F指的是所受压力,单位N;S指的是受力面积,单位㎡。

4、液体压强公式:p=ρgh;

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其中F1、F2分别表示动力和阻力,单位N;L1、L2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单位是m。

6、滑轮组:F=1/n*G物;

一般会标注,在不记滑轮重以及摩擦力时,n表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s=nh。

s表示动力通过的距离,单位m;h表示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单位m;n表示称重的绳子段数。

7、机械功公式:W=Fs;

W表示动力做的功,单位J;F表示动力,单位N;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单位m。

克服重力做功:W=Gh;

8、功率公式:P=W/t;

P表示功率,单位W;W表示功,单位J;t表示做功时间。

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

注:η没有单位,用百分比表示,且总小与1。

10、热量计算公式:Q=cmΔt;

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J;c表示比热容,单位J(KG·℃);Δt表示温度差,单位℃,燃料燃烧时放热Q=mq,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kg;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J/kg。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1、动量定理:p=mv,其中p为物体的动量,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2、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受到外力时的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即F1=-F2。

4、势能定理:U=mgh,其中U为物体的势能,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

5、动能定理:K=1/2mv^2,其中K为物体的动能,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6、力的平衡:F1+F2+F3+…=0,其中F1、F2、F3…分别为物体受到的外力。

7、力的合成:F=F1+F2+F3+…,其中F1、F2、F3…分别为物体受到的外力。

8、机械能守恒定律:K1+U1=K2+U2,其中K1、U1为物体初始时的动能和势能,K2、U2为物体最终时的动能和势能。

9、斜面上的物体的动量:P=m(vcosθ+gsinθ),其中P为物体的动量,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θ为斜面的坡度角,g为重力加速度。

10、摩擦力:F=μN,其中F为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到的法向力。

篇8: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包括初中物理力学部分公式大全、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公式大全、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部分公式大全,请看初中物理公式详解大全之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公式大全。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