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休养生息:别让补习成瘾

时间:2025-09-30

今年广州市中小学从7月14日起迎来了暑假,而《广州日报》和大洋网联合开展的主题为“我的暑假谁做主”的网络调查显示,孩子们在暑假中最为向往的活动是“旅游”,占到了75.49%,而“没完没了地补习和做作业”则成为了他们最不喜欢的事情,占据了80.39%的比例。

这一调查结果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孩子们对最不喜欢的事情的厌恶程度甚至超过了他们对最向往的事情的喜爱程度。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究。

补习和做作业本身并没有错,它们都是教育的一部分。然而,一旦这些活动超过了合理的限度,演变为“没完没了”的状态,就严重挤压了孩子们宝贵的休息时间,使他们的暑假生活变得单调乏味。因此,高达八成的学生将“没完没了地补习和做作业”列为他们最讨厌的事情,这并非偶然,而是情理之中。

如何帮助孩子们摆脱这种“没完没了”的状态,让暑期生活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呢?这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

家长的决定权

曾有一位母亲感到困惑,她的孩子在小升初阶段已经开始了语文、数学和英语的补习,进入初中后,教育机构依然要求她继续参加补习班。这位母亲对此持有保留意见,她担心这样下去,孩子何时才能真正“断奶”,难道要从小学一直补习到高中毕业吗?这位母亲的经历表明,家长们完全有能力并且应该对孩子过度补习的行为说“不”。

如果任由“补习成瘾”发展,那不如干脆不补习。

学校的角色

对于学校而言,暑假应当是学生休养生息的时期,而不是继续增加学习负担的时间。布置“没完没了”的作业不仅没有必要,也违背了教育规律。相反,一些富有创新性的暑期作业则值得鼓励和支持。例如,北京朝阳区为中小学生布置了体育作业,鼓励他们在假期中保持每天至少一小时的锻炼。

海口的部分中小学则推出了“创新式”暑期作业,让学生们走出书本,通过社会实践来学习和成长。

让孩子走出去

让孩子走出家门,摆脱“没完没了地补习和做作业”的状态,不仅是孩子们的愿望,也是教育应有的方向。香港大学今年在内地录取了303名优秀学子,其中除了学业成绩优异外,还特别看重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表现。

这些学生中有不少是钢琴、书法、管弦乐器或民族乐器十级选手,也有积极参与环保和社会服务活动的学生。这反映出香港大学对多元化人才的重视及其“全人教育”理念。

国际经验借鉴

其他国家的经验同样值得我们参考。在美国,尽管升学竞争激烈,孩子们并没有暑假作业。游泳、野餐、打球和散步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在日本,许多学生利用暑假去野外游玩,观察自然、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这些国家的做法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重建平衡:让孩子拥有快乐的暑假

重建平衡:让孩子拥有快乐的暑假

暑假应当成为孩子们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家长和学校应当共同努力,减少孩子们的负担,让他们在假期中体验更多的乐趣和自由。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享受到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成长为更加全面发展的个体。

如何具体实施

1. 家长的角色:

- 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暑假计划,确保既有学习时间,也有休闲娱乐时间。

- 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与体育活动、艺术创作和其他有益的课外活动。

- 定期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及时调整计划。

2. 学校的行动:

- 布置适量的暑假作业,避免过多的学习任务压垮学生。

- 鼓励教师设计创新性的暑期作业,如社会实践活动、阅读计划等。

- 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资源,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

3. 社会各界的支持:

- 社区可以组织各类夏令营和公益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多选择。

- 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团队可以开展各种志愿服务项目,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重建暑假生活的平衡,让他们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能获得成长和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