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化学实验中,物品的正确取用和物质的合理加热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本文将详细探讨中考化学复习中的两个考点: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要点,确保实验安全高效。
考点1:药品的取用
在化学实验中,药品的取用是一项基本技能,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者的安全。药品取用的原则和方法的正确掌握,对于实验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1) 取用原则:
① “三不”原则:不用手摸药品、不凑近闻药品的气味,不尝药品的味道。这一原则的遵守,可以有效避免实验者的身体接触到有害物质,保护实验者的健康安全。
② 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这一原则的执行,可以避免药品的浪费,同时也有助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③ 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这一原则的遵循,有助于实验室的整洁和药品的正确管理。
(2) 取用方法:
① 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小颗粒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为“一斜、二送、三缓立”,即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缓缓直立起来。
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为“一横、二放、三缓立”,即将试管(或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或容器)口后,再把试管(或容器)缓缓地竖立起来。
② 液体药品的取用:取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步骤为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倾倒液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 瓶塞要倒放;b. 试管要倾斜且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c. 试剂瓶上的标签要朝着手心(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考点2:物质的加热
物质加热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环节,正确使用加热工具和掌握加热技巧,对于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
(1) 酒精灯的使用:
① 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加热工具,使用时应注意“两查、三禁、一不可”。“两查”是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烧焦,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再检查灯里的酒精量。向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容积的2/3。
“三禁”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一不可”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② 酒精灯的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焰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因此应用外焰部分加热。
③ 万一碰倒酒精灯,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① 给物质加热时,若被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擦干再加热,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容器底部不能跟灯芯接触,也不能离得太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容器炸裂),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烫坏实验台),要垫上石棉网。
② 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在有药品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试管)。预热的方法: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来回移动试管(若试管已固定,可来回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火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
③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④ 给液体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管口切勿朝人。
在实验操作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上述原则和方法,还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练习,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无论是中考还是其他重要的考试中,都能够自如应对,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