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地理备战攻略
从历年中考阅卷分析报告来看,地理答题失分原因不外乎以下六种: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二是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三是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四是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五是读图分析、填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不规范;六是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点子上。根据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考要求,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答好中考地理试题。
一、认真审题,读懂题意。
审题实际上是一个审视题意,分析解题条件的思维活动过程,考生应具备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提出的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中心含义,以及试题做题要求,一般的我们要求在审题中做到以下几点:
①分析题中所给的解题条件,如:明示条件、潜在条件、转换条件等,进而确定如何利用这些条件来解题,注意题中有无附加的特殊规定。
②注意题中的方位词、数量词、连接词。
③辨清试题类型、性质、明确答题思路、中心内容及解题方法。
④考虑从大脑知识库中提取哪些有效知识,紧扣哪些得分点,考虑好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应列出哪些论点论据。
二、仔细读图,看清图示。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这几年的中考都非常重视对地图知识的考查,直接考图和间接考图的比重占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认真分析图中的组成要素,图中的有用条件和迷惑条件,特别是图中有无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容易忽略的内容,做到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篇2:中考地理备战攻略
地理备考知识指导
刚升初三的学生在期待与喜悦之余内心会有一丝沉重,因为摆在眼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对自己的初三学习有个科学的规划,二是在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下文为 的内容。
冰雪融水补给
在我国分布于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干旱年份冰雪消融多,多雨年份冰雪消融少,河流丰、枯水年径流得到良好调节,因此年际变化较小。中国发源于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喀□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地的河流,都不同程度地接纳了冰雪融水的补给(见冰雪融水径流)。
湖泊和沼泽水的补给
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有些河流发源于湖泊和沼泽。有些湖泊一方面接纳若干河流来水,另一方面又注入更大的河流。中国鄱阳湖接纳赣江、信水、修水和抚水等水系来水,后注入长江。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
地下水补给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都十分均匀。
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中国西南岩溶发育地区,河水中地下水补给量比重尤其大。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河流下切的深度。地下水有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埋藏较浅,与降水关系密切,承压水水量丰富,变化缓慢。河流下切越深,切穿含水层越多,获得的地下水补给也越多(图2 地下水补给示意图)。
篇3:中考地理备战攻略
雨水补给
在我国普遍分布,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由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雨水补给的河流的主要水情特点是,河水的涨落与流域上雨量大小和分布密切有关,河流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很大(图1曹娥江流域东沙埠站雨量流量综合过程线())。
冰雪融水补给
在我国分布于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干旱年份冰雪消融多,多雨年份冰雪消融少,河流丰、枯水年径流得到良好调节,因此年际变化较小。中国发源于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喀□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地的河流,都不同程度地接纳了冰雪融水的补给(见冰雪融水径流)。
湖泊和沼泽水的补给
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有些河流发源于湖泊和沼泽。有些湖泊一方面接纳若干河流来水,另一方面又注入更大的河流。中国鄱阳湖接纳赣江、信水、修水和抚水等水系来水,后注入长江。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
地下水补给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都十分均匀。
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中国西南岩溶发育地区,河水中地下水补给量比重尤其大。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河流下切的深度。地下水有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埋藏较浅,与降水关系密切,承压水水量丰富,变化缓慢。河流下切越深,切穿含水层越多,获得的地下水补给也越多(图2 地下水补给示意图)。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主要发生在春季。
这类补给的特点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
总结:不同地区的河流、同一地区的不同河流和同一河流在不同季节的主要补给形式和补给数量各不相同。在高山和高原地带,河流水源还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备考知识
现在是不是觉得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 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篇4:中考地理备战攻略
地理备考指导
刚升初三的学生在期待与喜悦之余内心会有一丝沉重,因为摆在眼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对自己的初三学习有个科学的规划,二是在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下文为 的内容。
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为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地处欧洲的交通路口。
水运
莱茵河纵贯全区南北,从莱茵河口上溯的7000吨级海轮和8000吨的顶推船队,可直抵杜伊斯堡港。从杜伊斯堡到荷兰边界的莱茵河段,年均运输量达1亿吨,并可通过河口的鹿特丹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区内还有沟通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和埃姆斯河的4条运河网,总长达425公里(包括通往埃姆斯河下游段),有大小河港74个,河道与港口均已标准化,可通行1350吨的欧洲标准货轮。同时,鲁尔区东部可利用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经埃姆登港与海外联系。所以,虽然鲁尔区地处内陆,但由于它有着方便的水运条件,特别是莱茵河通海航运,使得它与沿海地区同样具有廉价运费条件。
铁路及公路
铁路运输与河运同样发达。区内铁路密度非常大,营运里程达9850公里,占全国近1/5,多东西走向,从巴黎通往北欧和东欧的铁路,由本区穿过,哈根是德国最大的货运编组站。公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是区内及其它工业区联系的纽带,从德国西部通往柏林和荷兰的高速公路均从区内通过。鲁尔区公路汽车行驶的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一倍,达每公里55辆。
总结:东北、南面又邻近本国下萨克森的经济重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业区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莱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
备考指导
篇5:中考地理备战攻略
1、比例尺
的表示方法:
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
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记:
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
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
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备考知识点
现在是不是觉得新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 ,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篇6:中考地理备战攻略
知识备考指导
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 的内容。
地理知识备考指导
希望这篇 ,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碳酸盐常以假菌丝、白色粉末或结核等形式出现于剖面中。
。黑粘土除符合湿润黑土诊断特征外,具有以下特性:表层湿态亮度<3.5,干态亮度<5.5,湿态彩度<2,有机质含量≥40克每千克土,且有石灰反应。在中国各类黑土中,本土类有机质含量最高(多为50—100克每千克土)且有机质层深厚(20—30厘米);
(四)暗粘土
暗粘土相当于美国分类的艳色湿润黑土,零星分布在海南北部、雷州半岛以及闽东南沿海一些低丘台地上,曾称为黑赤土或暗赤土,与砖红壤或砖红壤性红壤成复区分布。本土类除具备湿润黑土诊断特征外,具有下列特性:表层湿态亮度<3.5,干态亮度<5.5,湿态彩度2—3.5,有机质含量<50克每千克土,无石灰反应。暗粘土以其彩度较大、有机质含量较小、全剖面均无石灰反应等特征区别于黑粘土,以具有变性特征、风化淋溶作用和脱硅富铝化作用微弱区别于砖红壤或砖红壤性红壤。
(五)红粘土
(Redclaysoil)
红粘土相当于美国分类的艳色湿润黑土,主要见于中国南方,与红色或棕色石灰土成复区分布
。本土类除符合湿润黑土的诊断特征外,还具备下列特性:表层湿态亮度≥3.5,干态亮度≥5.5,湿态彩度≥2。它以具有变性特征且粘粒硅铝率≥2.4区别于红色或棕色石灰土。相对于中国其他黑土类型,本土类除土色呈艳色外,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均较低。
总结:中国黑土分类研究起步不久。据初步研究资料,中国的黑土可分为2个亚纲5个土类。潮湿黑土亚纲是中国学者提出的,该亚纲含有两个土类:青粘土指原砂姜黑土中具变性特征者;棕粘土指原潮土中具变性特征者。
篇7:中考地理备战攻略
工业分布特点
● :(沿海)、(沿河)、( 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 :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 )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 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 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
● ,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
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
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
篇8:中考地理备战攻略
(一)青粘土 (Greenclaysoil)
本土类分布于安徽、河南、山东以及湖南、湖北等省,以淮北平原分布最广,与砂姜黑土呈复区分布。
除具有潮湿黑土的诊断特征外,还具有下列特性:湿态亮度<3.5,干态亮度<5.5,湿态彩度<2,有机质含量<15克每千克土。形态特征明显,在暗灰色或灰棕色的表层(耕作层)之下,有一厚达40—60厘米的粘质黑土层,往下过渡到具有明显水成特性的底土层,常见有各种形状的砂姜(石灰结核)。
(二)棕粘土 (Brownclaysoil)
棕粘土大致与原来潮土中的潮粘土和湿潮土相当,零散分布于 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及其以南的淮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河谷平原的低平洼地上
。棕粘土除具有潮湿黑土的诊断特征外,还具备下列特性:表层湿态亮度≥3.5,干态亮度≥5.5,湿态彩度≥2,呈棕或红棕色。与青粘土相比,本土类土色较艳,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略低。
(三)黑粘土
(Blackclaysoil)
黑粘土相当于美国分类的暗色湿润黑土,是分布在 石灰岩地区平浅坝地上的黑色厚层粘重土壤,与黑色石灰土构成复区
碳酸盐常以假菌丝、白色粉末或结核等形式出现于剖面中。
。黑粘土除符合湿润黑土诊断特征外,具有以下特性:表层湿态亮度<3.5,干态亮度<5.5,湿态彩度<2,有机质含量≥40克每千克土,且有石灰反应。在中国各类黑土中,本土类有机质含量最高(多为50—100克每千克土)且有机质层深厚(20—30厘米);
(四)暗粘土
暗粘土相当于美国分类的艳色湿润黑土,零星分布在海南北部、雷州半岛以及闽东南沿海一些低丘台地上,曾称为黑赤土或暗赤土,与砖红壤或砖红壤性红壤成复区分布。本土类除具备湿润黑土诊断特征外,具有下列特性:表层湿态亮度<3.5,干态亮度<5.5,湿态彩度2—3.5,有机质含量<50克每千克土,无石灰反应。暗粘土以其彩度较大、有机质含量较小、全剖面均无石灰反应等特征区别于黑粘土,以具有变性特征、风化淋溶作用和脱硅富铝化作用微弱区别于砖红壤或砖红壤性红壤。
(五)红粘土
(Redclaysoil)
红粘土相当于美国分类的艳色湿润黑土,主要见于中国南方,与红色或棕色石灰土成复区分布
。本土类除符合湿润黑土的诊断特征外,还具备下列特性:表层湿态亮度≥3.5,干态亮度≥5.5,湿态彩度≥2。它以具有变性特征且粘粒硅铝率≥2.4区别于红色或棕色石灰土。相对于中国其他黑土类型,本土类除土色呈艳色外,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均较低。
总结:中国黑土分类研究起步不久。据初步研究资料,中国的黑土可分为2个亚纲5个土类。潮湿黑土亚纲是中国学者提出的,该亚纲含有两个土类:青粘土指原砂姜黑土中具变性特征者;棕粘土指原潮土中具变性特征者。
篇9:中考地理备战攻略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 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 )和( 夏季风 )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 )
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钭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 )
②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气候复杂多样 )
③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气候复杂多样 )
④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气候复杂多样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⑥对。……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4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农业类型 种植业(水田农业) 种植业(旱地农业) 畜牧业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 )、( 台风)、(水旱灾害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 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 )气候显著。
(2)三明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篇10:中考地理备战攻略
地理知识点复习指导之地理备考点滴体会
地理科作为综合科的组成部分,列入初中升高中统考已经有三年了,如何抓好初三阶段的复习备考工作呢?通过这三年的教学实践和对统考命题的研究,在此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和认识。
一、紧扣考纲,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
给学生印发考纲资料,依照考纲进行一轮地毯式讲解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对考点内容和要求有一全面、大致的了解,同时查漏补缺,把学生 、 时未掌握好的知识盲点消灭。老师要把各个考点的要求、掌握尺度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复习时心中有数。
二、复习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考纲内容覆盖了初中地理四本书,知识点多而杂,记忆性内容所占比例大,而且这几年的 命题大多考那些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怪题、偏题较少。因此,不必要也不应该让学生面面俱到、不分轻重地去复习每一个考点,一定要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内容要多留意,次要内容简单看看,大体了解即可。
三、讲——练——考相结合,实现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复习时除了要讲解考纲,还要选择一些合适的、编写水平高的课辅资料供学生自学和做练习,同时定期由老师出题进行阶段性考查。通过大量练习和考试检查,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考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可以发现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使知识得以消化和巩固。
四、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激发学习积极性
这几年的中考,综合科的分数都偏低,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综合科不够重视,初一、初二时未打好扎实的基础,等到了初三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复习。因此,老师要给学生讲明利害关系,认识到综合科同样对升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鼓励学生争取把综合科变成自己的优势科目,为考取理想的高中学校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