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物质变化性质探究
1.(浙江嘉兴 )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A.铁生锈B.水汽化C.煤燃烧D.脂肪酸败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A、C、D选项都是化学变化,只有B项是物理变化,所以B项与其他三项有本质的区别。
答案:B
2.(山东济宁模拟)日常中的下列做法,可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的是()
①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②用纯碱除去面团因发酵产生的酸味③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④家中熬骨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
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思路解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是化学性质,①③没发生化学变化,②④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B[
3.(经典回放)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酸败B.冰雪融化
C.试管破裂D.干冰升华
思路解析: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为物理变化。
答案:A
4.(湖北黄冈中考)下列 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
C.蜡烛成灰D.滴水成冰
思路解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标准: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花香四溢体现的是分子的运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C
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以下现象:①菜刀表面常产生棕黄色的斑点②新鲜萝卜放入泡菜坛中,几天后萝卜变酸了③水果腐烂后发出难闻的气味④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表面产生气泡⑤农田里烧麦沤肥,浓烟冲天⑥点燃烟花可看到美丽的焰火、闻到刺激性气味,现有四位同学就以上现象发表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B.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所以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C.丙同学认为除了②以外,其余都是化学变化
D.丁同学认为上述现象确实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B
6.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A.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B.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三峡大坝建成发电D.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
答案:C
我综合我发展
7.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1,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碳元素还原出来。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1)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难溶于水,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g?L-1,比空气密度小
(2)有毒,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8.由于氢气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通常用氢气充气球,氦气比氢气稍重,但性质稳定,不容易燃烧。深圳某商场开业庆典,该店外挂满氢气球,店的周围站满了入店的人。在拥挤中有氢气球被挤爆,遇到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导致约20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灼伤。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上事实说明了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2)试解释爆炸的原因。
(3)从安全角度出发你认为可用什么代替氢气填充气球,说明理由。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氢气的物理性质与氢气的用途,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性质决定用途,主要参考物质的性质来选择使用什么样的物质。氢气密度小,适合充入气球,但氢气易燃烧,爆炸或泄露后容易引发火灾,缺乏安全性,故应该寻找新的代替品,以保证安全。
答案:(1)氢气具有可燃性(2)氢气逸出后跟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火发生爆炸(3)用氦气,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
我创新我超越
9.木炭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在烧烤、火锅、水的除杂、去异味等方面用途广泛。下面对木炭的性质进行探究,了解木炭的性质和用途。
(1)取一小块木炭进行如下实验并作好记录:看一看、掂一掂、砸一砸、溶一溶、烧一烧等等,分析归纳木炭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2)把一小块木炭,放在一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约5毫升红色墨水,振荡后静止,观察墨水颜色的变化。
(3)家中的冰箱,因存放食物杂乱,常有一些难闻气味,我们经常把一块(或一小包)木炭放置在冰箱中,可以消除冰箱的异味,试根据木炭的性质解释上述问题。
篇2:物质变化性质探究
一、基本考点考点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3.化学变化与能量(实际应用考点)
(1)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
(2)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考点4.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拓展考点)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物理性质;若在使用过程中,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三、创新考点考点5.新情境题中物质性质的辨析(探究性考点)
依据新情境题中所给物质的信息,分析、归纳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解答此类题目,培养同学们认识事物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篇3:物质变化性质探究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篇4:物质变化性质探究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有无颜色变化 B.有无新物质生成
C.有无气体生成 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
【例1】 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
C.镁条逐渐变短
D.放出大量的热
【例2】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例3】 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 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食物腐烂 D.铁钉生锈
【例4】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的现象,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B.鸡蛋清受热后变成块状
C.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
D.面包发霉
【例5】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 )
A.消化食物 B.焚烧垃圾 C.冰块融化 D.西瓜腐烂
【例6】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
【例7】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B.用苛性钠干燥O2、H2 C.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例8】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
C.汽油挥发
D.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
【例9】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放烟花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海水晒烟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例10】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
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C.将泥水进行静止沉淀
D.净水时用氯气消毒杀菌
【例1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B.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
C.熔化玻璃吹制仪器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例1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双氧水制氧气
B.蜡烛燃烧
C.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
D.分离空气制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