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初一期末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假如你是一个住宿生,半夜突然宿舍起火,而你又住在四楼,正确的做法是:( )
①大喊救命,惊慌失措 ②迅速喊醒同学 ③有秩序地和同学一同撤离 ④有条件的,打报警电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出售来回车票,一旦动身,决不返回。这形象地( )
①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②生命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 ③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④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8月8日是我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民健身日。如今,全民健身已成为一种持续健康的社会健身风潮。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珍爱生命健康权的唯一方式
③生命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④生命是享受一切权 利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小强所在的学校不定期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他对此举很不以为然:又没发生地震,用的着那 样瞎练吗?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小强的( )
A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关爱生命从小事做起
B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与其他生命相比最具有智慧
C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D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能够实现生命价值
5、蝴蝶的成长必须经过在蛹中痛苦挣扎的过程,直到它的翅膀和身体逐渐强壮了,最后破蛹而出,才能在空中翩翩起舞,自由飞翔。蝴蝶的挣扎固然痛苦,但也正是这种痛苦的挣扎锻炼了它的翅膀,给予了它生命力。蝴蝶的成长经历给我们人生的启迪是( )
A. 生命中只有痛苦,没有欢乐
B. 每个人都需要追求痛苦的生命体验
C.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和乐,才能体会生命的美好
D. 人生始终充满痛苦
6、人生的价值在于( )
A 索取和给予 B 创造和奉献 C 奋斗和享受 D 冒险和执着
7、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都在思考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最有意义。下面的观点中你同意的是( )
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②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只有尽情的享受才不枉此生。
③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和对他人的奉献中。
④只有获得地位和金钱,积累了财富和名声,才能延续生命的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8少说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列宁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们只能做一些平凡的事。
B.生命的价值要靠行动来实现,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C.人要多说些平凡的话。
D.只有少说话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二.非选择题
9、价值判断题
乐乐学习很刻苦,成绩也很好,就是对集体不太关心,集体的活动都不愿意参加,他认为学习好坏是靠个人努力的,集体是靠不住的。
判断:( )
理由:
10、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11.8月3日16时30分,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灾难就是动员令,灾情就是集结号,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无数人迅速投入到抢险救援的战斗之中。
【温暖】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当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做好群众安置工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 千方百计抢救被掩埋和受伤人员。要确保群众有饭吃,有临时住处,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4日,李克强总理亲往灾区指挥抗震 救灾。
(1)把救人放在第一 位千方百计抢救被掩埋和受伤的人员表明了什么?
【感动】求生是人的本能,危难之时见真情。11岁小学生废墟下大喊:先救救我妹妹再救我吧!把生的希望让给妹妹难能可贵,可歌可泣。地震无情人有情,彰显了社会新的精神风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赞歌!
(2)这个小朋友的什么精神品质感动了我们?
1 2.我太能体会一只曾经被遗弃的小狗重新找到家的温暖,是怎样的幸福。所以当我收养狗狗的那一天起,我已经决定,要照顾它一辈子,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要对它不离不弃。带着这样的信念,著名影星孙俪几年来一直在收养小动物,前后已经收养了七只流浪狗。每只小动物被捡回来的时候都是又脏又病的,孙俪和妈妈就带它们去洗澡、打针、治皮肤病。每只狗狗的脾气秉性,它们喜欢吃什么,会因为什么而生气,孙俪了如指掌。我对它们就像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无论多久没见都不会有陌生的感觉。
⑴从孙俪的故事中你能看出她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⑵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会跟孙俪一样收养小动物吗?为什么?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年级政治期末模拟试题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篇2:初一期末模拟试题
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书海无涯兴趣作舟,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心扉,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阅读这篇初一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模拟试题,和小编来感受这个世界吧!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表达喜的情绪的是 (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黑云压城城欲摧
2、小明由于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一直低落,导致近期连续几次做错事,而且成绩一路下跌。可见不良情 绪()
①犹如一把双刃剑 ②抑制人的活动能力
③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 ④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老师在课余时间经常带领同学们打球、观天文、一展歌喉、亲近大自然。老师这样做是因为( )
A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能在课堂上 B有了好奇心就可以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C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D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文 件
4、面对今天的考试,小明感到心理很紧张,他反复地提醒自己说:一定要沉得住气,千万不要紧张,会考好的。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叫做()
A合理发泄 情绪 B进行自我暗示C转移注意力 D心理换位
5、下列调整情绪的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当与同学发生误会时用诙谐的语言打破僵局,平息怒气
B.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多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错
C.考试考砸了,把试卷撕得粉碎 D.感到孤独时,与同学聊天
8、小岩从小就喜欢拉二胡,每次文艺活动,都拉上一段,与同学共同体验其中的乐趣。对此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②没有兴趣的人就一定不会有情趣
③只有不断发现 乐趣,才能体验情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对情绪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 ②人的情绪各不相同,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③面对同样的情况,人们的情绪不一定相同 ④在同一情境中,人的情绪是一样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0、河北某公园专门开辟了心愿林、爱心林、相约林三块主题林区。这一举措有利于 ( )
①增强公民爱护树木 的意识 ②丰富文化生活
③增添人们的生活情趣 ④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情境分析(20分 )
11、在困境和逆境中,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从不良情绪中振作起来,是调节情绪的好办法。当你遇到下面的情景时,请你写出自我激励的名言、名句。(6分)
(1)当你考试没考好时: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体育比赛失败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你遇到病魔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材料一:小利爱好集邮,经常到妈妈单位传达室去观赏信封上的邮票。一天他看见一信封上面的邮票正是他想要 的,他于是将其放进书包。
材料二:民民自小爱下象棋,星期天、节假日喜欢跟人下象棋。
(1)材料一二分别属于什么情趣?这两类情趣分别对人有怎样的影响?(3分)
(2)在生活中,我们应怎样追寻高雅的生活?(4分)
13、邰丽华──一个聋哑演员,因舞蹈《千手观音》而一举成名,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据报道:邰丽华2岁时因病导致耳聋,从此进入无声世界,但是她笑对人生,刻苦努力,最终获得成功。邰丽华曾经用这样的文字,精辟而朴实地概括自己的人生哲学: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在遇到不幸的遭遇后,邰丽华为什么依然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3分)
(2)读了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模拟试题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3:初一期末模拟试题
要想学好知识,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复习,为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这篇第一学期初一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以供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
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 )
A、过着定居生活 B、会建造房子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会种植庄稼
3、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汤战胜桀 D、盘庚迁都到殷
4、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 )
A、结成部落联盟 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 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
5、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7、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 )的思想
A、仁 B、因材施教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8、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的观点是( )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要发展林业
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9-11小题。
9、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 )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
10、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它是由总结出来的( )
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
11、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书籍( )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缀术》 D、《伤寒杂病论》
12、根据我们学过的有关文字演变知识可以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属于( )
A、铭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13、为秦朝海内皆臣格局最终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桂陵之战 D、巨鹿之战
14、西汉初年曾经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 )
A、提倡节俭 B、发展农业生产
C、以德化民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15、汉武帝雄才大略,他的大一统在军事方面的主要表现包括①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②派大将窦固、窦宪北击匈奴③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④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赤壁之战曹操败北 B、曹丕定都洛阳
C、刘备在成都称帝 D、孙权称王建立吴国
17、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他们( )
A、与汉族贵族联姻 B、采用了汉族的官制
C、学习汉族的礼法 D、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
18、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不属于东汉时期取得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C、历史名著《九章算术》的出现
D、张衡制成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19、下列图片内容,反映了南北朝民族融合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
20、7月13日,在立陶宛首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获准将我国河南省的安阳殷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这是我国第33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也是河南省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河南省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应该是( )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秦兵马俑 D、青城山、都江堰
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小题中同学间对话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小题后括号内打上,错误的打上。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21、甲同学: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知人善任,是这样的吗?
乙同学:是这样的。当时他任用伊尹为相,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
22、甲同学:佛教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它发源地在哪里呢?又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
乙同学:它起源于印度,应该是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
23、甲同学:书上讲,吴国船队曾达到夷洲,这件事情还能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呢?
乙同学:首先,当时称为夷洲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这说明台湾地区和内地早已有交往和联系。其次,说明当时吴国的造船业比较发达,这有利于海上交通的发展。()
24、甲同学:我知道,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那么,书法是在什么时候成为一种艺术的呢?
乙同学:应该是在西晋的时候。()
三、列举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25小题6分,26小题4分,共10分)
25、文物鉴赏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通过本期的学习,你能对下列文物知道多少呢?请在下列各文物图的右旁列出你解读的相关历史信息(如文物名称、出土地区、用途或文物价值等,要求至少列出两条)。(6分)
26、我国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宝藏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我们增益智慧、提升修养的良好土壤。请举出下列两部古典名著的作者和一条你所了解的其它相关历史信息(如内容、特点、历史价值等)。(4分)《离骚》作者:其它:《史记》作者:其它: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三: 东汉画像砖(见右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1分)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1分)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2分)
3)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目的又是什么呢?(2分)推行这一政策的手段和材料一所指事件有何不同?(1分)
4)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和材料二又有什么联系?(1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
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中?(4分)
示例:
① (长安)
② ()
③ ()
④ ()
⑤ ()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1分)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1分)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幅图,你认为丝绸之路对西汉疆域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第29题14分,第30题12分,共26分)
29、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请回答:
1)在历史学习中,通过对历史现象之间联系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清晰地认识历史,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请看下列两幅图,它们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大变革时代中出现的历史现象,你能将下列解释它们之间联系的相关说明,按照你发现的历史规律排列吗?(请将英文代号填写在相应数字序列后)(5分)
A、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田地变成私田出租。
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C、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D、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E、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排序:①②③④⑤。
1)图2中,商鞅舌战对象代表的是哪个阶级?(2分)
2)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会损害这些守旧群臣的利益?(至少举出两条说明)(4分)
3)你怎样来认识商鞅变法的重要意义?(3分)
30、《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回答
1)这里江南主要是指哪一地区?(1分)
2)江南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优势?(2分)
3)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政治基础有哪些?(3分)
4)你能用史实说明民勤本业表现在哪些地方吗?(至少举出两条说明)(4分)
5)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2分)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第一学期初一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篇4:初一期末模拟试题
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上学期初一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一、选择题:(答案唯一。每小题2分,共50分)
1.北京人使用的工具属于(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器 D铁器
2.右图是我国某遗址出土的栽培稻谷遗存。它较充分地说明( )
A半坡居民较早种植水稻
B河姆渡居民较早种植粟
C半坡居民较早种植粟
D河姆渡居民较早种植水稻
3.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神农氏的是( )
A教人农耕 B开辟集市 C造出衣裳 D发明医药
4.下列有关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治理洪水 ②把全国划为九州 ③铸造九鼎 ④建立夏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公元前7灭亡西周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犬戎 C鲜卑族 D氐族
6.《左传》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一史料反映了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周天子正式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是在( )
A公元前7 B公元前6 C公元前6 D公元前2
8.铁农具的数量远远超过木石农具而占据主导地位始于(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
9.商鞅变法主要体现了哪一学派的思想?( )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10.现代汉字中的人字应是下列甲骨文字中的( )
11.下列人物的思想有继承关系的是( )
A孔子和孟子 B孔子和庄子 C孟子和庄子 D孟子和墨子
12.《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大禹治水 B都江堰 C灵渠 D长城
13.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王扫六合完成于( )
A公元前2 B公元前2
C公元前2 D公元前2
14.右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的内容判断,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是( )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C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D三国鼎立
15.夏曾佑语: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此处的政应指( )
A中央集权 B严刑峻法 C修筑长城 D焚书坑儒
16.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颁布的推恩令,主要是针对西汉前期出现的( )
A封国问题 B货币不统一问题
C社会贫困问题 D思想混乱问题
17.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的古代重要商路,对开通此商路功劳巨大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董仲舒 D张骞
18.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
A发明了造纸术 B改进了造纸术
C研制成麻佛散 D计算出圆周率
19. 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右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是(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 ②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 ③张仲景著书《伤寒杂病论》④汉明帝派使臣到天竺求佛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自立为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大批北方民众南下,形成南迁浪潮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末年 D西晋后期
22.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 )
A盘庚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孝文帝
23.《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要求鲜卑人( )
A穿汉服 B说汉语 C用汉姓 D与汉人通婚
24.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北魏时期主要河流走向的专题学习,应该首先查阅( )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 D《水经注》
25.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赞誉(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王羲之的书法
C顾恺之的绘画 D北魏的石窟艺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
2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是_______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是____
27.《 》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历史体系的形成;《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三、材料解析题:(28题8分,29、30题各7分,共2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8分)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
请回答:
(1)材料中夏殷两朝灭亡时的国王各是谁?(2分)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体现了商鞅什么主要思想?(2分)为此,他是如何做的?(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7分)
董仲舒对策贤良,请表章(彰)六经,罢黜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自兹以往,儒学之尊严迥绝百流。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
请回答:
(1)据材料判断,董仲舒属于春秋战国形成的哪一思想学派?(1分)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1分)
(2)在材料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主张?(2分)
(3)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被哪一封建皇帝采纳?(1分)有何影响?(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2)
材料二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2分)他是如何做的?(2分)结果怎样?(1分)
(2)材料二涉及的两个历史人物是谁?(2分)
四、简答题:(31、32题各10分,共20分)
31.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西汉使这一制度得到加强。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10分)
集权措施秦朝西汉
政治中央①
②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
地方①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②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2.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均重视处理和发展国内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请回答:(10分)
(1)西汉处理国内民族关系方面的典型事件是什么?(2分)
(2)丝绸之路形成于哪一朝代?(1分)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2分)(3)5世纪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进行改革的统治者是谁?(1分)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4分)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上学期初一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