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政治下册核心知识点总览

时间:2025-07-17

篇1:人教版初一政治下册核心知识点总览

1.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教材13-16页)

(1)重要性:

①P13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

②P16试着运用一些正确的方法去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逐步形成清晰的自我形成

③这是每个成功者的基本素质之一。

④P16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把握未来

(2)如何做?

①P13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

②P14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努力发现自己的潜能,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

③P15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通常有: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

2.我自信 我能行(教材16-19页)

(1)自信心的含义。P17

自信心是在对自己的自我肯定和充分估计的基础上,相信自己力量的一种心理状态。

(2)为什么要树立自信心?

①P16自信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并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

②P17自信的人能靠自己的力量使看似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使可能的成为现实。

(3)如何树立自信心?

①P17自信是多次成功的积累,一个人感受的成功体验越多,对自己就越充满信心。

②P17要把握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走向成功。

③P17超越自卑。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消极情感。克服自卑最为简单的办法是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④P20树立自信心,还要勤奋努力。勤奋是成功的基石。

3.做人从知耻开始

(1)为什么要有羞耻之心?

①P24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情

②P25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耻辱和痛苦

③P26羞耻之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具有普通的实际意义

④P26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从某种意义并从中吸取动力的民族,才是伟大的民族。

(2)怎样培养羞耻感?

①P24知耻,就是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是非、学会做人,从知耻开。

②P25正确的方法是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

③P26培养羞耻之心就要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

④P26毋忘国耻,为承担民族复兴大业而奋发学习(这点学生写在书上)

4.我们的姓名和名誉P32(自主看书)

第二单元 善于交往

5.我最尊重的人(教材43-44页)

P44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这就是受人尊重的奥秘。

6.学会尊重别人(教材46-50页)

(1)P46 尊重他人的前提是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2)怎样正确对待差异?P49

①家境有贫富差异决不能歧视。

②智力差异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

③父母职务、工作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④身体差异,人群中总会有一些人生得瘦小更不能欺负他们

(2)如何学会尊重他人?

①P49我们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就必须做到不能以家境的贫富不尊重他人的理由。

②P49我们要平等尊重他人,还必须做到不凌弱欺生。

③P50从点滴做起。对人有礼貌,是平等尊重他人的最基本表现,

④必须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准则,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7.生活需要宽容友善(教材63-65页)

(1)宽容友善的重要性:

①P63人有宽阔的胸襟,才能赢得友谊,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亲近。

②凡是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宏。而心胸狭小者,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

③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

8.交往有度 纯化友谊

(1)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异性交往

①P73异性交往是我们在社会中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七彩阳光②有利于学习进步,优势互补意志也更为坚强。

(2)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

①P7落落大方 掌握分寸②P75互相帮助 互相学习 ③P75我们更提倡男女同学之间的群体交往。

9.相互尊重 促进交往

(1)为什么应尊重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P90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惯都具有独特性丰富性。

(2)怎样相互尊重彼此习俗,促进交往?

①P90入乡随俗,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平等相待一概排斥、一无所知

②P91我们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必须掌握文明社会普遍认可和适用的基本礼仪和礼节。

③P92我们要和不同民族、国家人民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友好往来

④P93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简单模仿,全盘照搬,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原则,明晰是非,坚决抵制。

第三单元 学会学习

10.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材99-103页)

P99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P99为什么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P99

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P103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得歧视任何人的受教育的要求。

11.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教材103-105页)

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对国家、对人民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P103

(1)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P103知识链接

(2)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P104

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义务教育的含义 P104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民族应尽的义务。

(4)怎样正确履行义务?P105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建设者和接班人。

12.学会探究(教材111-113页)

(1)P111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它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开放性。

(2)怎样学会探究?

第一,善于发现问题P111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

第二,尝试解决问题P113我们只有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才能解决问题,取得成功。

(3)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篇2:人教版初一政治下册核心知识点总览

一、走近法律

1.我们身边的规则

(1)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

这里要注意区别道德、纪律、规章等规则的不同。

(3)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律的三个特征中,要明确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生活离不开法律

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1)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结合身边的事例感受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

二、法不可违

1.谁都不能违法

(1)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则,尤其不能违反法律。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2)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①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②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3)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责任,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违反宪法的行为同样要受到追究。

(4)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

注意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认识到二者之间并没有一条

不可逾越的鸿沟。

2.犯罪必受惩罚

(1)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2)刑法的含义和作用:

①含义: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②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3)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①含义: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②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牙巳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4)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

(5)刑罚的含义及其分类

①含义: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②分类:根据刑法的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要能够结合我国《刑法》条文,了解主刑包括的各刑种的区别以及附加刑中的三种刑罚的区别,同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理解把握。

三、防患于未然

1.认清犯罪危害

(1)人的行为足受思想观念指挥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行为上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淖。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道德水平高低与违纪、违法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要注意把握。

(2)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如果有道德的约束、法律的准绳,他会理智地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如果没有这些约束,就会胡作非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图当前不顾长远。

(3)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认识到犯罪与年龄小无关的想法是幼稚的,也是错误的。

2.加强门我防范

(1)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铲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2)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结合身边实例,学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社会是复杂的。人是社会上的人,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对于诸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要能够明白其喻义。

篇3:人教版初一政治下册核心知识点总览

篇3:人教版初一政治下册核心知识点总览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走向自立人生)

自己的事自己干

1、什么是自立?(自立的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干,初二。

2、日常生活中自立的表现

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如能独立地科学安排自己的生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能自主地科学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处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能自主地处理自己所遇到的社会问题……(或者:自立是一种人生观,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自立包括学习自立,处理社会问题自立等方面,它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 依赖思想的危害: 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2.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人生当自强)

人生自强少年始

1、什么是自强?自强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分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2、自强有哪些表现

自强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等。

少年能自强

1、理想与自强的关系:理想是自强的航标。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有了理想,就有了奔头,有了进取的恒久动力。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

2、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为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真正的强者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就会不屈不挠地坚持,矢志不移地奋斗,直到成功。

篇4:人教版初一政治下册核心知识点总览

篇4:人教版初一政治下册核心知识点总览

1、人生难免有挫折

⑴挫折与人生相伴,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与人生相伴,它是人生的一部分,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⑵挫折是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或阻碍等。

⑶我们所遇到的挫折的原因:外在因素(天灾人祸等)、人为因素(同学关系不恰当等)、人的道德品质。

⑷面对挫折和困难有三种人生态度,会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

①胆怯、懦弱的人,遇到挫折和困难放弃。

②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屈服于挫折和困难,不能坚持到底。

③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勇敢的面对挫折,向困难发起挑战,享受真正人生。

2、挫折面前也从容

⑴“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⑵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勇敢地战胜它,就会获得智慧和人生的成功。

⑶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②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③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④学会自我疏导,善于自我排解,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