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时间:2025-04-28

篇1:初一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卷

一、单选题

1.每个地域都流传着许多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类起源的传说,但目前科学界一般承认的人类起源是( )

A.从古猿进化而来 B.外星球搬来的 C.上帝造人 D.女娲造人

2.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在原始社会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并且带有血缘关系的生活集体称( )

A.原始人群 B.远古人类 C.国家 D.氏族

4.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会建造房屋 B.会种植水稻 C.会制造彩陶 D.会使用天然火

5.《韩非子》上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应该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6.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7.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原始人类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大汶口人遗址

8.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环境 D.劳动技术

9.假设你生活在半坡 原始居民时代,猎获动物时要宰割猎物,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10.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在这里赞扬的人文初祖的是( )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尧

11.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

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从

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2.有人问小明姓什么,他回答说:我的姓同中国第一个王朝名称一样。请问他姓什么( )

A.夏 B.商 C.周 D.唐

13.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14.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铜农具 ②石斧 石锛 ③六角形铁锄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 ①

15.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在( )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16.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 毛公鼎 C. 司母戊鼎 D.青铜神树

17.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埃及 D.印度

18.探究性学习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右上图是小

明同学在学校图片资料室中找到的一张图片,请你帮助他

把图片和古代政治制度对号入座(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19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如果你是一位卿大夫,在你之下的等级有( )

①周天子 ②士 ③诸侯 ④平民 ⑤奴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20.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1.战国时期,在岷江流域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可谓之天府也。这一项著名的 水利工程是( )

A.大运河 B.都江堰 C.灵渠 D.郑国渠

22.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2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24.公元前2,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春秋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 B.战国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

C.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D.西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百姓的欢迎

C.个人才能卓越 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28.秦国在战国后期成为最富强的国家,最重要的原因是( )

A.优越的自然环境 B.有勇猛的战将

C.商鞅变法 D.有杰出的谋臣

29.以下是四位同学设计的春秋战国时期四个故事的题目,其中错误的一个是( )

A.《尊王攘夷的齐桓公》 B.《退避三舍的晋文公》

C.《纸上谈兵的楚庄王》 D.《卧薪尝胆的 越王勾践》

30.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刻画符号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纸草文字

31.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32.妈妈领着小明去看中医,某位自称是神医的人,给小明看一看气色,问了问病情,听了听小明的声音,就给小明开了药方。小明对妈妈说:这个神医可能是冒牌的。小明的判断依据是( )

A.他没给小明切脉 B.他没有给小明量血压

C.他没有问小明吃了什么东西 D.他对小明不够客气

33.学习历史有一基本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34.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为亚圣,他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合称孔孟之道,下列不属于孟子的思想主张的是( )

A.人性本善 B.仁政 C.无为而治 D.保护环境

35.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 ,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春秋无义战

36.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编钟 B.铜钟 C.七孔骨笛 D.陶埙

3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记录他言行的书籍是( )

A.《论语》 B.《诗经》 C.《道德经》 D.《春秋》

38.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谚语说明了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我国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

A.夏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3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离骚》的作者是( )

A.屈原 B.商鞅 C.司马迁 D.扁鹊

40.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思想的是( )

A.孙武 B.孙膑 C.韩非 D.荀子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20 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1分)

(3)说一说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出现的原因。(3分)

(4)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1分)

42.读图做题。(7分)

按图中东南西北上中下方位,填上战国七雄的名(7分)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7分)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翻译:孔子说: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材料二:春秋时期,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智力、性格等去教导他们。仲由问他听到正确意见是否立即照做,孔子让他先请示一下父兄,而对冉求说可以立即照做。学生公西华不解,孔子 解释说冉求为人谦让应鼓励,仲由轻率刚猛要慎重行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治国的哪一思想?(1分)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教育的哪一思想?(1分)

(3)和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道家创始人是谁?(1分)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 么?(2分)

-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一级历史科期中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40题,每题2分,共8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1题6分,42题7分,43题7分)

41.(1)商鞅。

(2)徙木赏千金。

(3)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多粮食布帛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4)强国先富民。

篇2:初一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为了帮大家提高历史成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初一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

一、选择题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

A.300万年 B.200万年 C.170万年 D.70~2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说话 B.能不能直立行走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工具

3.关于山顶洞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山顶洞人尚未进入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B.生活在距今1前

C.他们已懂得钻孔和磨制技术

D.妇女是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

4.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 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 )

A.淮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5.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象尊 D.牛尊

6.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有名的暴君是( )

A.桀 B.汤 C.纣 D.厉王

7.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 )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鲍叔牙

8.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

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9.西周国人暴动发生时,哪一个国王在位(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10.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是指我国的( )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商、西周 C.夏朝 D.西周

11.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是下列哪三个诸候国( )

A.燕、赵、魏 B.韩、赵、魏

C.楚、赵、魏 D.韩、赵、卫

12.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是( )

A.葵丘会盟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

13.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

14.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 )

A.开明的奴隶主 B.新兴的地主阶级

C.新兴的奴隶主 D.广大的农民

15.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B.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

C.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它出现于商朝

16.20世纪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 )

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

17.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

18.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创办私学 B.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C.因材施教 D.提出仁的学说

19.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 )

A.孔子 B.董仲舒 C.老子 D.韩非子

20.秦始皇在全国实行郡县制采纳了谁的建议( )

A.李斯 B.吕不韦 C.韩非 D.赵高

21.秦始皇的历史活动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 )

A.修豪华的宫殿和陵墓 B.修筑万里长城

C.焚书坑儒 D.把全国划分为36郡

22.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锐C.秦统治者的暴政

D.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坏,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

23.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B.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C.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2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法家和道家

C.道家和兵家 D.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2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武帝的治国措施( )

A.建立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B.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C.出兵直接铲除了各诸侯国

D.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论从史出

2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

(2)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7.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1) 商 齐桓公 有功于民

周 晋文公 牧野之战

齐 李冰 尊王攘夷

晋 汤 城濮大捷

秦 武王 都江堰

(2) 公元前 秦孝公 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 项羽 夏朝建立

公元前3 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

公元前2 武王 巨鹿之战

公元前2 禹商鞅变法

公元前2 嬴政 西周建立

三、指点江山

28.历史上常常是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你能根据提示说出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1)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秦始皇

汉武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方面,秦始皇

汉武帝在政治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经济方面

(3)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秦始皇实行 汉武帝实行

(4)在军事方面,秦始皇 汉武帝

29.(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有何意义?

(3)它为什么能够成功?

(4)你从商鞅身上学习到什么?

30.强大一时的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C 2.C 3.A 4.C 5.B 6.C 7.B 8.D 9.C 10.B 11.B 12.A 13.B 14.B 15.A 16.C 17.B 18.B 19.D 20.A 21.C 22.C 23.D 24.D 25.C

二、26.(1)孔子。

(2)教师应因材施教学生学习态度应谦虚、老实,学习还应经常复习。

27.(1)反映了东汉末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死亡流徙。

(2)军阀混战。

三、28.(1)建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让地方定期向中央推荐人才

(2)实行郡县制 打击地方豪富,颁布推恩令 把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

(3)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北击匈奴,南征越族,扩展疆域 征匈奴,解除对汉朝的威胁

29.(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2)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改革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措施得当;商鞅坚持改革的精神。

(4)富于改革、创新的精神。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一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篇3:初一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篇3:初一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2.小刘同学通过对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半地穴式的房屋进行 比较,归纳出这两种建筑风格不同的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地域自然环境有重大差异 B.种植农作物的需要

C.为了宏扬个性 D.不 属于同一原始居民

3.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干言。关于下列图 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A.聚族而居 B.原始农业 C.贫富分化 D.采集狩猎

4.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是

A.约公元前,禹建立夏朝

B.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二代国王

C.约公元前,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D.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5.恩格斯说: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体现在

①铁器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②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③商鞅变法④都江堰是文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右图的连环画讲述了春秋时期哪位霸主的故事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吴王阖闾 D.越王勾践

7.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变法。他的变法措施中体现了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8.右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9.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开始于

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儒家思想的影响D.秦、汉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10.对下面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春秋争霸 B.战国争雄 C.百家争鸣 D.秦的统一

11.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

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④采用科举制选官

⑤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⑥修建灵渠

A.①②③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l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突出的积极作用是

A.促进了西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B.确立了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的地位

C.巩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

D.限制了其他多科 t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1 3题1 0分,第14题9分,第1 5题7分,共26分

1 3.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

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

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一一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角色扮演】

(1)根据上述材料同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5分)

【理解学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是什么?(2分)

【方法探究】

(3)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你认为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3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以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的教育他,凡是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她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去做。学生樊迟向他请

请教怎样去耕田种菜,他认为学习那些只是没有出息。

(1)上述材料反映了孔予的什么教育思想?(2分)

(2) 结合所学内容,孔子教育学生应有怎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根据孔子对教育的贡献,请你用一句话对他作一简要 评价?(4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不足体现在哪里?(2分)

(4)孔予的思想对我国历史有什么影响?(2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荀子.儒效》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1分)

材料二:

(2)材料-反映出秦朝采取的是什么政治制度?(1分)

材料三: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秦儒生淳于越

(3)说一说材料三中的儒生对材料二的制度持什么观点?西汉建立后,汉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政治制度?(2分)

材料四:主父偃说上日: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 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从之。

(4)材料四反映了西汉政权出现了什么问题?材料中的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5)从以上制度的更替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分)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篇4:初一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为了更好的迎接考试,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编辑老师为同学们整理了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测试卷,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必须填入表格中,否则不给分。每题1分,计20分)

1.湖南株洲神农广场因纪念教农耕种、遍尝百草的神农氏而得名。神农氏就是传说中的

A.炎帝 B.蚩尤 C.舜帝 D.大禹

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A.炎帝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3.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5.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

A.秦穆公 B.晋文公 C.齐桓公D.楚庄王

6.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夏商时期 B.三国时期C.秦汉时期 D.春秋 战国时期

7.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立木为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和奖励耕战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是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8.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从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当兵建立军功 D.大力垦荒从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9.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地使用铁制农具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10.有一天,王华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着他。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A.隶书B.小篆C.大篆D.甲骨文

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一朝代开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2.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3.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很多国家建立孔子学院。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A.仁的思想 B.兼爱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 D.无为的思想

14.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坛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旅客立即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水则载舟,水亦覆舟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D.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5.当今世界虽存在频繁的民族冲突,如巴以 冲突、印巴冲突,但和平仍为主流。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反对侵略战争,主要非攻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孙子

1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属于百家争鸣中哪家的思想主张

A.墨家 B.儒家 C.道家D.法家

17.近年来,矿难屡见不鲜,许多私营矿主在不具备生产条件下坚持生产,置矿工生命于不顾,甚至与地方官员相勾结。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中央派谁去治理最有效果

A.孟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

18.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19.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0.儒、道、法三家分别提出仁政无为而治法治的政治观点,这些观点

A.都不正确 B.只有仁政观点是正确的

C.只有法治观点是正确的 D.都有合理的因素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必须填入表格中,否则不给分。每题1分, 计2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40分,21题8分,22题7分,23题8分,24题7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浪网 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

束了拍摄,将于1月22日 上映。激发了人们对多年前

这位伟人的热议。右图是孔子诞辰前夕,由中国孔子

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

材料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请回答:

(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他的思想主要有哪两部分?(2分)

(2)孔子创立了哪一学派?(1分)到战国时期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1分)此人又提出什么主张?(1分)

(3)孔子的言论收集在哪本书中?(1分)

(4)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1分)

(5)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分)

22.歌谣中的历史

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编写历史歌谣的形式,可以形象生动地重温和再现历史。下面是网上下载的两段历史歌谣:

歌谣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歌谣二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在吟咏品味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写出 歌谣一中齐国和歌谣二中秦国所属的历史时期。(2分)

(2)根据歌谣一,齐桓公能成为第一霸主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歌谣二,战国后期秦最强的原因是什么?(2分)

(3)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和战国后期秦最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分)

(4)在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是 ,体现了法家思想的是 。(2分)

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23.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一 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辰日。上午,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 化节的主要活动己丑年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庙内隆重举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获奖者代表,国际友人代表,社会各界以及济宁市、曲阜市代表敬献花篮。 全场嘉宾向先师孔子行鞠躬礼,随后又举行了《天下大同》乐舞告祭。乐舞气势恢宏,典雅隆重,生动再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历史盛况。

新闻二 美国加州把9月28日定为孔子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孔子奖,奖励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士;,美国参众两院曾经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

《建议将孔子诞辰作为中国的教师节》

(1)祭孔大典以和衷共济,讲信修睦为主题,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主干,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分)

(2)孔子的哪些思想能够启发我们的学习?(任写出一点)(1分)

(3)和孔子同时代的杰出思想家是谁?(1分)他创立了哪一学派?(1分)其思想被弟子整理后形成了哪一本书?(1分)

(4)战国时期继承了孔子思想的是哪位思想家?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5)结合新闻二,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否赞成将9月28日作为中国的教师节?为什么?(1分)

24.思想理论是社会实践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各个学派间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1分)

(2)材料一中,儒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分别是谁?(2分)后来哪种思想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分)

(3)材料二的主张反应了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思想?(1分)商鞅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是怎样体现这一思想主张的?(1分)

(4)商鞅的改革对当时的秦国有什么好处?(1分)

七年级历史期中答案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 确答案,答案必须填入表格中,否则不给分。每题1分,计2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BABCDACA 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CACCDDCAD

二、非选择题(40分,21题8分,22题7分,23题8分,24题7分)

21.(1)政治主张和教育主张(2分)

(2)儒家(1分);孟子(1分);施仁政于民或仁政(1分)

(3)《论语》(1分)

(4)因材施教(1分)

(5)孔子是私塾的创立者(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2.(1)春秋时期;战国时期(2分)

(2)任用管仲,实行改革(1分);商鞅变法(1分)

(3)都通过改革(1分)

(4)C(1分);A或D(1分)

23.(1)仁(1分)

(2)孔子的任一思想(1分)

(3)老子(1分);道家学派(1分);《道德经》(2分)

(4)孟子(1分);仁政(1分)

(5)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分)

24.(1)百家争鸣(1分)

(2)儒家孔子,道家老子(2分);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1分)

(3)法家(1分);推行县制(1分)

(4)完成富国强兵,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础(1分)

篇5:初一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篇5:初一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期中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很多学生都在为期中考试的复习忙活不停,期中考试复习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一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试卷一文为同学们讲诉了期中考试前复习方法及复习计划安排。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暑假里,小明在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所在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仔细观察下图,那么他应该去 ( )

2.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已经能直立行走②已经使用人工取火

③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工具④过着群居生活

A.①②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④

3.班上有两位同学针对原始人使用火的情况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但不会管理火

B.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C.原始人用火来取暖、照明、烧烤食物

D.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距今约6000多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类是 ( )

A.山顶洞人 B. 半坡人 C. 河姆渡人 D. 元谋人

5.一个河姆渡原始人猎获了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他使用的工具应该是( )

A B C D

6.关于炎帝和黄帝的传说,班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列讨论正确的是 ( )

A.右图人物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开辟市集,号称轩辕氏

B.传说都是不可靠的,完全是古人的想象,没有任何依据

C.这些传说说明当时黄河流域出现了文明曙光

D.相传黄帝在阪泉之野打败炎帝,炎黄走向联合,他们被称为人类始祖

7.民主就是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的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8.在原始社会,人们获取食物后必须公平分配,根本原因是 ( )

A.大家相互团结,相亲相爱 B.原始人生产能力极其低下

C.人人都能吃饱,不在乎分得多与少 D.当时人们道德水准高,没有必要计较什么

9.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B.禹建立夏朝,从此分封制取代了禅让制

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10.将夏桀、商纣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C.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11.学完西周的相关历史,请你猜一猜,周武王姬发的王位由谁来继承 ( )

A.长子姬诵 B.大功臣姜尚C.长女大姬D.四弟姬旦

12.在西周,受封的诸侯对周王负有的义务有 ( )

①交纳贡品 ②交纳赋税 ③派兵作战 ④服从命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终于成为霸主。与之相关的成语是( )

A.卧薪尝胆 B.一鸣惊人C.退避三舍D.朝秦暮楚

14.商鞅变法法令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措施有 ( )

①奖励生产 ②奖励军功 ③推行县制 ④承认土地私有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伴随铁器、牛耕的开始使用和推广,我国的历史舞台上哪一阶级出现了 ( )

A.奴隶主阶级 B.奴隶阶级 C.平民阶级 D.地主阶级

16.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④甲骨文和今天的汉字有渊源关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7.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它用于祭祀商纣王 ②它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③它是西周青铜器的代表作 ④它是商代青铜文化的杰出代表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④

18.我们经常提醒要加强修养,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最早倡导这一意识的思想家是 ( )

A.墨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孔子

19.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消除__________水患,灌溉大片农田,使 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 )

A. 岷江 成都 B. 珠江 华东 C. 淮河 江苏 D. 黄河 中原

20.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关于曾侯乙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曾侯乙编钟的材料是铁、铜、铅的合金 B.编钟是一种装饰品,制作精美

C.编钟是用于祭祀祖先的礼器 D.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县

二、材料分析题。(60分)

21.阅读材料(18分)

材料一:春秋形势图 材料二:战国形势图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2分)他能够首先称霸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仔细观察材料二,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8分)

A B C D

(3)图中A国在外交上利用什么手段对抗其它六国的联合?(2分)

(4)出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形势,是因为西周的哪一制度?并写出该制度的主要内容(4分)

22.阅读材料(20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保护土地私有,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回答问题:

(1)仔细阅读材料一,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4分)

(2)仔细阅读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二中的变法从哪一年开始实施?变法体现了哪家学派的思想?(4分)

②概括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4分)

③根据材料二回答,当时的一位平民想要成为贵族,最合法的方式是什么?(2分)

④由于法令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触犯了旧贵族利益,这位政治家惨遭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为什么?(4分)

(3)结合材料一、二、三,说说对我们有哪些启示?(2分)

23.阅读材料(24分)

材料一:当仁不让于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材料三:子路性子急。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好的事情就马上实行吗?孔子回答:不行,有父兄在世,怎么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呢!冉有性子慢。问这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就很肯定地回答说:听说了就要实行!

材料四: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柔弱胜刚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材料五:开学初,同学们没有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自习课吵吵闹闹,上课插嘴,抄袭作业。为此,班干部开了一个会,寻找解决的方法。

学习委员:我认为应该好好教育他们,告诉他们这些行为是不对的,是不光彩的。

纪律委员:我认为要好好教训那些不守纪律的同学,每违反一次纪律罚抄班规5遍!

生活委员:我觉得不用教育也不要惩罚,人总会长大的,长大了,自然就不会吵吵闹闹的了。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话是哪位思想家说的?(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他思想的核心?(2分)

(2)概括材料二的政治主张(2分)

(3)仔细分析材料三,材料三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教育主张?(2分)

(4)阅读材料四,材料四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2分)概括他的主要思想。(2分)

(5)材料三中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分别代表了百家争鸣中哪家思想?并写出代表人物。(10分)

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

代表哪一家思想儒家法家

代表人物孟子

主要思想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到答题纸上

篇6:初一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如何制定期中考试复习计划表呢?初一上学期的孩子进入初中的学习生活时间不长,如何制定期中考试复习计划更需要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时间安排,特制定以下初一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试卷,仅供参考。

一、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

1.某班历史学习小组为七年级上册每个单元出了一期板报,其中一期有这样几幅图片,请根据图片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2.五谷丰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期盼,五谷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较早的一种说法是指黍(黄米)、稷(也称粟、小米)、麦、菽(豆类)、麻这五种作物,假设这种说法起源于远古时代,它可能起源于下面哪一远古人类?

A.北京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大汶口人

3.相传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禹声名远播,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被称为大禹,他最主要的贡献是

A.建立 国家 B.创制制度 C.治理水患 D.发展生产

5.神话剧《封神榜》中姜子 牙大封诸神的故事传说,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段时期的历史?

A.夏朝初年 B.商朝初年 C.西周初年 D.东周初年

6.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约公元前禹建立了夏朝 B.约公元前汤灭夏建立商朝

C.公元前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 D.公元前7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7.从商朝的这些甲骨文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商朝文化很繁荣 B.商朝经济很发达

C.商朝的奴隶有很多 D.商朝的刑法很严酷

8.朝秦暮楚这个成语说的是早晨还在追随秦国,到了晚上却转而追随楚国了,下面哪一项反映的史实和这一成语有关?

A.尊王攘夷 B.问鼎中原 C.卧薪尝胆 D.合纵连横

9.春秋战国时期,使小农个体生产成为可能的最主要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广泛提高

C.新兴地 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诸侯国掀起了改革的风潮

10.半部《论语》治天下(如图),这表明哪家思想被我国封建统治者大力推崇?(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1. 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何处的考古发现(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陕西省半坡遗址

12、春秋五霸中,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秦穆公 D. 楚庄王

13、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B.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

C.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它出现于商朝

14、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是下列哪三个诸候国( )

A.燕、赵、魏B.韩、赵、魏

C.楚、赵、魏D.韩、赵、卫

15、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 )

A.开明的奴隶主B.新兴的地主阶级

C.新兴的奴隶主D.广大的农民

16、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 项( )

A.创办私 学B.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C.因材施教D.提出仁的学说

17、电视剧《封神榜》中,率众讨伐商纣王的是( )

A、周文王 B、汉景帝 C、唐太宗 D、周武王

18、退避三舍的成语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齐楚争霸 B、晋楚争霸 C、吴越争霸 D、吴楚争霸

19、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朝代众多,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

20、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与百家争鸣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最相似

A、墨家 B、 儒家 C、道家 D、法家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材料分析题

21、(4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礼记礼运》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1分)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1分)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叫什么?(1分)

(4)国家的建立,标志从此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 (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什么社会?(1分)

22、(5分)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 多怨恨。

材料三:孝公 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宗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之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商鞅变法符合哪家学派的观点?(1分)

(2)为什么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 (1分)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2分)

(4)你认为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1分)

23、(6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世界也有着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康熙帝为孔庙题写了万世师表匾额,称颂孔子是人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以下是孔子的部分主张和观点:仁者,爱人苛政(残暴的统治)猛于虎。学习要反复复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被世人称颂的两个原因(不能照抄原文)。(4分)

材料二 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负责与外国合作承办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教学及国学。自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现已接近300家,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美国及欧洲 最多。

右图为孔子学院的标识,使用简体中文汉字的变体,

融合了昂首高飞的和平鸽和地球两种图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孔子学院的

建立对中外的影响。(2分)

24、图片知识题(共7分)

(1)、填出图中A.B.C.D分别是战国七雄中的哪几个诸侯国。(4分)

A

B

C

D

(2)、生活与实践利用历史典故可以帮助我们识记历史知识,春 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较多,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如管仲相齐、尊王攘夷、葵丘会盟、纸上谈兵等。你还知道其它吗?请写 出三个春秋战国时相关的成语。(3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①、②、⑥分别指的是哪些人?(3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被分封的有哪些对象?(3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2分)

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BACCDDDA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AABDBDBCD

二、材料阅读

21、(1)启(1分)

(2)王位世袭制(1分)

(3)夏(1分)

(4)奴隶制社会(1分)

22、(1)法家(1分)

(2)商鞅变法废除了旧贵族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1分)

(3)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2分)

(4)顺应了历史的潮流(1分)

23、(1)①思想: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教育:孔子要求学生要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坚持不懈,有恒心;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2)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世界和平。(说明:回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24、(1)A 秦 B 魏 C 齐 D 楚 (各1分)

(2)退避三舍、卧薪尝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围魏救赵(3分)

25、(1)①周天子、②诸侯、⑥奴隶(3分)

(2)子弟、亲戚、功臣(3分);巩固统治(2分)

为大家推荐的初一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试卷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7:初一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篇7:初一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学习需要的是日积月累,我们在学习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点的积累,下面是小编准备的一篇期中考试试卷,欢迎阅读!

本卷全为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2.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知道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 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过着群居生活 D、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4.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

A、棉花与水稻 B、棉花与玉米

C、水稻和玉米 D、水稻和粟

5.右图是哪一聚落房屋复原图:( )

A.山顶洞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6.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是(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红山文化遗址

7.我们知道神农尝百草、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 平定蚩尤乱。主要是依据()

A、推理 B、考古 C、想象 D、传说

8.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下列对他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他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

B、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

D、他传位于子,开创了家天下的历史

9右图反映商鞅在变法中采取的措施,目的是

A统一政治

B统一度量衡

C加强军事力量

D统一文字

10.夏朝和商朝的暴君分别是 ()

A、启、桀 B、桀、纣 C、汤、桀 D、汤、纣

11.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12.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13.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A.尧 B.舜 C.大禹 D.黄帝和炎帝

14.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治的水是指( )

A、长江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15.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1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 家是:( )

A.夏朝 B.西周 C.东周 D.商朝

17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的政治制度是:(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18.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

①分封制 ②军队 ③刑法 ④礼仪教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D.召集诸侯会盟

20.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 B.保卫镐京

C.发展社会经济 D.巩固统治

22.卧薪尝胆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故事

A 、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23.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频繁的争霸战争 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24.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

A.齐、楚、燕 B.韩、赵、魏 C.赵、魏、秦 D.燕、韩、赵

25.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 楚 B 齐 C 秦 D 燕

26.铁制工具和牛耕开始广泛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27.合纵连横发生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夏朝 D.西周

28.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29.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 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30.今天汉字的渊源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31.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3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33孔子的言论被弟子整理在:( )

A.《春秋》 B.《论语》 C.《诗经》 D.《尚书》

34.下图人物中,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 )

A墨子 B 孟子 C庄子 D 韩非子

35.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 )。

A.治理黄河 B.兴修灵渠 C.大禹治水 D.都江堰

36.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 编钟 B 铜钟 C 古筝 D 笛子

37.下列关于右图都江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B.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西边的外江用于分洪

C.内江之水通过飞沙堰引人支流,灌溉农田

D.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 .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39.通过甲骨文卜辞、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殷墟等遗物遗址、我们可以了解:

A 夏朝历史 B 商朝历史 C 周朝历史 D 秦朝历史

40.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古老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业文明 B. 工业文明 C. 商业文明 D.科技文明

41.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42.下列器具中,夏朝人不曾使用的是()

A.青铜器 B.陶器 C.铁器 D.玉器

43.下面 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4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有无语言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使用火 D、能否直立行走

45.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

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 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46、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爆发平民大起义 D少数民族入侵

47. 失败是成功之母体现的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 )

A道家 B、儒家 C、兵家 D、法家

48.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殆工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49.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

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50. 刘德华在电影《墨攻》中扮演了 一位墨家的学者,组织了对赵国进攻的反抗,以下哪点

是符合他的观点的?( )

A主张民贵君轻 B反对掠夺战争 C 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D 主张政治改革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期中考试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