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距离期中考试越来越近了,半学期即将结束,各位同学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对于初一学习的复习,在背诵一些课本知识点的同时还需要做一些练习题,一起来看一下这篇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练习试题吧!
一、选择题(20*1分)
1.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大约有1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 的历史向前推进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10万年
2.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色彩。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 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C.秦始皇 D.大禹
4.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中记载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尧舜禹时期 D.西周建立时期
5.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 :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D.秦朝
经济盛产鱼盐、 经济富庶
政治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外交
尊王攘夷、扩充疆域
6.右图表格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的史实?
A.晋文公 B.周武王 C.楚庄王 D.齐桓公
7.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西面的是
A.燕国 B.齐国 C.楚国 D.秦国
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
9.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D.②③①
10.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这和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所属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A.儒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道家学派D.墨家学派
11. 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观点,这一观点与下列哪家学说基本一 致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2.春秋墓葬蚌埠双墩1号墓是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1是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编钟正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 等19个字。这些字的字体应该是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
13.国内博物馆馆藏的两件青铜器四足带盖方鼎和商鸮卣(如下图)被戏称为是中国版的安卓小机器人和愤怒的小鸟。请问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
A.夏朝 B.原始社会末期 C.商朝 D.西周
14.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深刻剖析了中国古代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修筑万里长城 D.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5.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度由来已久,这种制度开始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D.秦朝
16.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 字,并以隶书刻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7.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 读书。这首诗对秦朝哪一历史事件作出评价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修筑长城
18.如果你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亲临右图所示的学习场景,所用的主要教材是
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孙子兵 法》 D.儒家的五经
19.儒家思想自诞 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曾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什么时期?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2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末和春秋末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二、判断题(6*1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1.炎 帝部落联合黄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部落,从此,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
22.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世袭制被禅让制取代。
23.商朝多次迁都,一直到商 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所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商。
24.为了抵御匈奴,秦朝修筑的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蜿蜒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25.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 推翻了秦朝统治,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26.刘邦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为以后建立西汉王朝奠定了 基础。
三、填空题(6*1分)
27.我国远古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如河姆渡人居住在 ▲ 房屋里,半坡人居住在 ▲ 房屋里。
2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 。
29.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形成了 ▲ 学术局面,秦朝时实行 的 ▲ 使得这种局面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四、材料分析题(3*6分)
30.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世界瞩目,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合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商君领导了哪次改革?(1分)材料二中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哪项措施?(1分)
(3)《史记李斯列传》中又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1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1分)
31.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许多海内外华人在雕像前虔诚地祭拜 着:一代圣贤孔子是鲁国人,5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 5成了东亚人,现在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樊 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 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 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
梁启超《世界伟人》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该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材料三中梁启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其评价的主要依据。(2分)
32.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 阶级为加强统治,总是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请问,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和秦朝分别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探究二 经济篇
(2 )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2分)
探究三 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3)右图所示,是中国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你知道是什么吗?(1分)
探究四 感悟篇
(4)综合上述材料,你获得了哪些启示?(1分)
篇2: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这学期的努力成果就看期中考试的成绩了,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在期中考试来临之际,各位初一的同学们,下文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希望可以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上表中,答在试卷上无效!)
1.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 北京周口店 B. 陕西西安 C.浙江余姚 D. 云南元谋
2. 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半坡人
3. 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炎帝和黄帝 D. 蚩尤
4. 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禹建立了夏朝 B.汤灭夏建立商朝
C.周文王建立周朝 D.周武王建立周朝
5.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 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 B. 禹建立夏朝
C. 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 原始农耕的出现
6.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 映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 D. 中央集权制
7. 商朝统治时期,由于水患,都城曾多次迁移。后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统治开始稳定下来,这位迁都的商王是
A. 商汤 B. 夏桀 C. 周平王 D. 盘庚
8.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 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A. 周武王 B. 齐桓公 C. 晋文公 D. 楚庄王
9. 成语朝秦暮楚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A.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形势 B.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形势
C. 秦国和楚国的地理位置 D. 秦国楚国灭亡的时间
10.最近,电视剧《卧薪尝胆》被多家电视台播放。该剧反映了哪一历史人物的事迹
A. 周文王 B. 吴王阖闾 C. 越王勾践 D. 晋文公
1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一朝代?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12. 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秦国 C.燕国 D.楚国
13.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耕战 D.推行县制
14.下图中,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15.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熟汉字是
A. 金文 B. 小篆 C. 隶书 D.甲骨文
16.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也修筑
了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著名水利工程,它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1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它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出现了
A. 春秋争霸战争 B. 战国兼并战争
C. 百家争鸣 D.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
18. 他打破贵族对文化的垄断,首创私学,实行教育公平;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孔子
19.下列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值得我们利用和借鉴的法家主张是
A.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 B.兼爱非攻
C. 法治、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
20.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在诗中称颂的秦王是
A.秦孝公 B.秦穆公 C.嬴政 D.汉武帝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请考生将非选择题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 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1)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分)
(2)材料中的周平王东迁之后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2分)
(3)后来,晋国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2分)
(4)秦始皇结束了这一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2分)统一于何时?(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桀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卫鞅在秦国的变法。
(1)材料中的变法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写出其中任一项内容。(2分)
(2)根据材料二,请指出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在秦国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分)
(3)对该变法的评价,刘鹏和王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请问: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原则是什么?(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 时、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材料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材料三: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1)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分)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战国时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2分)
(4)材料三反映的是与孔子同一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2分)
篇3: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下面的表格里。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的人类社会历史可以追溯到()
A.三四百万年前 B.二三百万年前
C.一百七十万年前 D.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前
2.下列远古人类遗址,哪一个不是黄河流域的?()
A.元谋人B.北京人C.陕西蓝田人D.山顶洞人
3.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4.在远古的农耕时代,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日常吃的主食最有可能是()
A.水稻 B.粟 C.小麦 D.玉米
5.对华夏族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是()
A.尧和舜B.舜和禹 C.黄帝和炎帝 D.黄帝和禹
6.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的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7.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8.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得益于商王盘庚迁都,他迁都到()
A.阳城 B.亳 C.殷 D.镐京
9.使西周产生众多诸侯的制度是()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10.青铜文化是我国的民族瑰宝,历史悠久,其光辉灿烂的历史在()
A.原始社会末期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
12.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了()
A.晋国B.齐国C.东周D.楚国
13.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4.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是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的()
A.老子的学说B.孔子的学说C.墨子的学说D.孙子的学说
15.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儒学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窒息学术空气
16 .西汉的大一统出现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7.公元前2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 是( )
A.陈胜吴广 B.韩信 C. 刘邦 D. 项羽
18.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
A.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19.发明水排的是( )
A.杜诗 B.张衡 C.王景 D. 郦道元
20.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是在( )。
A.公元前1 B.公元1 C.公元前1世纪中期 D.公元1世纪中期
二、识图读图题(10分)
21.阅读下面三幅图片后,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图三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3分)
(2)指出图一中的人物创立什么学派?(1分)其思想是什么?(1分)他的弟子把他的
言行整理成一本什么书?(1分)
(3)图二中的人物属于哪个学派?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当中?(2分)
(4)图三中的人物属于哪个学派?他的主张是什么?(2分)
三、材料解析题(10分)
22.阅读记载某皇帝功过的四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 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铜方升铭文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 置守、尉、监。(史记》
材料三 见下图
材料 四: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1)材料中的皇帝是指谁?材料一、二表明该皇帝创建了什么制度?(3分)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历史作用?(4分)
(3)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指的又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4)依据材料分别概述该皇帝的 功、过。(3分)
四、读史有感题(10分)
23.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 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一公元前4)和战国(公元前 4一公元前2)两个时期。
这是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加重了人民的痛苦,但也椎动了社会向前进步。一选自《图说天下 春秋战国》
材料三 如右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从此以后,哪两个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3分)
(2)根据材料二写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四次战役。( 4分)
(3)材料三中是哪位皇帝把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1分)昭君出塞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4: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距离期中考试越来越近了,各位初一的同学们大家都是怎么去复习的呢?编辑老师建议大家要去根据课本知识点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起来做做这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吧!
第Ⅰ卷(选择题30小题 共60分)
1.近年发现的重庆巫山人经科学测定为距今204万年,这将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约多小年.
A.34万年 B.44万年 C.170万年 D.204万年
2.学完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后,小明画了一幅某远古居民生活的图画,画中有十几个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有的用骨针缝制衣服,有的在钻木取火烧烤食物,有的脖子上戴着漂亮的装饰品,画中画的远古居民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出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 ( )
A.已经会人工取火 B.过着群居生活
C.种植粟 D.会制造陶器
4.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居住地区不同 ②体质特征不同 ③取火方式不同 ④装饰品不 同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对我国人民发明创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制作彩陶
B.商朝时期,就能烧制青瓷
C.战国时期,人们就测定出一年24 个节气
D.扁鹊总结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6.北京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7、中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追根溯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
①陕西西安半坡村②浙江余姚河姆渡村③安徽凤阳小岗村④北京西南周口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务农桑,筑称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孙中山先生 的这篇祭文是写给传说中的( )
A.炎帝B.蚩尤C.黄帝D.禹
9.(20 苏州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右图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10.距今约6000多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B
A.玉米 B.小米 C.米饭 D.小麦
11、下列是小明对古代生产劳作情景的想象,错误的一项是( )
A.北京人在用打制的石器挖掘植物的根茎
B.半坡原始居民在用磨制的石刀收割水稻
C.商朝的奴隶正在用铁制的锄在田间锄草
D.西周时的奴隶在用青铜制作的铲整理田地
12.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 )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黄帝建造房屋
13.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 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是(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15.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6.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17、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的记忆时间,下面是小明制 作的夏、商、周时一条年代尺。其中残缺部分的内容是( )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C.国人暴动D.西周灭亡
18.西周时期出 现的许多诸侯国,它是通过哪一方式产生的?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 D.争霸战争
19、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磨制石器 ② 打制石器 ③ 铁制工具 ④青铜工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20、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的使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
①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②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
③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④牛耕技术的运用
A.①② B.③④C.①④D.②③
21.右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②处是( )
A燕国 B齐国
C.楚国 D.秦国
2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23.4月1日起,为期三个月的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珍宝展在宁波博物馆举行。其中右图的展品出自中国的( )
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4.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25.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给人们留下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灵渠
26、汶川地震,使天府之国文物和遗址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涉及到( )
①三星堆博物馆 ②都江堰遗址 ③殷墟遗址 ④随州编钟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7.右图为正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会徽,它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突显了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28、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从1月1日起施行。决定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端午节 与下列哪位人物的关系最密切?( )
A B C D
29、秦灭六国绝非偶然,实力所致。下列事件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朝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些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平之战②李冰修筑都江堰③商鞅变法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30.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平定叛乱 D.发展经济
篇5: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
A.300万年 B.200万年 C.170万年 D.70~2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说话 B.能不能直立行走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工具
3.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 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 )
A.淮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4. 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
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5.“人文初祖”是
A.尧 B.舜 C.盘庚 D.黄帝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战国 B.西周 C.商朝 D.夏朝
7.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可烧炭火的青铜器 D.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8.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白渠 C.郑国渠 D.都江堰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0.下列历史人物中,与成语“卧薪尝胆”有关的是( )
A越王勾践 B.齐桓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
11.春秋战国之际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名医是( )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孙思邈
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这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
13.为抵御匈奴,秦朝征伐大批人力,修筑了( )
A灵渠 B.万里长城 C.郑国渠 D.都江堰
1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
A.仁 B.义 C.理 D.信
15.决定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6.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 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17.夏朝的第一个国王和最后一个国王是( )
A.禹和桀 B.启和桀 C.启和汤 D.禹和盘庚
18.下列事实不属于北京人的是( )
A.生活在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B.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C.过着群居生活 D.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19.20世纪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 )
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
20.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
21.秦始皇的历史活动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 )
A.修豪华的宫殿和陵墓 B.修筑万里长城
C.焚书坑儒 D.把全国划分为36郡
22.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锐
C.秦统治者的暴政 D.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坏,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
23.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A.司母戊鼎 B.整套编钟 C.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
24.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25.在中国象棋中,交战双方对垒处称为楚河汉界,它与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
A.鸿门宴 B.霸王别姬 C.围魏救赵 D.楚汉之争
二、连线题( 8分)
篇6: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距离期中考试越来越近了,这是检验我们一学期学习成果的时期。对于初一历史的学习,编辑老师提醒大家要多做一些练习题。一起来看一下这篇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吧!
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D、过着群居生活
2、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
A、蚩尤 B、舜 C、黄帝 D、炎帝
4、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的?()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5、20世纪代,在我国的 成都平原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震惊世界,被称为()
A、殷墟文化 B、青铜文化 C、三星堆文化 D、钟鼓之乐
6、在春秋争 霸中,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是()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商鞅
7、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了()
A、晋国 B、齐国 C、东周 D、楚国
8、下图是19世纪末出土于殷墟的文物,上面所刻的文字被称为( )
A、金文 B、钟鼎文 C、铭文 D、甲骨文
9、.以下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①长平之战②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③李冰修筑都江堰④商鞅变法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 ①②③④
10、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
A、葵丘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1 1、秦国蜀守李冰修 筑的都江堰是著名的( )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水运工 程 D、灌溉防洪工程
12、人们为了说明一个深奥的道理,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仔细回忆一下塞翁失马这个成语故事,想一想它最能体现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 B、商 C、秦 D、周
14、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东起辽东,西起陇西
C、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D、西起山海关,东至鸭绿江
15、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秦朝的暴政
C、修建阿房宫 D、项羽、刘邦起义
16、汉朝的建立者是()
A、项羽 B、刘邦 C、刘秀 D、刘彻
1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B、经过汉武帝的统治,西汉国势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C、汉武帝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D、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 军事、思想文化的大一统局面
18、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主要教材是()
A、儒家经典 B、道家经典 C、法家著作 D、墨家 著作
19、下图是水排模型,其用途是()
A、水上运输 B、引水灌溉 C、排水防涝 D、鼓风冶铁
20、为了阻止匈奴南下骚扰边境,汉朝政府曾采取过两种不同的政策。王昭君出塞属于()
A、和亲政策 B、 武力进攻 C、拉拢政策 D、妥协政策
篇7: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1. 学习历史要注意对历史史实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关于元谋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现在一致认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现在一般认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的最早的人类
C.现在一般认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D.现在一般认为元谋人是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小明假日随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在一处远古人类遗址看到了一个远古人的头部复原像(如右图),头像还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请你帮助他判断这个头部复原像是
A. 冶铁业 B. 竹木业 C. 制瓷业 D. 青铜业
9. 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成语故事均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发生的著名战役。诸侯国最早产生于
A.西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10.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周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点燃报警的烽火台,诸侯带领兵马闻警而至,诸侯这样做是在履行哪项制度给他们规定的义务
A.世袭制 B.奴隶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1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政治局面?
A.夏商 B.西周 C.春秋 D.秦汉
12. 说到知心朋友,管鲍之交堪称历史上的美谈,正是由于鲍叔牙的竭力保举和推荐,管仲才免于死罪和得以重用。春秋时期重用管仲为相的诸侯王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孝公 D.楚庄王
13.历史典故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它反映的史实是
A.成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诸侯争霸 D.商鞅变法
14.有一个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该国是
A. 齐国 B.秦国 C. 楚国 D.晋国
15.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反映的是谁的军事指挥才能?
A. 孙膑 B. 孙武 C.白起 D.项羽
16.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在秦国确立了
A.禅让制 B.土地私有制 C.王位世袭制 D.郡县制
17.据《史记》记载:商鞅在秦国辅助秦孝公十年间,贵族们都很怨恨他,最终导致商鞅被处于车裂之刑。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买卖
C.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D.规定按军功授爵
18.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政。秦朝的政治法律制度不包括
A.度量衡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郡县制度 D.皇帝制度
19.在秦始皇采取的各项措施中,便于征收赋税和贸易往来的是 ①郡县制 ②统一文字 ③统一货币 ④统一度量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右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无)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刘邦和项羽 B.陈胜和吴广 C.秦孝公和商鞅 D.汉武帝和董仲舒
23.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句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有
A.嬴政、陈胜、刘邦、项羽 B.嬴政、胡亥、刘邦、刘彻
C.嬴政、胡亥、项羽、刘邦 D.嬴政、胡亥、刘邦、刘彻
24. 右图中是某历史短剧的台词片段,从台词的对白中判断出小华、小明他们正在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