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历史模拟选择题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非选择题)
一、连线题
《南京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马关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
《北京条约》割让香港
二、列举题
1.列举林则徐禁烟措施并对他作出评价。
2.列举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并对他作出评价。
三、材料题: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
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汉阳铁厂
材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材料四:从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
(2)材料二是中国发生的哪个事件中颁布的法令?这个法令的颁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是谁颁布的什么法律?其思想主张是什么?
(4)材料四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何重要意义?
(5)前三大事件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提供的中考历史模拟试卷,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篇2:中考历史模拟选择题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
一、 选择题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虎门销烟 B.清朝政府的****落后
C.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D.鸦片走私
2.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邓廷桢
3.鸦片战争发生时,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慈禧太后
4.清代皇帝在北京西郊建造的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在中被毁掉的。()
A.鸦片战争、英国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和法国
C.甲午中日战争、日本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
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平方公里。()
A.六十多万 B.四十多万 C.一百六十多万 D.一百五十多万
6.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是()
A.石达开、西安 B.朱元璋、北京
C.洪秀全、天京 D.杨秀清、广州
7.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外国“洋枪队”统领是()
A.英国人、戈登 B.法国人、孤拔
C.美国人、华尔 D.日本人、伊藤
8.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造成中国西北边疆危机的国家是()
A.英美 B.英俄 C.英法 D.俄日
9.新疆设立行省是在()
A. B. C. D.
10.“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陈化成 D.邓世昌
11.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2.对至中国社会性质的最准确表述是()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在台湾的漳化、嘉义等地同驻防台南的刘永福黑旗军互相配合、重创日军的英雄是()
A.邓世昌 B.丁汝昌 C.刘铭传 D.徐骧
14.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A.赔款2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5.在北京崇文门曾修筑了一座象征中国奇耻大辱的纪念碑是()
A.克林德碑 B.公理战胜碑 C.保卫和平碑 D.大三巴牌坊
16.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9.“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这是谁临终前的名言?()
A.关天培 B.洪秀全C.邓世昌D.徐骧
20.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接指向的是()
A.英法联军 B.侵华日军 C.清政府D.帝国主义列强
21.在抗击八国联军的过程中,义和团所取得的一次胜利是在()
A.天津 B.北京 C.廊坊 D.秦皇岛
22.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24.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奕
25.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工厂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天津机器局
26.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自强” D.“求富”
2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签定 B.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C.公车上书 D.组织强学会
28.戊戌变法时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康熙帝
29.戊戌政变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林觉民
30.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在()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东京
31.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保国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
3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三民主义 B.马列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3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
A.《每周评论》 B.《晨报》 C.《民报》 D.《青年杂志》
34.旧历辛亥年指的是()
A. B. C. D.
35.缠足是中国古代的陋习。戊戌变法的领袖不顾全乡人的反对,亲自为自己的女儿松脚,他的女儿避免了变成残疾的悲剧。()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谭嗣同
36.洋务运动时期,远东最大的船厂是创办的。()
A.李鸿章、轮船招商局 B.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
C.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D.张之洞、汉阳铁厂
37.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是在()
A. B. C. D.
38.“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句话出自()
A.陈独秀、《新青年》 B.胡适、《尝试集》
C.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D.鲁迅、《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提供的中考历史模拟试题,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篇3:中考历史模拟选择题
比较型选择题
(安徽省濉溪县)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破解法:去年南京中考选择题未涉及,而问答题倒出了一个,在做比较型选择题时要注意区分需要比较的各个事件的共性和个性。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4、第五类:组合型。
(河南省中考模拟)下列哪些节日的产生与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 ①端午节 ②劳动节 ③青年节 ④建军节 ⑤国庆节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破解法: ①肯定筛选法(选基法)是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②否定筛选法(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相关链接
中考历史解答题技巧
备战中考历史做题方法
篇4:中考历史模拟选择题
中考历史选择题模拟练习
1、有人说,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近代化应该从18世纪中期以后开始,主要理由是( )
A. 此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B.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开始形成 C.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确立 D. 英国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
答案:D
2、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过程是伴随着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掠夺而完成的。下列有关近代化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导致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B. 加强了对这些国家的宰割和奴役 C. 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D. 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答案:D
3、与欧美国家的近代化相比,中国近代化 ①受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②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 ③发展畸形,结构不合理 ④资产阶级掌握着近代化的领导权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
答案:A
4、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A. 消除了协约国帝国主义间的矛盾 B. 使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得到缓和 C. 暂时协调了协约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 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答案:C
5、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市场经济制度的认可 B.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C.国际金融的发展 D.跨国公司的扩张
答案:B
6、二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事实上是( )
A. 确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新国际格局 B. 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C. 建立了战后新的同盟关系 D. 承认了美国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答案:B
7、世界多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确立,最终将取决于( )
A. 各国的经济实力B. 军事实力 C. 政治上的影响力D. 各国的综合国力
答案:D
8、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表现形式 B.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C. 经济全球化对区域集团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D. 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利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答案:B
9、一条鞭法中赋役征银办法实行的意义有( ) ①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 ③有利于农业商品化 ④对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答案:D
10、秦朝和隋朝都 ①结束分裂实现了统一 ②改革政治创立了新制度 ③开凿运河注重交通建设 ④赋税沉重导致经济衰败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篇5:中考历史模拟选择题
中国现代史
选择题
(潞田中学模拟)1.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D
(广西来宾模拟)2.强调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1950~土地改革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B
(江西模拟一)4.下表反映了和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例的变化,这一变化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①表明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②标志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③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④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江西模拟一)5.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A.抗美援朝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大跃进时期
答案:D
(江西模拟一)6.10月25因,联合国第26届大会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当天下午,就是否派代表出席正在纽约召开的联大这一问题,毛主席明确指示;是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为什么不去?不去,脱离群众了。毛主席的指示点明了20世纪代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主要国际因素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推动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中国国际威望大大提高
答案:C
(萧县中学中考模拟)6、下列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从土地私有制走向集体所有制的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萧县中学中考模拟)7、3月14日10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即使是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也是铮铮铁骨。以下各项不能说明的是
A.雅克萨反击战 B.五四运动 C.淮海战役 D.抗美援朝
答案:C
(广西钦州模拟)8. 歌曲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成为流动的历史。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③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④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④③②①D. ①②④③
答案:B
(广西钦州模拟)9.下表是我国和农业生产情况比较表。
项目下降(%)
粮食(亿公斤)1950.5143526.4
棉花(万担)3280212635.2
油料(万担)75403405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14590822743.6
表中数据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 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答案:B
(漯河郾城实验中学模拟)11.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中共七大②中共十三大③中共十四大④中共十五大
A.①主要矛盾 ②中国特色 ③市场经济 ④科学发展
B.①毛泽东思想 ②初级阶段 ③市场经济 ④邓小平思想
C.①经济建设 ②国企改革 ③计划经济 ④中国特色
D.①迎接胜利 ②走自己的路 ③一国两制 ④三个代表
答案:B
(漯河郾城实验中学模拟)12.一个外国旅游团到中国广东省旅游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面貌,如果你是这个旅游团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是
①广州 ②深圳 ③珠海 ④汕头 ⑤厦门 ⑥湛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⑥
答案:B
(漯河郾城实验中学模拟)13.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答案:C
(漯河郾城实验中学模拟)15.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速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别行政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别行政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答案:C
(漯河郾城实验中学模拟)16.3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是:Nixons Cn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主义的单词。此材料说明:
A.中美关系完全正常化 B.尼克松爱好中国的文化
C.中美关系走向了缓和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C
(漯河郾城实验中学模拟)17.历史上先后发生过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国曾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但却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良好机遇。下列成就能体现抓住良好机遇的是:
①都江堰的修建②京张铁路的通车③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④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答案:B
(漯河郾城实验中学模拟)18.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了高度评价。这条正确的道路是在哪次会议上首先提出来的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B
(漯河郾城实验中学模拟)19.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的改善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
答案:D
(漯河郾城实验中学模拟)20.,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以下贯彻了邓小平此种理论的举措有:①实施863计划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④颁布《义务教育法》⑤科教兴国战略⑥发展高等教育⑦成功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
A.①②③④⑦ B.①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⑦ D.①③④⑤⑥
答案:D
(中考模拟北师大版1)7.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A.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C.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C
(广西来宾模拟)9、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因为那次会议,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是党史上伟大的转折。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答案:B
(佛山模拟)10. 某大会闭幕词: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需要实行容忍,彼此像友好的邻居一样在和平中一起生活。而这是人类赖以昌盛的唯一可靠的、真实的基础。愿我们在我们已经共同采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并愿( )会议成为指引亚洲和非洲的进步前途的灯塔。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一届政协会议 B.八届十一中全会 C.八大二次会议 D.万隆会议
答案:D
(佛山模拟)11. 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B
(山东潍坊模拟)11.图片是历史恒久的记忆。下列歌词对右图所
示历史事件的描述,最为贴切的是
A.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C.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D.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答案:B
(山东潍坊模拟)13.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文化大革命结束 D.实行改革开放
答案:B
(山东潍坊模拟)14.如果要报道有关中日关系的新闻,下列图片材料的采用不太适合的是
《马关条约》签定 九一八纪念馆 田中角荣访华 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
A B C D
答案:D
(山东省聊城)11.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第二次发生在,第三次发生在。这三次革命是指( )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答案:D
(山东省聊城)12.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答案:D
(山东省聊城)13.下图是小李同学在历史笔记中用图示法学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史。请你帮助他标注出伟大转折的历史事件( )
A.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中共八大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答案:D
(山东省聊城)14.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主要是指( )
A.由中英联合管理 B.社会制度不同,高度自治
C.由中葡联合管理 D.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答案:B
(济南天桥区学业考试)9.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D
(济南天桥区学业考试)10.下表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年代
粮食产量5.02亿公斤5.70亿公斤7.15亿公斤
A. 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B.乡镇企业的发展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答案:C
(济南天桥区学业考试)11. 某同学查找了挺进大别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等资料。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与该同学的探究作业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邓小平 B. 朱德 C. 彭德怀 D. 贺龙
答案:A
(博罗县九潭中学)16、,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欢乐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
答案:B
(博罗县九潭中学)17、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与这一宣传标语有关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博罗县九潭中学)18、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A. 钱学森 B. 华罗庚 C. 邓稼先 D. 袁隆平
答案:D
(合肥市包河区模拟)4.语汇出现的频率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的主题。《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是
A.大字报、红卫兵、造反有理
B.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土改完成
C.解放军、西藏和平解放、合作社
D.大跃进、一大二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答案:B
(合肥市包河区模拟)5. 某人六十岁生日时,朋友们决定以歌曲联唱的形式来表示祝贺。如果朋友首先唱的是他童年时的一首歌,这首歌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走进新时代》 C.《北京欢迎您》 D.《学习雷锋好榜样》
答案:D
(涡阳县联考)6.时代呼呼英雄,英雄引领时代。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3月5日是全国第49个学雷锋纪念日,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雷锋是哪一时期的英雄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社会主义初创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答案:C
(涡阳县联考)7.是新中国的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值得纪念。下列属于这一年外交成就的有
① 尼克松访华 ②中美建交 ③中日建交 ④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初中历史学业考试仿真模拟)12、下列地区以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的是
A.天津 B.西藏 C.新疆 D.湖南
答案:B
(初中历史学业考试仿真模拟)13、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GDP:国内生产总值。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发动土地改革运动 B.实行三大改造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答案:D
(初中历史学业考试仿真模拟)14、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答案:B
(初中历史学业考试仿真模拟)1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和平共处 D.和平与发展
答案:D
(初中历史学业考试仿真模拟)16、下列最能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A.以大米为主食 B.肉禽蛋奶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C.牛奶面包代替了稀饭馒头 D.食品在总消费中的支出比例下降
答案:D
篇6:中考历史模拟选择题
中考越来越接近,如何更加有效复习,力争在中考中取得良好成绩,已经成为家长、学生、学校一件头等大事,下文为中考历史第一轮模拟试题,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1.我国将每年的“禁毒宣传日”定为6月3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2.“力排众难收x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杨靖宇
3.19世纪60至代,虎视眈眈地想争夺中国x疆的是 ( )
A.英国与俄国 B.美国与日本
C.德国与美国 D.法国与日本
4.某人的对联写道: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他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
A. B. C. D.
5.为抗击列强的侵略,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6.向列强保证今后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是 ( )
A.慈禧太后 B.李鸿章 C.光绪帝 D.阿古柏
7.《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8.“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 )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9.中日《马关条约》中,除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外,还割让 (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广州
10.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中国农民运动的八国之一的“奥国”是指 ( )
A.澳大利亚 B.奥地利 C.奥匈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1. 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 ( )
A.发动了洋务运动 B.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12.历史课上,历史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近代史上的12位历史人物,让学生将这些人物进行一下分类,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分类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帮他挑选出来( )
A.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B.张之洞、孙中山、袁世凯
C.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D.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13.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4.右图中服装的款式最早出现于 ( )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15.“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6.中国第一所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创建于 (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新文化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17.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 )
A. 南京 B.南昌 C.北京 D.武昌
18.你若想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应该阅读 ( )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文学革命论》 D.《新青年》
19.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20.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 )
A.《民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 D.《中外纪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B A A D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D D A D B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