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物理:深入理解电压与电阻
DIV.MyFav_1298429922226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98429922226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98429922226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98429922226 H1{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98429922226 H3{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98429922226 P.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298429922226 LI.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298429922226 DIV.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298429922226 P.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98429922226 LI.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98429922226 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98429922226 P.MsoSubtit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6pt; MARGIN: 12pt 0cm 3pt;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Cambria;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298429922226 LI.MsoSubtit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6pt; MARGIN: 12pt 0cm 3pt;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Cambria;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298429922226 DIV.MsoSubtit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6pt; MARGIN: 12pt 0cm 3pt; LINE-HEIGHT: 130%; FONT-FAMILY: Cambria;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298429922226 SPAN.CharChar6{FONT-WEIGHT: bold; FONT-FAMILY: 宋体}DIV.MyFav_1298429922226 SPAN.CharChar5{FONT-FAMILY: 宋体}DIV.MyFav_1298429922226 SPAN.CharChar4{FONT-FAMILY: 宋体}DIV.MyFav_1298429922226 SPAN.CharChar3{FONT-WEIGHT: bold; FONT-FAMILY: Cambria}DIV.MyFav_1298429922226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
一、选择题
(萧山)1.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时,某同学使用的电路如图所示,他先用电压表正确的测量了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了测量灯泡L2两端的电压,他想将电压表接A点的哪一段导线改接到电路中的C点,而保持接电压表B点的不动。对这种做法的正确性以及理由三位同学进行如下的讨论:①甲同学:这种做法不正确,因为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②乙同学:这种做法不正确,因为L2两端的电压值超出电压表的量程;③丙同学:这种做法正确,A点改接到C点时,电压表与L2是并联的。他们的讨论正确的有( )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 D.只有③
答案:A
(温州)2.如图所示,该电表的示数是( )
A.4.00V B.0.90V
C.4.50A D.0.90A
答案:B
(自贡)3.如图所示电路,两个灯泡完全相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是3V。关于电源电压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V 3VB.1.5V 3V
C.3V 1.5V D.6V 3V
答案:D
(内江)4.在以下四幅实物连线图中,电压表连接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桂林)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个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表指针有明显偏转
B.两表指针几乎不动
C.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
D.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
答案:D
(龙岩)6.如图是击剑比赛,甲的剑击中乙的导电服,乙头顶上的指示灯就会亮;乙的剑击中甲的导电服,甲头顶上的指示灯就会亮。这里的剑相当于“开关”,下图中能反映上述比赛原理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B
(大连)7.下列各电路图中,电压表能测L1灯两端电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兰州)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是电表,闭合开关要使电灯发光,则( )
A.a、b都是电流表
B.a、b都是电压表
C.a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
D.a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
答案:C
二、填空题
(漳州)9.我国提供给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V。
答案:220 36
(永州)10.图中圆圈a、b为连接正确的电表,闭合开关后,亮灯都发光,a应是_______________表,b应是_______________表。
答案:电压 电流
(河池)1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V;家里的电灯、电视、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的(填“串联”或“并联”)。
答案:36 并联
(烟台)12.我们日常生活用电的电压是,对人体来说只有不高于_______的电压是安全的。
答案:220V 36V
(攀枝花)13.填出被测量的测量结果________。
答案:2.4V
(滨州)14.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时,都应预先估计被测电流或电压的大小,然后选用合适的量程。若不能预先估计,则应选电表_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量程,并采用___________法来判断被测量值是否大于电表的量程。
答案:较大 试触
(南昌)15.在进行英语听力测试时,各考场的有线扬声器是同时开播,也是同时停播的。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联,原因是它们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独立工作。
答案:并 能
(泰安)16.如图所示,当量程为0~3V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________V,当量程为0~15V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________V。
答案:1.5 7.5
(茂名)17.如图甲所示,是_______表的刻度盘,当指针如图所示时,读数是______,若把这个表接在图乙所示电路中使用,应接在________(选填“a”或“b”)处。
甲 乙
答案:电压 8.5V b
(泰安)18.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V,电灯与电灯之间是_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答案:220 并联
三、作图题
(永州)19.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灯L1、L2组成并联电路,要求开关S能同时控制灯L1和灯L2,用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左L1右L2)
答案:
(贵阳)20.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1)开关同时控制两灯;(2)两灯串联;(3)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
答案:
四、解答题
(金昌)21.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实验中,将两盏标有“1.5V 0.2A”的小灯泡按如图所示连接起来,用电压恒定的电源供电.闭合开关S后,发现L1、L2均不亮.对此故障,他有下列几种猜想:
(A)—盏灯断路,另一盏灯完好
(B)一盏灯短路,另—盏灯完好
(C)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短路
(1)你认为可能性最大的是_________;
(2)如果这两盏灯熄灭的原因是其中的一盏灯有故障,现有以下器材可选:
①规格相同的灯泡 ②符合要求的电压表 ③符合要求的电流表
在它们中间选择一样来检测故障,你认为不适用的有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障排除后、小明测出了如下数据,并得出了结论:
电流
Ia=0.2A
Ib=0.2A
Ic=0.2A
电压
Uab=1.5V
Ubc=1.5V
Uac=3V
结论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结论2: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相等,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请你对上述结论进行评价,写出评价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2)③由于电源电压恒定,在检测过程中,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时,可能导致另一只完好的灯泡也被烧坏,而其余两种器材不存在这种情况。
(3)实验次数太少,应多做几次实验再总结规律;实验器材的选取不当,使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甚至部分结论是错误的,如“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相等”。
(衢州)22.水果含有果酸。如图所示在水果中插入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就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某科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
(1)在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并保持两块极板之间的距离、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不变,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结果如下表:
铁──锌
铁──铜
铜──锌
苹果
0.55V
0.60V
0.95V
梨
0.40V
0.50V
0.90V
菠萝
0.50V
0.55V
1.00V
橙
0.70V
0.78V
1.05V
①在答题卷上画出这个实验的电路图;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上述条件下,从金属活动性顺序看,所选用的两块极板材料之间的_________越大,水果电池的电压越大;并且水果电池的电压还与_______有关;
(2)若该小组的同学选用一只橙子并用铜──锌做极板,研究水果电池的电压跟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3)关于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你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写出一个)
答案:(1) ①如图 ② 金属活动性的差异 水果的种类
(2)极板间的距离
(3)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极板间的距离是否有关?(其它合理说法也给分)
(赤峰)49.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放在酸碱盐的溶液中就能成为一个电池,所用的金属片就是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小华同学把铜片、铁片分别插到菠萝上就制成了一个菠萝电池,如图中所示。
(1)这个菠萝电池的正极是______________片。
(2)实验时首先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判断出菠萝电池的正负极;
(3)为了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菠萝电池的电压,请在图中连接好电路。
(4)合上电键以后,电压表的指针如图所示,则这个菠萝电池电压是____________V
(5)关于这个水果电池,请你再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铜片 (2)试触 (3)略 (4)0.6 (5)水果电池的电压与金属种类的关系、与水果种类的关系、与水果成熟度的关系、与金属片插入水果的深度的关系等。
(长沙)23.小明等3人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填入下表: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0.1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
0.55
(2)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__来进行的,实验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________。
答案:断开 缺少电流单位 一 各支路电流之和
(六盘水)24.李瑞同学在参加六盘水市物理实验技能大赛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李瑞同学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2)李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3)方法改进后,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李瑞同学分析后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他的结论与猜想是否相符________;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写出一条)。
答案:(1)断开(2)不能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3)不符合 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的规律(其它答案科学合理均可得分,如:应多次测量;把其中一灯换成滑动变阻器;没有考虑实验中存在的误差等)
篇2:中考物理:深入理解电压与电阻
中考物理考点: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核心知识
规则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实验按图8-1连接电路,其中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2伏、4伏、6伏等.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读出每次加在R上的电压值和通过R的电流值,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电压(V)
电流(安)
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规则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仍利用图8-1的电路,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数倍地变化,如5欧、10欧、15欧等.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把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值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实验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篇3:中考物理:深入理解电压与电阻
一、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二、电阻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常用:兆欧(M),千欧(K);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
7月3日星期六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篇4:中考物理:深入理解电压与电阻
DIV.MyFav_1298528143676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98528143676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98528143676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98528143676 A:link{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298528143676 SPAN.MsoHyperlink{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298528143676 A:visited{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298528143676 SPAN.MsoHyperlinkFollowed{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298528143676 P.p0{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98528143676 LI.p0{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98528143676 DIV.p0{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98528143676 SPAN.p0Char{FONT-FAMILY: 宋体}DIV.MyFav_1298528143676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
实验是中考物理必考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实验进入探究性实验的考察。从而考核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的能力。《电压电阻》这一章在教材中共出现三个探究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实验要熟练掌握原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一、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例1(江苏省,28题)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1电路。
⑴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⑵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⑶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
解析:本题实际是考查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没有涉及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1)电路图中缺少开关无法控制电路通断,所以答案为开关。(2)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则电流越小灯泡越暗,从而可根据灯泡亮度判断电阻大小。(3)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从而可根据电流大小定性判断电阻的大小,甲同学的做法使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导致电流增大,不利于保护电路,而乙同学的做法使灯泡保护电路。
答案:见解析黑体字。
例2(江苏省,30题)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设计了如图2甲所示的电路。实验时他们将所选的两种金属丝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通过比较电压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的大小。现有几根康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3
0.5
B
镍铬合金
0.6
0.5
C
镍铬合金
0.3
1.0
D
康铜丝
0.3
0.5
E
康铜丝
0.3
1.0
F
康铜丝
0.8
0.8
(1)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时,他们将编号为两根金属丝对应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当发现电压表示数U1:U2接近时,可以初步判定:在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
(2)在探究过程中,如果将编号为A和C两根金属丝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则他们想探究的是导体电阻与之间的定量关系。
(3)在“交流与合作”时,有位同学提出: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将所选的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M、N之间,读出电流,然后利用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反比关系,也能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你认为他的实验方法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问题的能力,二、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在课本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元素,考查了考生分析理解能力。这也是近几年中考实验命题的趋势。
答案:
(1)A,B(B,A) 1:2(2:1)
(2)A,C(D,E)
(3)不合理 要使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则要使电压保持不变,将不同金属丝接入电路M,N之间,M,N两端的电压不能保持不变。
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例3(江西省,23题)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1)实验室中有一铭牌上标有“2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如图3所示。若要把它其中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到电路中去,共有种接法;“20Ω”指的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2A”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再给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在图4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灯泡变暗。
(3)如果你还想知道电路中电流值的改变情况,需在电路中再联一个电流表,并增加根导线。
解析:该题1问考查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认识,2问考查实验实物图的连接即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一上一下”),3问考查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总体分析该题较为简单,对教材实验的再考查。
答案:
(1)3 AB 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为2A
(2)连线如图5所示
(3)串 一
三、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例4(河南省,21题)小刚和小丽用图6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两只小灯泡的规格不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
(2)小刚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时,直接选用0~3V的量程,小丽说这样不行,规范的操作方法应该是。
(3)他们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为0。小刚用电压表检测L1两端的电压,示数为电源电压,由此判断出L1处的故障是;L2是短路还是正常的?小丽在原电路中又添加了一个电学器材,就检验出了结果,她的方法可能是。
(4)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了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为了得出串联电路电压关系的普遍规律,他们还应当。
L1两端电压/V
L2两端电压/V
串联总电压/V
1.4
3.1
4.5
解析:该题1问考查电路的连接,2问考查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方法即试探法,3问考查电路故障分析,4问考查设计实验的能力,难度较大。总体分析该题在教材实验基础之上扩展探究,主要考查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是一个电学综合实验题,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电路的基本规律要熟练掌握。
答案:
(1)如答案图7所示
(2)先选用0~15V量程试测,如果示数小于3V,再改用0~3V量程测量
(3)断路
用小灯泡或定值电阻或滑动变阻器与L1并联(或替换L1),如果L2发光,则L2正常;若L2不发光,则L2短路。
(4)换用不同规格的器材(灯泡、电源)或加滑动变阻器,多次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