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临近中考,学子们正经历着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考验,这一段紧张而又激动人心的时期,许多学生感到身心俱疲,甚至焦虑不安。下面,请跟随中考心理辅导名师的脚步,共同探讨并解决同学们面临的问题,找到内心的平静,从而破茧成蝶。
情绪篇
自信放松——避免夸大问题
心情故事:临近中考,我感觉自己身体状况非常糟糕,经常感到胸闷、头疼、失眠,尤其是在考试时更是如此。尽管尝试了各种营养品,甚至去医院检查,各项生理指标均显示正常,但我仍感到身体不适,难以入睡,这该怎么办?
分析:许多同学在考试前会出现类似的身体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大多源于心理紧张。当他们特别留意这些不适感并与考试联系在一起时,每次考试前都会不由自主地关注或感受那些部位,从而暗示自己会有不适感。因此,正确的方法是不加关注,也不刻意强化,而是逐渐淡化这些不适感。
失眠往往是因为压力过大及对失眠后果的过分担忧所致。实际上,完全处于无眠状态的情况极为罕见,失眠通常不会显著影响考生在考试中的智力表现。失眠的主要危害在于人们过分夸大其消极影响,从而在考前和考试中不断给自己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因此,消除思想负担是解决考前失眠问题的关键。
建议:保持身心健康,正确看待失眠、月经等生理现象和身体不适,避免主观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在开始学习之前,花一分钟时间想象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并在心中默念三遍“我一定能高效复习”,然后充满信心、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同时,劳逸结合、张弛有度非常重要。
虽然主观上想抓紧时间学习,但大脑在疲劳状态下会失去效率,适时休息才是明智之举。
合理宣泄——给心灵卸载
心情故事:越临近中考,感觉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中一点小事都能引发情绪波动,看什么都不顺眼,常常发脾气,事后又后悔不已。这种烦躁不安让我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压力感和浮躁感呢?
分析:初三阶段的长期高强度学习,使身心疲惫不堪,容易出现心理饱和状态。一个小的刺激可能会导致大的情绪波动。让情绪稳定下来的方法就是置之不理。如果试图压制或缓解它,只会使其变得更加剧烈。烦躁的情绪就像弹起的皮球,接受当前的状态,心情就会变得平和。
建议:高速行驶的汽车在遇到障碍物、不平路段或车流拥挤时会减速,我们的学习同样需要“缓行”。在出现心理饱和状态和厌学情绪时,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作业,活动一下身体,散散步、聊聊天,这样可以有效减轻饱和效应带来的精神压力。
一位高考状元曾说过:“我每天会用4小时学习,剩余1小时用于运动,这1小时的全心投入比5小时焦躁情绪下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此外,不要把所有问题都独自扛在肩上,不要将痛苦深藏心底,那样只会更加痛苦。可以向父母或朋友倾诉,或者听听音乐、玩会儿球、做做操、大声喊叫等,以此来舒缓压力。总之,我们必须学会释放自己,不要让心灵超载!
从容面对,心态决定一切
中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在这关键时期,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通过调整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希望每位学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中考的到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破茧成蝶,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