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考化学备考中,掌握常见的易错点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几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及其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难题。
19.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杂质除去的是A
题目: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杂质除去的是
A.CuSO4(Na2SO4)
B.C(CuO)
C.CO2(CO)
D.NaCl(MgCl2)
解析:
这道题目考察了学生对常见化学试剂的选择和应用能力。我们需要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找出哪一组混合物无法通过单一试剂来有效分离杂质。
- 选项A:CuSO4(Na2SO4)
在这个选项中,CuSO4 和 Na2SO4 都是可溶性硫酸盐。它们在水溶液中的性质非常相似,很难找到一种试剂能够选择性地去除其中的一种而不影响另一种。例如,加入BaCl2可以沉淀出BaSO4,但同时会沉淀两种物质,无法达到分离的目的。因此,对于这一组混合物,单靠一种试剂是无法实现有效分离的。
- 选项B:C(CuO)
这里涉及的是碳粉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可以通过还原反应来处理这个问题。例如,在高温下通入氢气或一氧化碳气体,可以使CuO被还原为金属铜,而碳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实现分离。因此,使用适当的还原剂可以有效地去除CuO杂质。
- 选项C:CO2(CO)
CO2 和 CO 是两种不同的气体,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分离。例如,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层,CO会被氧化成CO2,而原有的CO2保持不变,最终得到纯净的CO2。因此,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去除CO杂质。
- 选项D:NaCl(MgCl2)
对于NaCl和MgCl2这两种氯化物,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实现分离。MgCl2会与NaOH反应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后即可获得纯净的NaCl。因此,使用NaOH作为试剂可以有效地去除MgCl2杂质。
正确答案为A,即CuSO4(Na2SO4),因为这两者均为可溶性硫酸盐,难以通过单一试剂实现有效分离。
20. 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g5.4%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B
题目:
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g5.4%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
A.500g
B.400g
C.200g
D.100g
解析:
这道题目结合了实际生产和化学计算,旨在考察学生对浓度变化的理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解答:
首先,明确初始条件:
- 初始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即每100g半成醋中含有3g醋酸。
- 目标是制备500g、醋酸质量分数为5.4%的优级醋。
设初始半成醋的质量为m克,则其中含有的醋酸量为0.03m克。
根据题意,最终得到的500g优级醋中含有醋酸的质量为:
\[ 500 \times 5.4\% = 27 \text{克} \]
由于整个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因此初始醋酸的质量等于最终醋酸的质量:
\[ 0.03m = 27 \]
解得:
\[ m = \frac{27}{0.03} = 900 \text{克} \]
这意味着,为了得到500g的优级醋,需要从900g半成醋中去除部分水分。具体来说,去除的水量为:
\[ 900 - 500 = 400 \text{克} \]
因此,正确答案为B,即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400克。
21. 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物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有关该物质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C
题目:
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物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有关该物质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C.一定有碳元素,可能有氢、氧元素
D.一定有碳、氧元素,可能有氢元素
解析:
这道题目考察了学生对燃烧反应及产物检测的理解。通过实验现象来推断未知物质的成分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推理方法。我们先来分析实验现象:
-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CO2)。这是因为CO2与石灰水中的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导致溶液变浑浊。
- 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说明燃烧产物中含有水蒸气(H2O)。这是因为无水硫酸铜吸收水分子后变为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一定含有碳元素:因为只有含碳化合物在燃烧时才会产生CO2。
2. 可能含有氢元素:如果物质中含有氢,则燃烧时会产生H2O。然而,即使不含氢,某些含氧有机物在燃烧时也会产生少量水分。
3. 可能含有氧元素:氧元素的存在与否不影响CO2和H2O的生成,但它会影响燃烧过程中的其他副产物。
因此,正确答案为C,即“一定有碳元素,可能有氢、氧元素”。
通过对这些典型题目的深入解析,不仅能够帮助考生巩固基础知识,还能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