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知识点梳理:经济和社会生活

时间:2025-08-29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历史知识点梳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一、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1. 张謇兴办实业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直接剥削中国人民,这不仅加剧了中国的经济困境,也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救国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积极投身于创办企业。他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工业奠定了基础。

张謇的实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深知,只有通过发展实业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富强。因此,他不仅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责任感和技术进步。在他的努力下,大生纱厂逐渐成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民族企业之一。然而,张謇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他的企业最终未能长久维持。

2. 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洋务运动到清末:民族工业的萌芽

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开始了对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这一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尝试引进外资和技术,创办了一些早期的工业企业。虽然这些企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还较为有限,但它们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辛亥革命后:实业团体的兴起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一时期,社会风气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实业的重要性。于是,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海外华侨也纷纷回国投资,支持国内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轻工业领域。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黄金时代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中国市场,这为中国民族工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增加,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再度受挫

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欧洲各国重新恢复了对中国的经济渗透。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使得刚刚有所起色的中国民族工业再次受到沉重打击。许多企业因无法承受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倒闭,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停滞。

(5)抗战胜利后:内战与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社会动荡不安。同时,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也日益严重,导致民族工业难以恢复和发展。许多民营企业家被迫关闭企业,转行或移民海外,进一步削弱了民族工业的实力。

二、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1. 照相术与电影的传入

19世纪末,照相术传入中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此之前,人们的形象只能通过绘画或雕塑来记录,而现在,照相机让人们能够轻松地留下珍贵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相技术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照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开端。此后,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迅速传播开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电影制作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的故事得以搬上银幕,吸引了无数观众走进电影院。

2. 近代交通工具的引入

2. 近代交通工具的引入

19世纪中叶,火车、轮船等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火车的出现,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员和物资的流通。轮船则加强了沿海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推动了贸易的发展。这些交通工具的引入,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观念。

3. 电报与报纸的普及

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标志着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电报的出现,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便利了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沟通。与此同时,《申报》在上海创刊,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申报》以其丰富的新闻报道和广泛的读者群体,迅速成为社会各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成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它不仅出版了大量的书籍和杂志,还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社会活动,为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商务印书馆的成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和文化的高度重视。

4. 社会习俗的变革

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标志着中国社会习俗的重大变革。长期以来,辫子被视为满清统治的象征,剪辫令的颁布意味着新政权对旧制度的彻底否定。此外,临时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

这些措施不仅体现了民主平等的理念,也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

除了官方的改革,民间的社会习俗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婚姻制度、丧葬礼仪等都受到了现代思想的影响,逐渐向更加文明、科学的方向发展。例如,婚礼不再局限于繁琐的仪式,而是更加注重新人的感受和家庭的幸福;丧葬礼仪也变得更加简洁,减少了不必要的铺张浪费。

近代中国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经历了巨大的...

近代中国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过去,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