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都在变,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或从一天到另一天,改变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长者说,少年人多轻狂,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在改变。恰是我们所代表的时代,改变是巨大的,这使他们无法理解亦无法接受。但请允许我简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和证明我们的改变。
他们的时代,本分安己便是福气;而我们是喧闹的,我们热爱狂欢的感觉,喜欢追逐炫的潮流。他们的时代,学习好便样样拔尖;而我们是贪心的,我们有自己的爱好,语数英的成绩已不足够说明些什么。他们的时代,奔高官,想富有;而我们明白,我们要的不是权力与财富,即使做乞丐也应快乐的面对每一天。
我们会毫无顾忌的与异性称兄道弟,开心时便仰天大笑;我们会频频光顾各种小店,间隔坐具进行到底;我们会成群结队的去打电动、吃快餐,而忘记了时间,这是他们的儿童与少年的时代中不曾经历过的。
而事实上,不仅是我们,他们自己也在改变。丢掉了童心,在成人这个厚重的保护层下去说服自己,那时的自己是幼稚的,却不肯承认,那时的纯真,与那时的快乐。
我记得,那是我的一个姐姐,她是班里的骨干,似乎有什么事情便自当是她首当其冲。那天她回家晚了,为了一件她本可以离开、但对于她的班级却相当重要的事情。她妈妈骂了她很多难听的话,说她缺心眼儿神经病。我不知道她妈妈当时为什么没有想到责任和义务。
作为一个高材生,我不相信她没有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更不敢相信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处世。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看不懂大人,正如他们看不懂我们。改变,使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尊重的事实,若不承认它,便必定要面对一场无谓的争论。争论后两败俱伤,改变却依然明目张胆的横在中间。
改变是必然的,或许我们都应该学会去适应它,而并非徒劳的想要去消灭它。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烙印,而每一个个体都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微小的角色。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进,带给我们的是不断的变革与适应。正如孔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的流逝如同河水,永不停歇。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脚步,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这一刻刻的改变。
在古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着自然的节律。而在现代,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世界,信息爆炸,科技日新月异。这种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以我为例,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我的父母是典型的70后,他们的童年没有电视、电脑,甚至没有太多的玩具。他们的娱乐活动主要是户外游戏和简单的家庭活动。而我的童年则完全不同,我拥有各种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新知识,与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
我的玩具也从简单的积木、洋娃娃变成了高科技的机器人和电子游戏。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还体现在精神追求上。我的父母那一代人,他们的梦想大多是成为一名教师、医生或者工程师。而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我们的梦想更加多元,从艺术家到科学家,从企业家到社会活动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改变不仅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我们这一代人更加注重个性的表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追求的是内心的满足和生活的质量,而不是单纯的物质积累。这种改变是积极的,它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然而,这种改变也带来了一些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量爆炸,我们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同时,人际关系的改变也是我们必须适应的。在社交媒体的时代,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但这也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浅薄和孤独感的增加。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灵活的适应能力。我们需要学会选择和过滤信息,找到真正对我们有益的内容。我们也需要学会如何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找到平衡,保持真实的人际关系。
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改变,去适应改变,去利用改变,去创造改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