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时间:2025-07-15

篇1: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小编为学生们整理了 金属材料知识点,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知识点

大多数金属具有光泽、易导电和导热、有延展性、熔点高、密度大、硬度大等。

由于合金的各项性能一般较优于纯金属,如合金的硬度比相应的金属要大,而熔点比相应的要低等,因此在工业上合金的应用比纯金属广泛。

确定金属的用途时,不仅要考虑其性质,还应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便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2、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延展性、能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二、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

5、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6、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7、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8、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9、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课后练习

1、根据采用的渗碳剂的不同,将渗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2、普通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及蠕墨铸铁中石墨的形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实际金属晶体的缺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属的断裂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答案:

1、固体渗碳 液体渗碳 气体渗碳

2、片状 棉絮状 球状 蠕虫状

3、空位 间隙原子 位错

4、不锈钢 耐热钢 耐磨刚

5、脆性断裂 延性断裂

篇2: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理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结构。

  金属通常是固体,但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金属通常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酸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如金属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生成铁锈;金属铜容易产生铜绿等。

  金属通常很活泼,但有的金属性质很稳定,一般不与物质反应。

  置换反应的根本特征:

  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金属常见化合价有:+1、+2、+3。常见+1价金属有:Na+、K+、Ag+等;

  难点精讲

  铁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空气中,可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但铁锈结构很疏松,不能阻碍外界空气继续与氧气反应,所以最终可完全被腐蚀生成铁锈。

  2.你能否由以下内容归纳出金的物理性质?

  资料:黄金在地球上分布较广,但稀少,自然界常以游离态存在,绝大部分金是从岩脉金和冲积金矿中提取的,素有“沙里淘金”之说。

  导电性仅次于银、铜,列第三位,是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之一,在空气中不被氧化,亦不变暗,古人云“真金不怕火炼”。

  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单纯从颜色外形看与黄金无多大差异,因为一些不法分子选择的是黄铜(铜锌合金,金黄色)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分析:金的物理性质是:金单质是金黄色金属,熔点为1064.43℃,沸点为3080℃。

篇3: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可以从原子结构示意图方面入手,解释金属的易失电子性。

一、与氧气的反应

1. a铁在空气中不和氧气发生反应,但能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生成Fe2O3.xH2O,铁显+3价,氧显-2价,写出反应方程式 b铁在氧气中燃烧:将铁丝卷成螺旋状,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即将燃尽时,伸入氧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冷却后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1)卷成螺旋状的目的

(2)燃烧现象的描述(不包括结论)

(3)化学方程式(生成物的化合价Fe3O4=FeO+ Fe2O3存在 不同价态的离子,其中)

2. a镁在常温下与氧气作用:表面变暗,生成白色固体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作用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进一步的氧化,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铜在高温下才与氧气发生反应。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镁、锌、铁与酸反应生成相应和化合物和氢气单质,引出置换反应的概念: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1.概念 金属性: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的倾向的大小 金属活动性: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的大小

2.通过探究说明金属活动性 a与酸:镁、锌、铁都能与酸反应,而铜不能,故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要强 b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铁都能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铜能置换出银,故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铝>铜>银 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据:

(1) 能否与酸反应

(2) 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

(3) 相同时间产生的氢气的量

(4) 产生相同氢气的量所用的时间

(5) 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越靠前越易置换出H2

(2)越靠后越容易被置换出来(不管是氢前氢后)

(3)K Ca Na太活泼,能与水起剧烈反应,故不能用于置换其他金属

篇4: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2.健康人体的pH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除胃液(pH约为0.8~1.5)外,其它体液都接近中性。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近中性的土壤(pH在6.5~7.5之间)生长。通常的雨水里因溶有二氧化碳而略显酸性,pH约为5.6。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一般是由于空气受二氧化硫及氮的氧化物污染而引起的。

 

篇5: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篇5: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新一轮 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 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 化学知识点:金属材料》,仅供参考!

金属材料

定义: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

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注: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不属于金属材料)

几种重要的金属:

(1)铁(Fe)

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密度为7.86g/cm3,属重金属,熔点为1535℃,沸点为2750℃。

(2)铝(Al)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2.70g/cm3,熔点为660℃,沸点为2200℃。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一导热性。在空气中,铝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铝对浓硝酸等有耐腐蚀性;在高温时还原性很强,可川来冶炼高熔点金属;导电性仅次于银和铜,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

(3)铜(Cu)

具有红色金属光泽,密度为8.92g/cm3,熔点为1083℃,沸点为259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铜在干燥的空气中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可生成碱式碳酸铜(铜绿);导电性在金属中仅次于银,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和各种电器。

(4)锌(Zn)

具有青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7.14g/cm3,熔点为419.4℃,沸点为907℃.锌在空气中比较稳定,在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所以常将锌镀在铁的表面,以防止铁被腐蚀;锌还常用于电镀、制造铜合金和干电池。

(5)钛(Ti)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沸点为3260℃。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钛和钛的合金可用于制造喷气发动机,轮船外壳,反应器和电信器材。

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制品是青铜器,然后过渡到铁器时代,再后就是铝制品时代。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主要与金属的活动性及冶炼技术的难易有关。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Ca)

(3)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

(4)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

(5)目前世界年产址最高的金属—铁(Fe)

(6)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

(7)密度最大的金属—饿(Os)

(8)密度最小的金属—铿(Li)

金属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可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材料通常包括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除黑色金届外其他各种金属称为有色金属。

纯金:在欧洲和美洲,把纯金叫做“24K","18K”金就是含黄金18份,其余的6份是铜,合为成数,就是七成五。把成数和K数互相折合,可以用下边两个公式:成数÷10×24=K数,K数÷24×10=成数。美国的金元按规定是21.6K,用上面的公式一算,可以知道应该用九成金来铸。普通的金表外壳和金笔尖都是14K,你可以算一算是几成金。

篇6: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新一轮 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 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 化学知识点:金属锈蚀》,仅供参考!

金属锈蚀:

金属材料受周围介质的作用而损坏,称为金属腐蚀。金属的锈蚀是最常见的腐蚀形态。腐蚀时,在金属的界面上发生了化学或电化学多相反应,使金属转入氧化(离子)状态。这会显著降低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破坏金属构件的几何形状,增加零件间的磨损,恶化电学和光学等物理性能,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

篇7: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新一轮 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 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 化学知识点:金属的分类》,仅供参考!

金属的分类

金属分为纯金属和合金两类,金属材料分为黑色和有色两类。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如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铁粉呈黑色等;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如汞在常温下呈液态;并不是所有的合金都是金属的组合,也有金属与非金属的组合,如工业上常用的生铁和钢就是铁碳合金。

篇8: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中考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备考:化学知识点梳理之金属》,仅供参考!

  金属

  一、金属材料

  1、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钢黄铜青铜:

  成分含碳量

  2%~4.3%含碳量

  0.03%~2%铜锌

  合金铜锡

  合金铅锡

  合金钛镍合金

  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酸→盐+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Fe2O3高温2Fe+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①防止金属腐蚀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篇9: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篇9: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一、目的

  1.通过演示实验,了解水很容易与其它物质起反应。

  2.学习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溶液中有碱存在。

  二、实验原理

  水与金属钠的反应实验原理

  三、仪器药品

  仪器:烧杯、三角漏斗、镊子、试管、滤纸、小刀、酒精灯、火柴。

  药品:金属钠、水、无色酚酞试液。

  四、疑点难点:

  1.金属钠一般保存在煤油中,取一小块金属钠的方法是:用镊子将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用滤纸将煤油吸干,再用小刀将金属钠切下一小块待用,其余仍放入煤油中。

  2.实验中,常用铝箔包住金属钠,并用针在铝箔上刺几个小孔,将该铝箔包投入水中反应。这样处理后,金属钠与水的接触面不大,可降低反应激烈程度。

篇10: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三、金属资源保护

 

  金属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不可再生。但每年因生锈而浪费了大量的金属,那么如何防止金属生锈呢?首先我们要明确金属生锈的原因。

 

  1.铁锈蚀的原因

 

  活动与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步骤现象实验1

 

  铁钉一半在空气中,一半在水中

 

  铁钉生锈,且水与空气的

 

  界面处生锈最严重实验2铁钉完全浸没在蒸馏水中,

 

  上面盖一层植物油

 

  铁钉没有生锈实验3铁钉放在干燥的空气中

 

  铁钉没有生锈

 

  结论:通过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铁在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的条件下易生锈。

 

  解释:铁生锈其实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物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铁锈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是Fe2O3·xH2O。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因而铁制品可以完全被锈蚀。

 

  生活中我们还发现这样的现象:切过咸菜或西红柿的菜刀特别容易生锈,是因为菜刀接触了咸菜上的食盐和西红柿中的酸。事实上,铁在接触了酸溶液或食盐溶液后生锈速度会大大加快。

 

  状元笔记

 

  铝与氧气反应形成的氧化膜很致密,能阻止内部的铝不接触氧气,因而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而铁锈很疏松,不能阻止内部铁继续与氧气、水反应,因而内部的铁可以继续生锈。根据这个原理将铝粉涂在铁的表面可保护铁。

篇11: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新一轮 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 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 化学知识点:金属的回收利用》,仅供参考!

金属的回收利用

定义:金属回收是指从废旧金属中分离出来的有用物质经过物理或机械加工成为再生利用的制品。是从回收、拆解、到再生利用的一条产业链。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1)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2)防止金属制品锈蚀;

(3)合理地、有计划地开采金属矿物;

(4)寻找替代品。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的优点:

(1)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

(2)废旧金属的回收还可以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篇12: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金属资源的保护

 

  金属资源有限,而且不能再生,因而一定要注意保护。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防止金属腐蚀。

 

  (2)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3)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严禁不顾国家的利益乱采矿。

 

  (4)寻找金属代用品,如用塑料代替金属制品。

 

  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随着高新技术的更新换代加快,废弃的金属制品越来越多,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会造成镉、汞、铅、银等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为了节约资源,防止污染,废旧金属必须加以回收利用。如将废钢回炉冶炼成钢,跟用铁矿石冶炼钢相比,既可节约大量的煤和铁矿石,又能减少污染空气的悬浮颗粒物。可见,回收废旧金属,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状元笔记

 

  金属与资源的回收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概括为"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篇13: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篇13: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与金属相关的方程式

(1)金属与氧气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4)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篇14: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新一轮 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 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 化学知识点: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仅供参考!

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1)游离态: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

【举例】Au Ag Pt Cu

(2)化合态: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举例】Al Na

【说明】少数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而大多数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篇15:化学金属基础知识点精讲

新一轮 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 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 化学知识点:金属制品的防锈原理及方法》,仅供参考!

金属制品的防锈原理及方法:

(1)防锈原理根据铁的锈蚀条件不难推断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隔绝水。

(2)防锈方法: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和干燥,如菜刀不用时擦干放置。

②在钢铁表面覆盖保护膜、如车、船表而涂油漆。

③在钢铁表而镀一层其他金属,如水龙头表面镀铬、镀锌。

④用化学方法使钢铁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如烤蓝。

⑤改善金属的结构,如将钢铁制成不锈钢

(3)除锈方法

物理方法:用砂纸打磨,用刀刮。

化学方法:用酸清洗(酸不能过量),发生的反应为: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