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中考作文精赏与解析
中考满分作文赏析:语文课上
【真题】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40分)
题一:请以“语文课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三则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材料一】有人在评价热播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时说,生活就是这样,大家要齐心协力,一起向前奔跑,才是兄弟。
【材料二】杨澜说,我们虽然再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不能不享受奔跑,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但没有人能阻止你的成长。这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材料三】在适合奔跑的时间和空间放弃奔跑,是一种遗憾。
三则材料引发我们这样一些思考:奔跑的路上,团结协作很重要;奔跑是另一种成长,成功和失败都是成长的印记;在最好的时光里尽情奔跑,切莫虚度……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一,请按要求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解读】
昆明市今年中考仍然延续最近八年的命题形式,即:二选一。
题一:
本题为全命题作文,属于“校园生活类”的题材范畴。引导考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叙写自己学习中的见闻和感受,是本题命题的初衷。“语文课上”是一个表明时空范围的短语,写作面看似很窄,其实则不然,它需要考生思考、拓展的内涵很多:谁在语文课上?在何处的语文课上?语文课上发生了什么?语文课给了“我”怎样的情感体验?“我”为什么要写它?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给予考生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方向,成为考生审题构思的具体思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题将“校园生活”具体为“语文课堂”客观上限定了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这道题目对于眼下愈演愈烈、考前喜欢猜题和押题的不正之风却是有益的鞭策。命题人的创意和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构思如下:
1.写“事件”,精心写好语文课上的一个故事。如:开心的事、幽默风趣的事、动人心魄的事、恶作剧、同学间的私密事、课上风波、刻骨铭心的事、别开生面的语文课等等。
2.写“人物”,刻画人物的鲜活形象。如:以“语文老师”为题材,通过语文老师上课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刻画其个性,突出其鲜明的形象特征。
3.写“课堂内容”,以语文课的内容为核心,阐明某一主题。如:通过学习《岳阳楼记》这篇课文,我们明白了做人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襟。
4.写“语文课的美丽风景”,通过一组“语文课中的美好事物”展现语文课的“美”。如:读《三峡》,我们领略了祖国山川河流的壮阔秀美;读《过零丁洋》,我们感悟到古代“仁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浩然之气;读《陈涉世家》,我们感受到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伟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题二:
本题为材料作文。命题人的构思灵感可能源自浙江卫视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本题形式上虽是“材料作文”,实则为话题作文,或者为“提供主旨的材料作文”(真正的材料作文一般不提供主旨)。这是昆明市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特色。说它是“话题作文”,是因为它以“奔跑”为话题;说它是“提供主旨的材料作文”,是因为材料后面提炼出三个主旨供考生选择。本题的优点在于:它不需要考生绞尽脑汁地去审题,同时也可避免考生随心所以、漫无边际地构思,浪费考试的宝贵时间。写作本题,理解材料的思想内涵是审题的关键。材料为三则名言,考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不过,考生能不能借这三则名言拓展思维,成为写作本题的一大难点。为了减少考生审题时的障碍,命题人在材料后面作出提示,这个提示其实就是可供考生直接选用的立意和主旨。一般说来,考生只要能紧扣提示中的三个主旨进行构思,就能避免跌入偏题离题的误区了。当然,从材料中可以提炼的主旨远不止提示中的三种,考生围绕上述话题进行构思行文,也是符合题意的。
构思如下:
1.在成长的路上,需要奔跑。慢节奏固然稳妥,但并不可取,效率需要我们保持奔跑的姿态,刘翔的速度打破黄种人短跑冠军的零记录,改革开放取得骄人成绩的速度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百年的发展速度,奥运会“更高、更强、更快”的理念催生了一项又一项的世界纪录,不断地挑战着人类的生理极限。
2.奔跑的路上,团结协作很重要。列举二至三则名人事例,用小标题形式将它们串联成文。开头用简要的语言总起下文,结尾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中间每个部分叙事完毕之后,用三言两语进行点拨、议论。
3.奔跑,与成功和失败相伴。有名人故事为例,阐明奔跑的意义,如:田晓菲不放弃奔跑,13岁就考上北大,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司马迁遭受迫害,仍不放弃奔跑,最终完成了史家绝唱《史记》;中国共产党在逆境中坚持奔跑,最终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伟大的新中国。
4.青春需要奔跑,青春因为奔跑而光彩夺目。以“歌颂青春,歌颂奔跑”为主题,再现青春的风采,或者以古今中外青年人的精彩人生为例,阐明青少年理想和追求。
【误区】
1.对于“语文课”的理解局限于常规意义上的“老师教、学生听的语文课”,不能讲语文课的范畴拓展为包括课文教学、文学欣赏、文艺沙龙、文化博览、写作、朗诵、演讲、活动、辩论会、实践、口语交际等在内的语文课。
2.随意扩大了语文课的“外延”,“语文课上”限定写作的空间范围只能是“语文课堂”之内,而非“校内”“班里”。
3.材料作文“奔跑”几乎全部写成了议论文。主题方面,要么谈成功,要么谈成长,偏离了“奔跑”的主题;写法方面,要么是一事一议,要么是通篇说理,手法单一,缺乏创意,可读性较差。
【范文】
语文课上
听雨时,也是我头脑最清晰的时刻,同时也是最能让我心事如潮的时刻。——题记
又是夏雨倾盆的时节,总喜欢隔窗听雨。从前不懂得聆听,是因为不曾懂得语文之美,而今,在语文课上,我将词赋诗曲如雨般聆听。语文课不只有写作、词语的解释,更有一种情怀,一种情结,一种精神的升华。
我喜欢把上语文课比作听雨,是因为语文如雨一般能够荡涤人心。
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如万马奔腾般的雨声是冷漠的外表下一颗炽热的心。听!“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如和煦春风般的雨声。听!“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如尘咏悲叹般的雨声。听!“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如悠悠羌管般的雨声。听!“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愁池”,如绝尘回响般的雨声……
真像雨声啊,在语文课上词赋诗曲如雨般成了修饰感情、寄托心声的使者,让他俘获人的内心,肆意渲染。唯有语文能够让承担起那份感恩,那份执着。
雨雾朦胧,让人恍若走进了曾经。去聆听那天外之音——“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去观赏那长安秀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去体会那沙场悲凉——“黑云压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所以,我感到语文课如一阵雨,每当下课,却总有些从雨给我带来的幻梦中惊醒的畅快和历经迷茫的沧桑。
在语文课上,曾学过一词,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这是语文告诉我们,人生境遇不同,看到的听得到感受也各异。
顿时,狂风起,雷电吼,大雨下,我感受到了语文的生命,狂风告诉我,“君子当行如风”;雷电告诉我,“君子说话掷地有声”;大雨告诉我,“人活得当淋漓尽致”。
一切又归入平静。窗外,雨淅淅沥沥。大雨依旧,风景仍旧,多了的只是心灵的喘息,岁月的回响和心灵的升华。
语文课上,书声依旧,雨声悠远……
【解读】
一、构思新颖,妙趣横生。作者将上语文课比作听雨声,源自语文课的无穷魅力,也缘于语文课和雨声的许多相通之处,如:有声、有形、有味。基于两者众多的相似之处,作者进一步将语文课具体化,将它幻成诗文名句中的各种雨声。这样的构思,大胆,富有创意,且新意盎然。
二、积淀丰厚,意蕴深远。文中众多的古诗词名句,信手拈来,引用自然贴切,不露痕迹,显示了作者厚重的古诗词文化积淀。此外,本文的语言锤炼也很显功力,众多的短句言简意赅,内蕴丰厚,颇值得用心玩味鉴赏。
篇2:中考作文精赏与解析
徐州中考满分作文:《以心传递》
傍晚,西边一抹嫣红随着残云渐移的脚步褪去了耀眼的光芒。放学后路过菜市场,一阵阵甜丝丝的瓜果清香弥漫过来。那是甘蔗的味道。随即,一个在脚踏三轮车附近的中年人便在我的视野里聚焦。
他四十岁左右,穿着深蓝色工作服,头上扣着一顶黑色小毡帽,坐在一个低矮的塑料板凳上,旁边的三轮车破旧不堪,车上还剩一捆用绳子系紧的甘蔗,此时,中年人的目光热切地在零零散散的几个买菜人身上来回打量,期望在菜市场生意快收尾的时刻为这捆甘蔗找到买主。暮色里,一片鹅黄的夕阳余晖映在中年人紧缩的眉上,徒增了几分愁绪。
我正欲上前买根甘蔗,这时,我看见一个小男孩背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向这边跑过来,连湿漉漉的甘蔗皮黏在裤子上都浑然不觉。中年人便伸手递给小男孩那个低矮的小马扎,慈爱地说道:“来,上学累了吧,快坐下。”“那爸爸坐哪儿?”男孩仰起头问道。中年人伸出黝黑的手指,爱怜地捏了一下小男孩因跑步而通红的脸蛋,爽快地说道:“我不累。”小男孩却假装老道地责怪父亲道:“你就会骗我,你站一下午多累了啊,那么大人了还不知道照顾自己。”卖甘蔗的中年人却笑了,我微微一怔,为这对父子短短的几句对话——简单平实。似涓涓细流绵长而久远。
中年人拿出一小杯和塑料袋包着的鸡蛋,男孩喝了口热水,脸上的表情告诉地言表的幸福。
以心传递世间真情。凡间俗世大抵比不过眼前这般感动,他们使我明白,唯有以心传递真情,才能把幸福、祥和、美满的日子完整无缺地带到我们身边。
我很幸运,在这样一片夕阳下,见证了发生在人们眼中最平凡的一对父子间一段最伟大的真情。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凝聚》
夜深人不静。
全因为所有的施爱和被爱,所有的付出和回报都在此时凝聚。
在我久攻一个数学或是物理“堡垒”而不得克,且正欲缴械投降时,一股热烫的气流从桌子底下冲出来,把我的镜片弄得有些模糊。
“干什么呀,你!”母亲没声响地举动起初总会引起我的小烦,我吵嚷的语气里甚至有些责备。
“这是今天新买的泡脚木桶,试试怎么样!”母亲做事从来不多做解释,我也已经习惯,任凭她一如既往地麻利地脱了我的袜子、挽起我的裤腿,我保持着原来的坐姿,自然地看着蹲在桌子底下的母亲。
然而她并非教科书或是文学作品中所写的母亲那样老:她的头发依然是那么乌黑而且亮泽,她的皮肤仍然是那么青春而且富有弹性,她此时正在试水温的手依然还是那样温润而且细腻!她太年轻了!
我对自己有些不满了!不一定头上有一根白发了才是母亲,不一定鱼尾纹爬上眼角了才是母亲,也不一定一天到晚只是唠叨的才是母亲,恰恰相反:此时蹲在桌子底下因为女儿而消耗掉青春的她才更是母亲!
“不能一下子放进去的!”母亲一手拿着我的脚,一手撩着仍有些烫的水朝我脚心里泼!痒痒的、暖暖的,熨帖到了身上所有的部位。热水快乐地在桶中打着旋儿,热气缭绕在桶的周围,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木头特有的香味儿。
两只脚在母亲的手里被轮换着用水撩着,我很顺从地任由母亲操纵着我的脚,因为这时的木桶属于我们母女,这时的温度是我们母女的温度!
水流如丝缎般包裹着我的双脚,我只觉得一股暖流由脚底直沁心头,一天的酸胀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除了幸福还是幸福。
“舒服吧?”妈妈仰起头,“要中考了,功课紧、作业多,太辛苦了!”妈妈边揉着我的脚边念叨着,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女儿谈心!虽平淡,但每一个字都那么动听,说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妈妈,其实您最辛苦!”我情不自禁而且有点儿哽咽。
“嗨,这算啥呀,女儿要比妈累得多!”妈妈眉宇和眼角间突有一瞬的愁云但倏忽间就又消逝了。
窗外北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镜片刚刚清晰却又再次被弄得模糊,但不止是热气的缘故!
久蹲着的母亲终于把水撤走,她同往常一样嘱咐我早些睡,然而此时脚下有着这样的幸福,身上有着这样燃烧着的温度,我又怎睡得下呢!
所有的力量和激情再次凝聚!
夜深了,我无法静下来!
莫怀戚《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篇3:中考作文精赏与解析
上海浦东新区中考二模优秀作文赏析
春天的礼物
洋泾菊园实验学校九(5)班史美琳
春悄悄,夜迢迢。晏几道
春风拂面。书桌上蓝色的礼盒之中,在天鹅绒温柔的包裹之下,静卧着一条银制的蝴蝶项链。好友的字迹仍停留在白色的贺卡上像蝴蝶以一样翩翩,哪怕一开始会摔痛。
不禁微笑。窗外,一片春意盎然。
对不起,您不在自主招生录取范围之内。几天前的自己,坐在同样的落地窗边,是紧紧皱着眉头攥着来信的,并非没有想到过收到复旦附中的拒绝通知书,只是当这扇大门真真切切在我面前砰然合拢时,心中坚守多年的复旦梦仿佛真的溃散了。
不要哭,对自己喃喃说。窗外是烂漫轻盈的樱花,然而自己根本无心欣赏。二模不过就在几天之后,指望考出一个全区前几十太不可能。那么我又凭借什么呢?我又有什么力量可以像芭蕾舞演员那样优雅地跃过一个弧度,飞入自己的梦想?还是幻想?
无从得知。在电话里和好友哭诉过,仍陷在低迷的情绪里无法自拔。平日在学校里不也就那样,优秀,却好不到最闪耀。原本看着模棱两可的成绩就已经焦虑万分,如今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更是几近崩溃。似乎感知到了我的不安,在为中考体育练习双杠时双手一滑重重地跌落在地。望着老师失望的目光,积蓄已久的泪水就要决堤。可是猛然间想起父母倍受尊崇的背影,心中仿佛堵上了一块。难受,却哭不出来。
中午的教室,春日的阳光正恰到好处地流淌。仍然沉溺在恍惚之中的我,完全没有注意到好友的出现。生日快乐,她笑着大叫道,本来想生日的时候再送给你,可是这两天你实在是太萎靡了。打开来看看吧!
蝴蝶项链。惊讶之中蓝色的盒子滑出双手,是蒂凡尼的蝴蝶项链!想起小时候一遍遍看《蒂凡尼的早餐》时对奥黛丽赫本和蒂凡尼的迷恋,她饰演的那个贫穷却充满梦想的女孩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而如今,一条蒂凡尼就躺在我的手心里。如此真切。
眼泪就毫无征兆地流了下来。可我知道这不是无助而不安的泪水了。在我心底的某个地方,有一只蝴蝶正在悄然展翅。
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春天的阳光肆意而烂漫。忽然间便瞥见了几只白色的,普通的蝴蝶。想起蝴蝶们在漫漫冬夜之时执着的坚守,在黑暗和迷茫的深茧中耐心的等待。在春光普照大地的那一刻,破茧飞舞。
竟是如此浑然天成般的自然。
所以,我脖颈上的项链,是否也在告诉我:坚持、等待与勇气。因为有些梦想永远值得为之付出,有些哪怕再微小的可能也值得坚持尝试。因为或许春天会迟到,但它永远不会缺席。留下来战斗,几个月之后,就会像一只真正的蝴蝶,飞进复旦,飞入春光。
对自己轻轻说了声谢谢,注视着好友恬静的面容,有些东西不再一样了。几天之后在中考游泳一连拿了两个满分,望着脖子上的蝴蝶项链,微笑就在一瞬间。
这份春天的礼物。我懂的。
因为,像蝴蝶一样翩翩,哪怕一开始会摔痛。
【点评】开篇小作者以诗句入题,简洁而明了地向人阐明了自己一路的心路历程。
全文以一条蝴蝶项链作为线索,串联起了全文。本文的成功还在于能够真实的向人们展现自己内心世界,说出自己的心声,展示了一个中学生所具备的阳光、积极向上的一面。立意较为深刻,能成功地抓住春天事物的特点,借喻蝴蝶来写出一如春光般自己美好的梦想,刻画出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可贵品质。
本文采用了双线的结构,语言优美、架构新奇,感情真挚而细腻,足见作者的写作功底。 (点评教师沈霞)
春天的礼物
□上南东校初三(2)班王焕铠
孩提时代,春天的礼物,是那片热情的红色与熠熠生辉的金色。
我站在路的这一端,欣赏着你带我来的这个地方,仰望天空。天空中一大片的火烧云映入眼帘,仿佛蔓延的火势一般,烧尽阴霾。日光在火烧云中若隐若现,仿佛替火烧云镀上一层金边。地上,无数的麦穗鳞次栉比地排列着,铺满这片肥沃的土地,仿佛是镶嵌在大地上的一块光彩鲜明的黄色宝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一概念,在那时就烙印在我的脑海。那散落的炽热的红色,仿佛给麦田刷上一层艳丽的油彩。热情的炽红与熠熠生辉的金色融合在了一起,美不胜收。
直到一只不知名的飞鸟掠过天穹,我才回过神来。我看见在爷爷慈祥的面容上,一丝浑朴的笑容在密密的皱纹间舒展开来:孩子,这边的风景你满意吗?
嗯。我用力地点了点头,然后好奇地问道:爷爷,为什么这里这么美丽啊?
爷爷先是一愣,然后依旧微漾笑颜:因为这是春天给予我们的礼物啊,非常珍贵。孩子有些风景,错过了,就要等好久才可以看到,甚至再也看不到了。
年幼的我显然不能理解这段话,只是点了点头,将这份春天的礼物记在心灵深处。爷爷一下子将我托举了起来,阳光裁下了两道快乐的剪影。
长大之后,春天的礼物是流淌在电话线中,暖暖的亲情。
电话的那边,是爷爷抑制住激动的口吻,对他的孙子寒嘘问暖,每当这时,我总会放下我手中的事,默默地坐下,抱起话筒和他聊会。
孙子,麦子又要熟了,春天的礼物又要来了,来爷爷这边看看吧。别错过了。爷爷仿佛想到了什么似的,突然说道。
啊我犹豫了一下,看到那汗牛充栋的作业,渐渐临近的中考,便无奈地说道,我功课很多呢,明年吧
哦电话那边难免是失落的语调,那要注意身体啊,别累坏了!
嗯。放下电话,我长吁了一口气,我希望爷爷依旧在路的那边,一如既往地挂起那浑朴的笑颜,不会感到寂寞与忧伤,我就这样虔诚地希望着,消除心中莫名的不安
时至今日,春天的礼物是一个刻骨铭心的真谛。
我在田野间飞奔,突如其来的雷声穿过阴霾的桎梏,让我不禁颤栗,天空中只有铅块一般的乌云与阴霾,威压着我的心,那冰冷的空气,仿佛一根根细小的图钉,刺入我千疮百孔的心,那带着寒流的风,如一只无心的手,攥紧了我沉重的内心。一只飞鸟掠过昏暗的天际,留下一声悲鸣,那些麦子已经枯萎了,东倒西歪,浮现出一抹苍凉的色调,被我踩得沙沙作响。
我终于跑到了,爷爷的墓碑之前,悔恨若潮水一般涌上心头,我默默地静跪在墓前,抚摸着碑文,冰冷的触感让我清楚地意识到,我已经错过了。
墓碑上方,静静躺着的,是几株带着黑斑的麦穗,家人说,爷爷生前,一直收藏着他们,嘴里还在碎碎念着:这是给孙子春天的礼物。
想到这,泪终于决堤了,我让一个孤寂的老人守望着一份春天的礼物,巨大的失落感与悔恨充满内心。我想要说些什么,喉咙却只能发出干涩的风声,以无声的忏悔作为沉重的哀悼,为什么心会如此空前的沉重呢?
有些风景,错过了,就要等好久才可以看到,甚至再也看不到了。爷爷那昔日的话语再次回响在耳边。
原来,这就是错过。
错过,不是错了,而是过了。
【点评】这篇考场作文通过成长过程中与爷爷有关的场景描绘,自然而真切地将浓浓祖孙情流著于笔端。爷爷是那个麦田的守望者,守望着小孙儿。小孙儿爱这片麦田,爱着爷爷,因读书而错过的天伦之乐让小作者心痛不已。内容真实可信,感情真实真挚。
其次,构思巧妙,紧紧围绕春天和礼物,三段在记叙顺序上是按时间顺序,但在思想上却是层层递进,最后点明中心,领悟了爷爷的话。有些风景,错过了,就要等好久才可以看到,甚至再也看不到了。这句话既形成了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又导出最后的感悟错过,不是错了,而是过了。
尤其欣赏文章最后这一句,很富哲理,不仅画龙点睛,而且升华主题,让我看到了小作者思想的深度,较之那些还处于懵懂中的同龄人,真是难能可贵!(点评老师徐和权)
春天的礼物
张江集团学校初三(2)班温蕴涵
虽然现在的春天并不像书中所说那样温暖明媚,但万物复苏,桃红柳绿,自有一番气象。那么,如此的季节,带给我们的,多半是希望吧。
然而,这个再简单不过的词语,对于今年,却显得有些奢侈。本来,今年春天的气候就有点反常,再加上水深火热的初三,更加是让人不觉春已悄至。
那日放学回家,刚换下校服,妈妈就抓着我时候:对面的公园桃花开了,你陪我去看看?说实话,我不太想去,却拗不过妈妈眼里的期待。
和妈妈并肩走在路上,一阵沉默。我知道上周参加的自主招生考试,这周一定有结果了。前几家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屡试不中换句话说,这一次考试,是我最后一个抓在手里的机会。我看着妈妈看不出表情的侧脸,心想她是不是借看花之由委婉地告诉我,我落选了呢?付出半个学期的努力,度过无数个手电筒相伴的夜晚,然后在繁花落英里接受失败,貌似也不算坏。
妈妈显然不知道我心里的纠结:到了。我抬起头,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不是什么风景名胜,但大片的桃花一起开放,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分数成绩管它作甚!我恶狠狠地想着,挽着妈妈的手臂在花海中漫步。随着深红、淡粉、雪白、淡绿的色彩从眼中穿梭而过,我的心情也渐渐好起来,一下子倒也把分数抛了个九霄云外。
走着走着,妈妈忽然开口,第一句就是我最不想面对的事:上周的考试,有一些数学一等奖的人,是免考直接进的。跟你考的人里,有一百多个二等奖的人,一共只收一百个。眼眶有点发热,数学啊数学,你为什么总是和我过不去?这两天我一直在打听,听说你们那次作文很难,但有个人写了五十八分,大概综合有六十几名。我的眼睛已看不清东西这个人怎么会是我呢?
突然,我被妈妈紧紧抱住,她的声音颤抖着,带着哭腔:宝贝,这个小孩就是你!你赢了,你考进去了!我知道你是最棒的!
她絮絮地说着、哭着,用最简单的语言,而我的眼泪却像绝了堤一般源源不断:半个多学期的辛苦,妈妈的担心,自己的歇斯底里
我一抬眼,蜜蜂拼命地往一朵桃花里钻,它不知道这朵花能不能结出甜蜜的果实,但是它依旧执着、坚持、未曾放弃,它做到了自己应做的事情,然后静静等待着结果。
而今年这个微冷的春天,已经送给它一份礼物盛夏时,会有一颗硕果累累的桃树。
【点评】文章记叙了小作者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切身体验,真实细腻地写出了自己付出努力无果后的失落,等待考试结果时的紧张,被录取时的喜悦。选材切合题意。语言流畅,富有表现力。全篇情景交融,描写细腻。结尾处借物喻人,点明了中心:只要执著,坚持,不放弃,最终必会硕果累累。
(点评教师刘风玲)
篇4:中考作文精赏与解析
【标题】:孝心无价,感恩常在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这句话自古以来就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它不仅是一种道德的规范,更是一种家庭伦理的传承。在中国,孝道被视为做人的根本,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正如题记中所述,常怀仁孝之心,则世间诸多不可为之事,亦不忍为。这不仅是对父母的爱戴与尊重,更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
一曲《当你老了》,旋律悠扬,歌词深情,唱出了无数子女对父母的爱与关怀。而《时间都去哪儿了》则更是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父母一生辛酸与对子女无尽的爱。青春年少时,我们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活力与梦想,而父母的爱,则如同那无尽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这份爱,不是简单的言语所能表达,它承载着父母对我们的深切期望和无私付出。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孝道的理解和实践似乎有所淡化。有人认为,孝道只是孩提时代三字经中的朗朗上口,是忙碌生活中的一通电话,是对无法回报的父母的一种淡淡忧伤。但真正能够铭记孝道,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孝,首先是一种尊敬。孟子曾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这不仅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更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维护。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十月怀胎的艰辛,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恩情。从我们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成了我们最坚实的依靠,他们的爱,是我们成长的动力。
尊敬父母,不是简单的顺从,也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耐心地与他们交流,尊重他们的意见,这或许就是尊敬的最好体现。
爱,有时候也需要顺从。虽然有人认为顺从是一种愚孝,但顺从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听从。父母的观念或许有些老旧,但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却是真实而深厚的。在面对分歧时,我们不需要与他们争得面红耳赤,而是可以用一种平和的态度,去理解他们的担忧,去尊重他们的选择。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这正是告诉我们,顺从父母,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孝,还是一种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感恩他们对我们深沉的爱。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接受了太多的关爱,这些关爱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当我们看到母亲青丝中夹杂着白发,当我们感受到父亲日渐苍老的背影,我们是否能够用行动来回报这份爱呢?一个轻轻的吻,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关心的话语,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够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爱意,让孝心在感恩中得到升华。
《二十四孝》的故事,虽然古老,却依旧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它告诉我们,孝道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生的坚持。或许我们无法做到《二十四孝》中的惊天动地,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行动去关爱父母,去传承这份宝贵的道德遗产。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多回家看看,多陪伴父母,就是最好的孝心体现。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这短暂的生命旅程中,让我们将孝心常伴,让感恩之心常在。珍惜与父母共度的每一刻时光,用我们的爱去温暖他们的心房。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成就伟大的爱,让孝道的火炬代代相传。
篇5:中考作文精赏与解析
优秀作文赏析点评之(一)
【习作要求】
请以Good Health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范文】
Good Health
The desire for good health is universal. Especially nowadays, the possession of good health is regarded by nearly everyone as essential to a happy life as well as a successful one. Only in good shape can you expect to live comfortably or work effectively.
How to keep healthy, then? First, enough time should be set aside for persevering in exercises in addition to sleep and rest. Second you must give up the habits that damage your health, such as smoking and drinking too much alcohol. Finally, be sure to have your physical check-up regularly.
As for me, I have always been taking care to have proper sleep and relaxation. In my spare time I like running, swimming, and playing table tennis. So, I can keep fit and have a good life.
【名师点评】
本文层次清楚,逻辑分明,第一段讲好身体的重要性,第二段讲保持身体健康的种种方法,第三段讲就“我”而言,“我”如何加强体育锻炼。本文语言地道,亮点颇多,如:First… second… Finally…三个词分述三种方法;The desire for, …is universal, Especially nowadays, the possession of, is regarded by nearly everyone as…, Only… can we expect to….How to…then? As for me, I have always been taking care to… so, I can…等,这些短语的运用使得文章错落有致,多姿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