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初中语文核心考点精讲
一、词类活用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意动用法。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4、山行六七里。"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名词作状语
5、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形作名。
二、古今异义
1、丝: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古义,弦乐器,今义,蚕丝。
三、重点实词
1、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2、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3、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4、临于泉上者:靠近。
5、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6、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7、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8、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9、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10、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11、醉翁之意意:情趣。
12、深秀者:秀丽。
1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4、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15、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16、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17、辄:就
18、弈:下棋
篇2:初中语文核心考点精讲
一、通假
1、百废具兴。具通俱,都。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托咐。
二、词类活用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用作状语):A在……之前;B在……之后。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太守,官名,“做……太守”名词用作动词。
三、古今异义
1、微:微斯人。微: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2、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3、气象:气象万千。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四、重点实词
1、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2、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3、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
4、大观:雄伟景象。
5、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6、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7、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8、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9、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10、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11、何极:哪有穷尽。
12、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13、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14、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15、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16、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篇3:初中语文核心考点精讲
一、词类活用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用作状语。
3、如鸣佩环,心乐之。乐,以……为乐,动词的意动用法。
4、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下,向下,名词用作状语。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名词用作状语。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寒,使……寒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二、古今异义
1、小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小石潭记》
2、去: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跟“来”相对。《小石潭记》
三、重点实词
1、清洌:清凉
2、可百许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3、佁然不动:呆呆的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4、俶尔远逝:忽然。
5、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6、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7、邃:深
8、寂寥:寂静寥落。
9、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10、明灭可见明灭:或现或隐
11、以其境过清清:凄清,冷清清
篇4:初中语文核心考点精讲
一、通假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回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5、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二、古今异义
1、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2、是:非独贤者有心也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
3、豆:一箪食,一豆羹。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今义:豆类名称
三、重点实词
1.欲:想要,喜欢。所欲:喜爱的东西。
2.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得:得到。
3.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于:比。
4.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5.患:祸患,灾难。
6.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7.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8.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篮”
9.豆:古代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0、蹴:用脚踢。
11.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2.万钟,这里指高官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则,连词,却。
13.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好处。
14、奉:侍奉。
15.本心:天性,天良。
16.是故:因此。
篇5:初中语文核心考点精讲
主要内容
此书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后在《神秘岛》中交代其为印度人),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潜艇船长对俘虏也很优待,但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尼摩船长从此之后不允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艇周游各大洋。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最后,鹦鹉螺号在北大西洋里遇到一艘驱逐舰的炮轰,潜艇上除了三位俘虏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不久,他们在潜艇陷入大漩涡的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潜艇,被渔民救上岸。回国后,博物学家才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
作者介绍
儒勒·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生于法国南特,赴巴黎学习法律。因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而一举成名,此后开始从事写作,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代表作为凡尔纳三部曲和《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等。3月24日,凡尔纳于亚眠逝世。
主要人物
尼摩船长(Capitaine Nemo,又译内摩船长、内莫船长)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在书中并未说明其国籍。他的真实身份在《神秘岛》中才得以揭晓:其为印度的达卡(Dakkar)王子。
皮埃尔·阿龙纳斯(Pierre Aronnax,又译阿罗纳克斯、阿龙纳克斯),法国博物学家,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教授,40岁,博古通今,在法国出版过一本书叫《海底的秘密》。他乘潜艇在水下航行,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细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
康塞尔(Conseil,又译孔塞伊、龚赛伊、贡协议),佛拉芒人,30岁,是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忠实,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总以第三人称和教授说话。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
尼德·兰(Ned Land,又译内德·兰德),加拿大魁北克人,约40岁,是一个野性十足的鱼叉手,一个比较原始的人。他也会赞叹极地的美,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自由,是吃到地地道道的牛排、小牛肉、小酒馆里的酒,是在陆地上自由地行走。他精通野外生存,曾为大家在一个岛上做了一顿丰盛的饭。他脾气暴躁,受不了被监禁,也受不了在鹦鹉螺号上的与世孤立的生活,总是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
篇6:初中语文核心考点精讲
一、通假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
二、词类活用
1、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腰间挂着,名词用作动词。
2、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穿着旧棉袄,破衣服,名词用动词。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
4、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笔,用笔,名词用作状语。
5、主人日再食食提供伙食,名作动。
三、古今异义
1、汤:滕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假: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3、趋:尝趋百里外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向,归向。
4、走:录毕,走送之。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四、重点实词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超过约定的期限。
3、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引、提出)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候)
5、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
6、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7、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8、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
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
10、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
11、执经叩问:求教。叩,问。
12、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13、门人弟子填其室: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
14、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15、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6、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
17、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
18、(礼愈)至:周到。
19、俟(sì)其欣悦:等待。
20、(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
21、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2、穷冬:严冬。
23、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24、(至)舍:学舍,书舍。
25、僵劲:僵硬。
26、(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
27、以衾(拥覆):以,用。衾,被子。
28、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29、(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
30、(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带。
31、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32、(右备)容臭:容臭,香袋。
33、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
34、益慕圣贤之道:仰慕
35、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36、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
37、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
3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篇7:初中语文核心考点精讲
一、词类活用
1、相与步于中庭。步:散步,名词作动词。
二、古今异义
1、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古义:只。今义:但是。
2、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与事无关的人。
3、户:月色入户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
4、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三、重点实词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至:到
2、寝:睡
3、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5、相与步中庭相与:共同,一起步:散步(或:漫步走行走)。
6、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7、月色入户户:窗户
8、欣然起行欣然:高兴的样子。行:走。
9、解衣欲睡解:脱、脱下
10、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交叉错杂)。
11、盖竹柏影:原来是
篇8:初中语文核心考点精讲
一、词类活用
1、吾妻之美我者。"美"是"以我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2、私我也∶私:偏爱,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3、面刺∶面:当面,名词活用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使动用法
5、朝服衣冠∶朝:在早晨,,名词作状语。服:穿戴,名词活用为动词
6、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二、古今异义
1、地方: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2、左右: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
3、明日:明日,徐公来。古义:“旦日”的后一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4、谤:能谤讥于市朝。古义:指责别人的过错。今义:诽谤。
5、窥:窥镜而自视。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
6、寝:暮寝而思之。古义:躺着。今义:睡觉地方。
三、重点实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
2、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用于比较。孰,谁,哪一个。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又一次。
5、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当面指责。
7、能谤讥于市朝:公众场合。
8、时时而间进:不时,有时候。//偶然进谏。间,间或、偶尔。
9、期年之后:满一年。
篇9:初中语文核心考点精讲
主要内容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所以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佩托夫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岁月。红军解放了谢佩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什维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来很友好,教保尔学会了英式拳击,还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一次,因为解救朱赫来,保尔自己被关进了监狱。而后敌人因疏忽把他错放了,保尔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冬妮娅的花园门前,纵身跳进了花园。由于上次钓鱼时,保尔解救过冬妮娅,加上她又喜欢他“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他的到来让她很高兴。保尔也觉得冬妮娅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他们都感受到了朦胧的爱情。为了避难,他答应了冬妮娅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娅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他把弟弟柯察金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
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一次参加工友同志的聚会,保尔因带着穿着漂亮整洁的冬妮娅同去,遭到了工友们的讥讽和嘲笑。保尔意识到冬妮娅和自己不是—个阶级,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但却被她回绝了,两个人的感情不得不产生分裂,从此保尔便离开了冬妮娅。等到在修筑铁路时又见到她的时候,她已和一个有钱的工程师结了婚。
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团委委员丽达在工作上经常接触,可是保尔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对丽达产生的感情,后来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当成了她的恋人,最后下定决心断绝了他们的感情,因而失去了与她相爱的机会。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
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生活的铁环已被彻底粉碎,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作者介绍
尼古拉·阿耶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2岁开始劳动生涯,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因伤重转业,投入到经济建设的潮流之中,先后负责过团与党的下、中层领导工作,是苏维埃“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伤病复发导致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逝世。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主要人物
保尔·柯察金
出生于贫困的乌克兰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十分贫苦。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直到哥哥工作之后,才有所改善。后到省肃反委员会工作。妻子是达雅·柯察金娜,第三个恋人。
保尔性格:顽强、执着、刻苦、奋进、勇敢、奉献、宽容、诚实、坚强、不为命运所屈服。
保尔精神:自我牺牲的精神,顽强坚韧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热爱读书的精神。
冬妮娅
保尔初恋对象,是一个林务官的女儿;纯洁善良,美丽动人。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这部书启发了他的思想。冬妮娅是在偶然的相遇里认识保尔·柯察金的,由于他的倔强和热情,她不自觉地喜欢他,但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保尔因此放弃了他们的感情。
朱赫来
共产党员,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善于领导和组织群众,他在革命斗争中很好地团结了广大的工人和教育了无数的青年,保尔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
阿尔焦姆
是保尔的哥哥,一个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他具有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是朱赫来最好的助手。
丽达
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保尔深爱的对象;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心地善良而坚定。她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不让私人的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她爱憎分明,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
篇10:初中语文核心考点精讲
一、通假
1、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3、衡于虑。衡通横梗塞。
4、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二、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乱,使------颠倒错乱,动,使------惊动,忍,使------坚韧,使动用法。
2、人恒过。"过","犯过失"。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古今异义
1、发:发于声。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2、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
3、征:征于色。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
4、喻:而后喻。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5、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6、入:入则无法家拂。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
7、饿其体肤(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今义: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子饿,词义与古义相比变弱)
四、重点实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担子
2、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逆,不顺
3、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征于色征:征验
5、而后喻喻:明白,了解
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
8、国恒亡恒:常
9、生于忧患生:生存发展。
10、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
11、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拔。
12、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
13、百里奚举于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
14、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方法。
15、人恒过:常。//犯过失。
16、衡于虑:思虑堵塞。
17、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