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时间:2025-07-26

篇1: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⒈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⒉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

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遗址是( )。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 D.陕西蓝田人遗址

4、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⒌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黑猩猩

⒍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

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 )。

A.烧烤食物 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 D.懂得人工取火

8.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

9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10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

11.距今约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12.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13.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14.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15.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

①定居生活 ②建造房屋 ③饲养家畜

④制造陶器 ⑤使用打制石器 ⑥用耒耜耕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16.我国下列古文化遗址中,其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文化遗址

C.半坡文化遗址D.大汶口文化遗址

17.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18.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

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部落 D. 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19.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

A. 尧 B. 舜 C. 鲧 D.禹

20.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21.传说远古时代谁教人钻木取火?( )

A.神农氏 B.燧人氏 C.伏羲氏 D.黄帝

22.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23. 禅让制是一种部落首领更替的制度,他在什么情况或条件下替代( )。

A.父子 B.母女 C.叔侄 D.有才有德的人

24.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25.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

二、填写下列表格(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5分)

26.

时间 远古人类

约170万年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人

三、识图题(共30分)

27.读上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A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图B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2)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 和

(3)仔细观察陶器上的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说明了什么?

28.读上图回答问题:(8分)

(1)上面房屋有可能是半坡还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什么结构的房子?

(2)这种房子的设计者考虑到了哪些问题?

(3)你知道目前还有哪些少数民族住这种样式的房子?

29.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根据图示,说明黄帝对中华文明所作的贡献。

(2)你认为上述发明是否都是黄帝发明的?为什么?

(3)黄帝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还有哪些贡献?

四、材料分析题(5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阅读材料回答:

(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

(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五、简答题(10分)

31.比较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B D C D D D D D C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B C C D B B D D B D

二、填表

26、填写下列表格(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每空2分。共10分)

时间 远古人类

约170万年 元谋人

约50--20万年 北京人

约1.8万年 山顶洞人

约 河姆渡人

约 半坡人

三、识图题

27.(1)猪纹黑钵、河姆渡;鱼纹彩陶盆、半坡

(2)黑陶、彩陶

(3)A说明当时有了饲养业;B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

28.(1)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干栏式建筑。

(2)南方闷热潮湿,通风效果好,可防蚊虫野兽。

(3)傣族。

29.(1)制造房屋、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其妻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2)不是。是古代先民发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的结晶。早在黄帝之前,许多发明已出现。后人在追述历史时,将这些发明创造集中在当时的杰出人物黄帝身上。

(3)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征服炎帝,统一黄河流域,炎黄部落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四、材料解析题

30.(1)证明北京人已经使用火。

(2)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五、问答题

31.相同点:(1)都从事农业生产。

(2)都过着定居的生活。

(3)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点:(1)房屋的结构不同。

(2)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3)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

篇2: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测试题。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你也许在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有点孤单。这时,最好的选择应该是 ( )

A、课余时间去找小学同学玩,对不认识的同学敬而远之

B、主动向新同学介绍自己,尽快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之中

C、能沉默时则保持沉默,等待新的同学主动来找自己玩

D、时刻保持警惕,提防同学取笑,不让同学伤害到自己

2、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这句话告诉我们( )

A、面对环境的变化人类要去适应它 B、面对环境的变化人类要去改变它

C、面对环境的变化人类要去回避它 D、面对环境的变化人类要去珍惜它

3、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有很多新鲜事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去感受。下面几种心态中不可取的是( )

A、看到新的学校,我觉得自己又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B、看到新奇的实验仪器,我感到科学在向我们招手

C、看到新的同学和老师,我相信又会多一批良师益友

D、看到厚厚的教材,我觉得学习肯定很苦很累,前途渺茫

4、爱默生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这说明我们在新同学面前( )

A、要表现宽容 B、要同喜同悲

C、要主动热情 D、要相互尊重

5、友谊是天地间最可贵的东西,深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安慰。邹韬奋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相聚在新的班级,我们应该团结友爱 ②同学之间应该建立亲密无间的友谊 ③深挚的友谊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④我们进入七年级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深挚的友谊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彩虹的美丽在于他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 ( )

A、我们有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 B、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

C、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特长 D、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7、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班集体中( )

A、只要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事 B、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C、只要努力学习,不要做其它事 D、要明荣知耻,是非分明

8、但丁说: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很矮的小树。但要是它长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颗大树。这就告诉我们 ①白松不是一种优良树种,不能适应各种环境 ②个人离不开集体,良好的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 ③只有在良好的集体中,个人才能茁壮成长 ④土地与白松、集体与个人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关系(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9、到了新的班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式尽快地和同学认识,并结成好朋友,比如说 ①主动作自我介绍 ②主动了解和帮助同学 ③只与有相同爱好的同学相互交流 ④建议班集体开展一些小组互助活动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在班级篮球比赛中,个人的单打独斗难以取胜,如果注重整体协防,配合进攻,这样更容易赢得比赛,这说明 ①班集体中不能有个人才能的发挥与表现 ②一个人应该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服从于整体需要 ③班集体的成功需要成员的密切配合 ④各个成员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能大大提高班集体的整体能力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11、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求学期间曾游荡、赌博、醉生梦死,考试成绩不合格而留级。但不久他大梦初醒,认识到自己的放荡行为很不应该,便以虔诚悔过的态度罗列出自己的八大罪状:缺乏毅力;欺骗自己;轻浮;不谦逊;脾气暴躁;生活放纵;缺乏主见;缺乏反省。他还将上述八大罪状记入日记,以此自戒。托尔斯泰的学习也因此有了很大进步,后来,他终于成为全球闻名的大文豪。这一事例表明,决定人的学习成绩,甚至影响人一生前途和命运的主要是( )

A、学习习惯 B、学习方法 C、时间观念 D、学习态度

12、下列对新的中学生活认识正确的是 ( )

A、学习单调、负担过重 B、要积极适应,勇敢迎接挑战

C、新同学多,不便合作 D、太多的功课使学习不能专注

13、困难时,会感到学习太苦了;当自己经过刻苦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时,会获得一种成功的快乐。小琛的这段日记说明 ( )

A、学习是无法放弃的 B、学习是苦不堪言的

C、学习是十分快乐的 D、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14、在6月《大河报》举行的高考状元学习座谈会上,几位高考状元强调,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有没有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就是要求我们做学习的管理者。对于初中生来说,做学习的管理者,应注意 ( ) ①学会自主学习 ②提高学习效率 ③科学安排时间 ④经常加班加点 ⑤减轻课业负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5、学习效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那么你有哪些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呢?( )

(1)课前认真预习,了解教师讲课的重点;(2)多做课外辅导资料;(3)上课专心听讲,解决掌握知识难点;(4)课后复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A、(1)(2)(3)B(2)(3)(4)C(1)(2)(4)D(1)(3)(4)

16、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告诉我们

A、学习要注重积累 B、学习节奏各有快慢

C、学习不能靠记忆 D、学习方式各有特点

17、培根有句名言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成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政治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①学习有利于完善、提高自我 ②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 ③只要多读书就一定能够成才 ④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小敏、小刚、小明是同班同学。小敏喜欢通过阅读来学习,小刚觉得听别人讲更容易学到知识,而小明觉得自己动手的事情更容易记住。这说明( )

A、小敏、小明比小刚要聪明得多 B、老师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

C、小敏、小刚、小明的性格各异 D、他们的学习方式各有特点

19、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句话告诉我( )

A、早晨的时间是最宝贵的,我们应该特别珍惜

B、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勉励自己和他人

C、应当抓住学习的宝贵时间,时光是不等人的

D、时光不可能倒流,青少年时期应该玩够玩好

20、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启示我们( )

A、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探索世界的奥秘

B、人都要学会登高山、临深溪等探险活动

C、每个人都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现代理念

D、登高山、临深溪才能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解答题(60分)

21、有一个班集体学习氛围很好。口语优异的英语课代表每天为同学们用英语讲一个小故事;酷爱文学的语文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选取每日一句政治特好的政治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准备每日一题思品课代表则每天准时为同学们播报每日要闻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同学们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期末班级评比中,该班以明显优势赢得了优秀班级称号。

(1)这段材料体现了该班什么特点?(3分)

(2)进入中学以后,我们都有了自己新的班集体。请你说说,我们应如何创造一个优秀的新集体?(6分)

22、小华在小学时,是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可是进入初中后,随着科目增多,小华感到时间不够用,成绩有很大的滑坡,他父母很着急,小华也是忧心忡忡。

(1)你认为造成小华忧心忡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3分)

(2)面对忧心忡忡的小华,你准备怎样来劝导他?(6分)

23、一天,小鹰、小鸭和小鹿在小河边发现了一箱水果,它们决定把这箱水果拖到动物俱乐部去。于是,各自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水果箱上,一头系在自己身上。小鹰想从天上飞过去,就用力往天上拉;小鸭子想从水里游到目的地,就往水里拉;小鹿则想走大路,就往大路上拉。结果是水果箱一动也不动。

请你想一想:

(1)水果箱一动也不动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这一实例对于我们创建优秀班级有何启示?(5分)

24、进入初中,科目增多,难度加大,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很快适应了初中学习新的特点,而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逐渐变得厌学,甚至逃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那么你通常对学习是如何理解的?是享受,是痛苦,还是说说理由。(6分)

25、升入中学,我既兴奋又紧张,一切对我而言都是崭新的,新校园、新同学、新老师看到周围一张张生动陌生的脸,我真想和他们交朋友。但每当看到同学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时候,我又感到自己很孤独。我比较内向,不善言词,不敢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为什么他们不主动和我说话呢?我为什么不能融入到他们之中呢?(摘自一个中学生的日记)

(1)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你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吗?(3分)

(2)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你是怎么做的?(4分)

(3)请你帮日记的主人出出主意,该怎样走出孤独的困境?(5分)

26、进入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逐渐变得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为了引导同学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班主任决定召开一次以学先贤事迹,做学习主人的主题班会。

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同学:

(1)请你对那些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的同学的行为作出评析(4分)

(2)古人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感人事例,这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示?(4分)

(3)请你再收集一些劝学的格言或勤奋苦读的事例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4分)

(4)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缩小差距,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A 3D 4C 5A 6B 7B 8C 9D 10C 11D 12B

13D 14A 15C 16A 17B 18D 19C 20A

二、问答题

21、⑴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⑵创建新集体、优秀的集体,需要全体同学与老师一道共同努力:要确立共同的目标,作为前进的动力;要每个同学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要班级成员团结协作,互助前行,使每个人能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22、(1)做事太拖拉,常常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动手,事情越积越多;制定的目标不切实际,不能实现就心烦意乱;从来不制定学习计划,做事太随意,顾首不顾尾;不习惯花点时间去衡量哪些任务需要优先处理(2)寻找自己落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的时候,多注重效率的提高,科学地安排时间;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成绩就一定会提高。

23、(1)没有团结合作。(2)团结协作才能把事情办好。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每一位同学都要做班级的主人,要和同学们团结协作、互相前行。

24、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25、(略)

26、(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青少年的学习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作为青少年学生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将来能更好的报效祖国和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的行为是没有很好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表现,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2)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把握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刻苦学习,提升自我。(3)格言: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为学须及早,人生容易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事例:匡衡凿壁偷光;范仲淹啖粥苦读等。(4)要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使自己有前进的不竭动力;要向学习好的同学看齐,并能虚心地向他们请教;要增强自己的自律意识,专心致志地学习;要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并切实执行,做学习的管理者。

篇3: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篇3: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

班别 座号 姓名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将唯一正确选项写在括号内)

( )1.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有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你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吗?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

( )2.暑假,小明想写一篇关于河姆渡聚落的说明文,请问他应该去哪个省

A.陕西 B.北京 C.浙江 D.云南

( ) 3、3月,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 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已有爱美之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①定居生活 ②建造房屋 ③饲养家畜 ④制造陶器 ⑤使用打制石器 ⑥用耒耜耕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 )5、,考古学家在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发掘出船形彩陶壶,说明了当时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相传造出车船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 )6、传说继黄帝之后,先后成为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尧、舜、禹 B、舜、尧、禹 C、禹、尧、舜 D、尧、禹、舜

( )7.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主要原因是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 B.华人是从中国大陆出去的

C.中华民族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黄帝蚩尤战胜了炎帝

( )8.我国远古时期的历史,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流传了许多的神话和传说:如女娲炼石补天。其中有一个叫神农氏,相传他教人民种庄稼和发明了医药,你还记得他的另外一个称呼吗?

A.炎帝 B.黄帝 C.大禹 D.蚩尤

( )9、《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德”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在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聚落时期 C、尧舜禹时期 D、黄帝和炎帝时期

( )10、5月17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 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 )11、《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的第一目的标题是“家天下”的夏朝,这里的“家天下”与下列哪个制度有关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土地私有制 D、分封制

( )12.从夏商末代国君亡国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

A、加强国防,充实武备 B、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C、重视教育,推行改革 D、施行仁政,勤政爱民

( )13、“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当年写下的诗句,该句中的“安阳”附近过去曾经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 )14、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包括 ①“授民授疆土” ②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③诸侯王的位置由民主选举产生④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5、西周时期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手段和措施包括

①实行分封制 ②实行等级制 ③建立强大的军队 ④制定严酷的刑法 ⑤制定礼仪规范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 )16.有关夏商西周时期“平民”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平民阶层隶属于贵族 B.平民是农业和手工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C.平民拥有独立的生产工具 D.平民无人身自由,常被王和贵族用于赏赐和买卖

( )17、战国时期,群雄逐鹿,诸侯纷争。今天的北京市所在地隶属于战国七雄中的

A、齐 B、赵 C、燕 D、秦

( )18、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9、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演的大型话剧《商鞅》,在经过最近半年来的精心打磨后,再次亮相。小明陪伴妈妈观看此剧时给妈妈介绍了许多有关商鞅的事情,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鞅 B、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C、商鞅的变法措施得到秦穆公的支持 D、商鞅虽然被车裂而死,但他的变法措施却继续推行

( )20、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的代表人物是

A、孙武 B、孙膑 C、墨子 D、韩非子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

请回答:(1)商鞅的观点属于哪家的学说?(2分)

(2)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1分

1分

(3)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22.(1)右图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此制度的目的? (2分)

(2)在这些阶层中,哪些是属于统治阶级?

哪些是属于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1分)

被统治阶级: (1分)

附加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

材料四: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回答:

(1)从材料一、材料二可看到这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三、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24.成语是我国语言中带有独特魅力的词汇。许多成语包含着历史故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成语故事与相关的历史典故搭配起来(将相对应的字母写入括号中)

( )开天辟地 A 原始社会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 )约法三章 B 大禹治水时的故事

( )烽火戏诸侯 C古代关于盘古创立世界的神话

( )阵前倒戈 D汉王刘邦为了取得民心实行的政策

( )三过家门而不入 E 纣王发明的一种残酷刑罚

( )卧薪尝胆 F 只会夸谈理论、上了战场却大败的赵括

( )采集狩猎 G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磨练自己的方法

( )炮烙之刑 H体现周幽王的昏庸

( ) 纸上谈兵 I牧野之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成绩。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