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初一地理:降水分布关键知识点
知识点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雨量器。
3、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降水量的分布特点(P56)
①、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多在毫米以上
②、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⑤、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是乞拉朋齐(雨极),最贫乏的是阿塔卡马沙漠(干极)
课后练习
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2.关于地形因素对降水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迎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多 B.迎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少
C.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多 D.背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少
3.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规律是( )
A.多→少 B.少→多 C.多→少→多 D.少→多→少
4.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是因为( )
A.这里终年高温,气流下沉增温,容易成云致雨
B.这里终年高温,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
C.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容易成云致雨
D.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容易成云致雨
5.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
A.赤道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亚洲东部 D.温带地区大陆内部
6.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
A.漏斗 B.储水筒 C.雨量器 D.盛水器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学会了呢?
篇2:初一地理:降水分布关键知识点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事物多种多样,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知识点的积累,掌握好知识点,才能化难为易。!因此,小编准备了这篇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降水与我们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降雨的划分: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4.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三.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分布规律:
⑴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少
⑵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少。
⑶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⑷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3.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4.影响降水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因素
由小编提供的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学好地理。
篇3:初一地理:降水分布关键知识点
【降水与生活】
1. 降水是人们熟知的大气现象,学生也都已有认识。因此,教学时可请学生发言,补充降水的形式(雨、雪、雹等),而对于降水的成因和条件不必多讲,对于降水的概念也不需要作严谨的解释。
2. 降雨等级的教学,不必讲解严格的划分标准,而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描述各等级降雨的情况及人们的感受。同学们描述的即使不太准确,也不必细究,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根据经验判断降雨等级。
3. 人们讲到某地的降水量,和气温一样,一般都指观测的数据。因此,与气温的观测相对应,教材也安排了阅读材料降水量的观测。由此,学生能加深对降水量的理解。 #p#分页标题#e#
4. 活动第1题,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让学生阅读第一项教材给出的影响案例,以此做参照,思考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活动。
(2)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并形成共同意见。
(3)各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宣读本组的结论。
教学时需要注意,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很不错。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着这一原则,对于活动第2题,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要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
【降水的变化】
1. 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从降水柱状图上作直观判读。主要应抓住两点,其一是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其二是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
2. 阅读活动中的图3.20,在完成教材要求后,还应提醒学生将图3.20与图3.19A、B相比较,认识到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的不同。此外,还可补充几例让学生判读。该活动的答案:10、11两个月份降水多,5、6、7三个月份降水少;或10~3月降水较多,4~9月降水较少;或该地降水夏半年少,冬半年多。
3. 绘制降水柱状图活动的教学,可参照上一节绘制气温曲线图中的教学建议。
【降水的分布】
1. 降水空间分布的规律不如气温的明显,但因主要影响因素与气温的一样(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所以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仍然能看出明显的规律。这些规律教材通过活动设问引出。这些问题可引导学生逐一读图回答。
(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多在2 000毫米以上。
(2)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即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相信通过上面对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讲解内容,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们进行更多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习哦。欢迎阅读!
篇4:初一地理:降水分布关键知识点
1、降水与生活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
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
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图3.21)
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分布特点: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年级地理上册期中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5:初一地理:降水分布关键知识点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一上册地理期中复习知识点归纳:降水的分布,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降水
(1)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的等级划分
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的等级。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单位:毫米。
2、降水分布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多。
3)在温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4)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篇6:初一地理:降水分布关键知识点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时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注:日平均气温取四时刻的平均值,日降水量取两时刻的和)
3.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少雨、东岸多雨;
中纬地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