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最新暑假作业指南

时间:2025-07-05

篇1:七年级历史最新暑假作业指南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徐州扬州地区的发展,只是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东吴起经东晋到南朝,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当然六朝时期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的轨迹是不同的。总而言之,六朝时期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由长江流域逐步推向珠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就长江流域本身而言,尽管长江上游地区在六朝以前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但在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长江上游地区,原来经济水平较差的豫章地区又迅速发展并开始跟上。这样,整个长江流域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富有生机的经济带,这与北方黄河流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恢复与发展缓慢形成鲜明对比。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地区?试总结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4分)

材料二反映了魏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2分)

这一时期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的原因是什么?(8分)

这样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2分)

2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兴文,称风易俗,心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网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两则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4分)

材料二中孝文帝除此之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材料反映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3分)

篇2:七年级历史最新暑假作业指南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图一 图二

(1)以上图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设置了什么机构?它的设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图二反映的是古代中国著名的中西方交通路线,请写出它的名称。假如你是当时的商人要把货物运往西亚,你该怎么走呢?

(5)这条路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85、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①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③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8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焚,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打击.

材料三:秦始皇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将辽阔的疆域组成大一统的整体.西汉继承秦制,经前期的休养生息和汉武帝的积极开拓,是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请回答:

(1)读图二,此人是谁?图一中,统一后的文字是什么?

(2)材料二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3) 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什么现象?

(4) 秦始皇建立封建国家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试从政治上、经济文化两方面分析)?

(5)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87.阅读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这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 臣旧族自代(代,郡名) 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魏主是指谁?

(2)魏主的这个诏令提出了什么方面的改革?他是怎样以身作则的?

(3)类似的改革还有哪些方面?

(4)这些改革措施有什么作用?

(5)结合本次改革带来的积极作用,说说你对改革的看法。

88、材料 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角色扮演】

(l)根据上述材料同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技变法?为什么?

【理解学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方法探究】

(3)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篇3:七年级历史最新暑假作业指南

放暑假了,同学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暑假呢?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暑假这一个月的时间对同学们尤其重要。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将唯一正确选项写在题目后的括号内)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指的是( )

A、黄河 B、淮河 C、大运河 D、海河

2.泉州市区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与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

A.世袭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等级制

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中,“开元”和“贞观”分别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

A.武则天,唐高祖 B.唐太宗,唐高宗

C.武则天,唐玄宗 D.唐玄宗,唐太宗

4.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

A.《史记》 B.《春秋》

C.《资治通鉴》 D.《汉书》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首诗描述的科举制,始于 ()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清朝”

6.明代中期,吴承恩根据《大唐西域记》创作了一部古典神话小说,它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7.唐代为中国与日本的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 ( )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

8.它由隋朝人李春修建而成,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该建筑物是( )

A.泸定桥 B.玉带桥 C.赵州桥 D.洛阳桥

9、左图人物在诗歌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人们送其称号( )

A.诗仙 B.诗圣 C.诗史 D.诗鬼

10.假如你生活在宋代,可能看到的场景是( )

A.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击倭寇

D.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

11.“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12.“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反应的实质( )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南方海外贸易兴盛

C.南方手工业发达 D.宋朝工商业的繁荣

13.南宋时,有一个阿拉伯人到广州来做生意,他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 )

A.蕃坊 B.市舶司 C.蕃坊 D.海关

14.回族人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这一民族形成于哪个朝代 (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5.宋朝时,皇帝为了推广一篇好文章,会采取哪种省力省时并准确传播的方式( )

A.雕版印刷 B.活字印刷 C.电脑打印 D.扫描仪扫描

16.下列现象有明显错误的是( )

A.我国最后一位丞相是胡惟庸

B.宰相制度开始于秦朝,结束于明朝

C.某关于清朝历史剧取名为《宰相刘罗锅》

D.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

1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中的我指( )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岳飞 D.文天祥

18.明清时期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 )

A.明清皇宫北京城和长城 B.故宫和天安门

C.紫禁城和避暑山庄 D.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19.“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下面哪部著作能够查到这件事( )

A.《西游记》 B.《红楼梦》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20.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

A.文景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各6分,共18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例题:公元7世纪,日本“大化维新”的结果之一是出现向欧美学习的社会风尚。(6分) 错误:大化改新向欧美学习(2分)

理由:大化改新学习的是中国隋唐文化;日本向欧美学习是在明治维新时期。(4分)

21.明清时,为了加强对人们的控制,统治者推行“焚书坑儒”政策。(6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唐代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演讲比赛,他准备讲述成吉思汗建立元

朝的丰功伟绩。(6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24小题12分,第25小题10分,共2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材料一共提到五位帝王,按顺序写出余下四位。(不能照抄诗句,4分)

① 秦始皇 ② ③ ④ ⑤

(2)材料一中的“唐宗”统治时期政治明清,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被誉为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靖康耻,犹未雪”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4分)

(4)你认为岳飞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尊敬?(2分)

25、(10分)

郑和下西洋图

材料二:

(1) 依图一,郑和下西洋从哪里出发?最远到达什么地方?(4分)

(2) 根据材料二,郑和的船队能够成功远航的原因是什么。(2分,写出两个即可)

(3)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大运河

(1)大运河是由哪个皇帝修建的。(2分)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2分)

A 灌溉 B运输 C泄洪 D饮水

(3)画出大运河四段起止的示意图。(4分)

(4)大运河所处朝代,还有什么重大的科技成就?举例说明。(2分,写出一个即可)

27.

初一年第二阶段考

参考答案

1— 5 D A D C C 6 —10 A B D D A

11—15 D C C B A 16—20 D B C C D

21(3分) 错误:用铁制刀

理由:铁制工具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半坡氏族时期只有石刀。

22(6分)(1)错误:神医

理由:“神医”是指华佗,张仲景被誉为“医圣”

(2)错误《本草纲目》

理由:张钟景写的那本书叫《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写的。 23(3分)错误:这两件事都发生在秦末时期

理由:“卧薪尝胆”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24(6分)(1)错误: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理由: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人是秦始皇不是汉武帝

(2)错误:道家 理由:汉武帝是把儒家思想作为王朝正统思想不是道家。 25 (8分)(1)秦始皇 (2)长平之战

(3)A:修长城 B:统一六国(秦王扫六合)

26 (10分)(1)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设置郡县制

(3)经济: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文化:统一文字

军事:御匈奴,修长城

思想:焚书坑儒

27 问鼎中原、春秋鼎盛、三分鼎足、人声鼎沸、大名鼎鼎(至少四个)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鼎是作为王权的象征。

28 E—H—G—B—I—A—C—D--F

篇4:七年级历史最新暑假作业指南

七年级历史暑假生活指导作业,这里为同学们整理的暑期作业常考内容方方面面,重点字词、段落、理解等等,大家好好练习一下,巩固自己所学。

1.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主要条件是

A 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 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C 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D 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

2.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 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 文景之治 B 开元盛世

C 光武中兴 D 贞观之治

3.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时,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 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 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 唐朝社会文学一度繁荣 D 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4.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中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A 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 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 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 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5.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 B《马可波罗行纪》

C《大唐西域记》 D《资治通鉴》

6.某地要举办唐朝书画展,他们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人的作品

①颜真卿 ②柳公权③阎立本④吴道子⑤王羲之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7.北宋都城东京和唐都长安在城市布局上最明显的区别是

A 出现了娱乐中心瓦舍、勾栏 B 市、坊不再截然分离

C 商店的营业时间大大延长 D 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

8.在我国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

A 藏族 B 壮族 C 回族 D 维吾尔族

9 .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政府在地方设立的行政机构是

A 分封 制 B 郡县制 C 中书省 D 行中书省

10.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况。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

①地动仪②印刷术③造纸术④火药⑤指南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