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核心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5-07-25

篇1:初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核心知识点总结

一 光的传播及基本性质

1 光源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分类: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 光线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轨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3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4 光速 真空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真空中光速c=2.99792m/s3108m/s空气中的光速比真空中略小,但也用c=3108

m/s表示。水中光速约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的2/3。

二 光的反射

1 在物理学中,把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反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 漫反射

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仍遵循反射定律。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二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篇2:初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核心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既要及时跟上老师步伐,也要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点要及时总结,这是做其他练习必备的前提,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初二年级物理期中备考知识点(欧姆定律),仔细阅读哦。

一、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阻、电压、电流三者的关系怎样?

[猜想和假设]:1.电流和电阻成反比.2.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设计实验]:(一)设计思想:(1)一个灯泡,用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时亮,说明灯(电阻)不变,电压大时,电流也大;(2)同样的两节电池,2.5V的灯比6.3V的灯亮.电压不变时,电阻大的电流小,电阻小的电流大.

(二)实验电路:根据实验思想,画出如下电路图:(要记做上面的图)

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式中: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W)

2.欧姆定律的应用

(1)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步骤:[画出图,标出量、求出数]即:①根据题意画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③利用欧姆定律求解.

(2)对额定电压的理解: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3)短路是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由I=U/R可知,短路U不变,R很小,I很大)

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1)串联:①两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相当于增加导体的长度,其总电阻要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要大;②串联的两个电阻,如果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会增大;③要使电路电阻增大(或电流减小)应串联电阻;④串联后的电阻为R,即:R=R1+R2

(2)并联:①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其总电阻要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要小;②并联的两个电阻,如果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也会增大;

③要使电路电阻减小(或增大干路电流)应并联电阻;(4)、并联后电阻为R,即:

三、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推出,计算出灯泡电阻R.

[实验电路及器材]:(要记做右图)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

3.试触,观察电流表、电压表指针的变化,

4.合上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填入数据表格内.

[数据表格及记录]: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的电压.

2.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3.预防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

(1)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2)绝缘部分破损,导电部分裸露处要及时更换.(3)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或开关).

4.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5.雷电的产生:雷电是由于大气在激烈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发生摩擦,致使一部分云层带上了正电,另一部分云层带上了负电.当两朵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接近时,就发生了大规模的空中放电现象,产生强大的闪光和声音,这就是雷电.

6.雷电的危害:击毁房屋,造成人畜伤亡,还会引起森林火灾,破坏高压输电线等.、

7.雷电的预防:在高大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避雷针来防雷电;雷雨的天气尽量不要外出走动,不要在大树下躲雨,不站在高处,而应蹲在低凹处并且两脚尽量并拢.在高压输电线上面安装避雷线

8.避雷针:它把雷电引来入地,从而保护其他物体.

有了上文为大家总结的初二年级物理期中备考知识点(欧姆定律),大家及时提前复习,在考试中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篇3:初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核心知识点总结

篇3:初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核心知识点总结

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初二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

置(距离和方位)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3、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选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有可能不同。

4、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在具体研究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而选取。

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5、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篇4:初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核心知识点总结

篇4:初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核心知识点总结

1. 宏观物体的运动: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

(1)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对参照物的理解:

①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②不能选取所研究的物体本身做参照物。

③同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④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相同,它们彼此相对静止。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他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微观世界的运动:

(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的。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3)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现在是不是觉得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初二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