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期末试卷深度解析

时间:2025-07-12

篇1:初二历史期末试卷深度解析

综观本份试题,85%左右的题目是属于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15%左右的题目是属于检测学生基本技能的。试题涵盖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50多年的历史内容,命题者紧密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了相关题目,涉及到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及历史现象等内容。另外,本份试题的难易程度也适合用来检测学生。依我来看,本份试题能够全面地科学地检测学生半个学期以来的学习现状。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100%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都比较差。这个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题选择题方面,40分的选择题,得分达到24分(即及格分)以上的学生不到15%。连线题、列举题和诊断题的回答情况也是比较差的。这些情况表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我震惊之余,回顾了刚刚过去的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活动。冷静分析,我发现在平常的历史学习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学生课堂预习流于形式。在预习时,有的学生不会筛选过滤重要的历史信息,稀里糊涂勾画一通;有的学生在组内自己不亲自认真阅读课文,有的学生甚至一目十行粗枝大叶地阅读课文,为了应对评价,这些同学拿来个别优秀学生的课本,对照预习过的课文依葫芦画瓢瞎胡勾画一通。尽管对学生的预习活动有小组评价,但是,学习小组评价时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学生真实的预习状况。这就使学生的预习活动大打折扣。

2、不论学习目标出示与否,学生在小组内所提问题的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所提的问题,从难易程度上来讲,有的过浅,有的过深;从教材意图上来讲,有的离谱,有的失偏。老师在这方面缺乏必要的有效的指导。尽管大多历史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蛮高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不少,所得的效益甚低。学生自主提问题这个活动用去了日常课内教学的一半时间,大大延缓了教学的正常进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并不轻松。

3、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学习小组对各组所提问题的评价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为是一个小组评价另一个小组,所以对班内所有的组而言,相对来讲都缺乏统一的尺度,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公平性和公正性。在这个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不少,所得的效益甚低。这个过程同样用去了日常课内教学的一半时间,大大延缓了教学的正常进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并不轻松。

4、在学生和老师筛选出学生所提的精品问题之后,小组内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答题表现来看,有半数左右的同学能够积极踊跃地思考并回答问题,但有1/3的同学游离于活动之外,在其中滥竽充数;从答题质量来看,有的不能扣题,有的拼凑失当,有的自由发挥失之散漫。在这个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不少,所得的效益甚低。这个过程同样用去了日常课内教学的一半时间,大大延缓了教学的正常进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并不轻松。

5、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老师对组内同学回答问题的评价同样占用了不少有限的课内教学时间;在评价时老师也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因为老师的评价并不是基于学生回答同一个问题时对他们进行评价,难免挫伤一些同学的学习热情、自信心和积极性,难免使一些同学流于追求浮华的表扬和赞美,甚而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老师的评价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呵,可得小心使用呵!

6、在对一篇课文学习结束时,老师没有能够比较好地引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小结。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内容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此处确实是一个大漏洞。这个缘于老师的疏忽与懒惰,责任不轻呵!

篇2:初二历史期末试卷深度解析

一、基本情况

这次期中考试的试卷主要来自县教研室命题,所以在进度和难度上有一定的适用性,本次考试初二年级238,239班参加考试的学生有101人。本次考试情况基本上是这样的, 60分以上的及格人数是93人,70分以上的有70人,全县综合排名第四名。从总体反映的成绩来看,基本上考出了学生的实际水平,达到了考试和教学的目的。

二、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特点,选择适用的题型,设计有一定考查意义的材料分析题,本套题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几方面的特点:

1、题型选择范围较为全面,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符合中考试题结构。从这次历史试题的题型来看,主要是选择题20道,每道题3分,共60分;材料分析题两道,共设计7个问题,共32分;综合探究题共3个问题,共18分,其题型与中考试题相吻合。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从试题考查的知识来看,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了期中增考试进度要求的全部内容,即第十一课北伐战争前的内容。且试题的综合性强,如单选题第5题,材料题第21题第一个问题,和第23题第2个问题。都体现了这一点。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

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

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本套题的题量适中,适用初二学生的水平。

篇3:初二历史期末试卷深度解析

篇3:初二历史期末试卷深度解析

选择题

题1、2、3 容易

题4、也容易,西藏解放的时间是。A项写成明显错误;另外选C的学生对一五计划时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不是很明确。

题5难。看不懂题目和图表。公私经济成分在我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图表反映的是公有制经济占92%以上,私有制经济占很少比例。这一现象应该出现在三大改造完成之时,即。学生选,这一时间的事件是土地改革完成。但那是土地由地主的私有制变为农民的私有制。学生没有真正理解。

题6、只要明白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课上讲过的工业上赶英超美的事件当然是大跃进。

题7、容易。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的方面不包括科技和外交事业。

题8、容易,考前学生列的时间提纲中应该包括了。新此题主要就是看时间:新中国诞生前后,我国军队成就当然是海军和空军的成立。

题9、容易

题10、有80%以上的错误率。课上讲过,有些学生还记载在书上。这是一个到初三才会讲的政治题目。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明显超范围了。

题11、考前一小时刚讲过,还有20%左右的人错。主要是难于理解。建国后的四次农村运动太难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次考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处。有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行土地公有制明显错误,学生把土改当做三大改造了)。

题12、13、14、15和16都很容易。

题17、有一点点的拐弯。题目考大河流域的文明,那很简单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印度,巴比伦和中国。只要知道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指雅典,属于海洋文明,就肯定能做对了。这个知识点要熟,考的时候就没有时间思考了!

18、19题,容易。

20题,一模一样的题目考前做过讲过了。分析的很清楚了,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后来都为统治者所利用。做错的人上课开小差了。

21题容易

22题容易。大化改新是一个重点。此题考了对时间的不同表述。6应该是七世纪中期。真的很容易。

23题容易。拐了个小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体系完备的法典用什么文字。首先要想到是汉莫拉比法典,其次要想到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接下来自然会选择楔形文字了。

24题容易,考阿拉伯人的贡献。只要把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去掉就行。

25题,是我最纠结的一题了,此题我反复了4次。讲的是特洛伊战争,希腊人攻打了特洛伊城市九年十个月都没有打下来来,后来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才攻陷特洛伊城。练习册上的题目考的是木马计。木马计出自于那本书。《伊里亚特》还是《奥德赛》。练习册上答案是《奥德赛》,结果我查了教科书,觉得是《伊里亚特》,《奥德赛》讲的是攻陷了特洛伊城后,奥德修斯回家路上的故事,就让学生改了过来。后来上网查资料,才发现的确是《奥德赛》,在这本书里奥德修斯回忆了木马计的过程。真是折磨人。更可恨的是,这次偏偏考美国大片《特洛伊》,好了学生固定思维,因为老师讲了木马计是出自于《奥德赛》,现在没有《奥德赛》选项,就不敢选《伊里亚特》了,很多人都去选《特洛伊妇女》了。可悲啊,《伊里亚特》描述了特洛伊战争九年十个月的战争,就因为缺了最后的木马计就不承认了吗?

篇4:初二历史期末试卷深度解析

篇4:初二历史期末试卷深度解析

1.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历史基本线索和脉络,还考查了与学生相关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自身的情感体验,以有利于学生价值观转变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体现历史课程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

2. 历史试卷题目呈现方式生动活泼,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内容、版式对学生充满吸引力,新颖别致,一返过去题目枯燥、单一、死板的特点。学生看到题目后好奇、亲切、自然,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 试题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广而浅的历史知识。

4.试卷分析概况:

选择题题型特点:1、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13课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如第2、3、6、20题。

具体各大题得分情况分析

一大选择题 (满分40分),最高分38分,考生失分较多的是(11)、(17)、(20)题3个小题,其中(11)小题计算年代学生掌握普遍不好。

二大题试试看(满分10分),(1)小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情况,学生得分情况比较好,失分不多。(2)为填图题,个别学生审题不够,没有按照要求填写国家名称,而是填写都城的名称。

篇5:初二历史期末试卷深度解析

篇5:初二历史期末试卷深度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将所选选项题号填在下表对应的题号下,填在其它位置无效。每小题1分,)

1.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

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2.3月,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某国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青年情侣被村里人吊死。警方表示,几乎全村老少都反对这对青年男女不同种姓之间的婚姻,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为此导致双方家庭采取了过激行为。以上新闻很可能来自于下列哪一个国家

A.埃及 B.美国 C.印度D.法国

3.北京奥运会的奥运火种取自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指

A.古代埃及 B.古希腊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

4.下列文明的传播,属于和平交流方式的是

①阿拉伯数字传播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亚历山大东征 ④大英博物馆陈列圆明园文物

A.①②④B.①③ C.①② D.③④

5.一位著名的宗教界人士说:美国有办法抓住和绞死伊拉克的前总统萨达姆,但无法拿掉萨达姆在被法庭宣布死刑的那一刻还高举着的《古兰经》,无法封住萨达姆在脖子套着绞索的那一刻还高喊让穆罕默德作证的那张嘴。请问萨达 姆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6.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取得重大突破称之为发现了新大陆。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就是今天的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大洋洲

7.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下面四幅美术作品中,由他创作的是

8. 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国家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而不是国王手中,这种政治制度源于英国历史上哪一部法律文件?

A.《宅地法》B.《权利法案》C.《人权宣言》D.《商法典》

9.今天的美国到处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任意干涉他国事务,充当世界警察,这与美国200多年前独立时颁布的文献格格不入。那部著名的文献是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独立宣言》

10.平民──将军──平民─ ─总统──平民,这是一个人平凡而伟大的生涯故事。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值国家最艰苦之时。他的名字已作为一个响亮的精神名词。那提议用他的名字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智慧了。他是

A.华盛顿 B.拿破仑 C.林肯 D.玻利瓦尔

11.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建立了资产阶 级的君主立宪

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12.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1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率得到迅猛提高,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文明得以急速进步的革命指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圈地运动 C.英国工业革命 D.英国宪章运动

14.之后,在科学 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里的科学理论是指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5.学者认为,公元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能起到分水岭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大革命

16.假如你生活在1416世纪的欧洲,听到属于人文主义思想的语言是

A.仁慈的主啊,宽恕我的罪过B.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神是万物的主宰D.人是罪恶的、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

17.在的一天,以下情景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美国南方一黑人正在为竞选州长做准备 B.美国南方一对黑人夫妇正在为主人收割小麦

C.美国南方一黑人农场主正在指挥白人奴隶抢收葡萄

D.在一公交车上,一个白人绅士正在给一黑人妇女让座

18.下列法律文件中,最早倡导自由、平等民主原则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9.历史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鲜活的元素,下列人物和事件搭配中错误的是

A.但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哥伦布新航路开辟

C.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

20.珍妮纺纱开先河,蒸汽推动世界波所反映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1.明治维新的众多措施中,最具有远见卓识的,今天仍然值得各国重视和学习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允许土地买卖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22.下列不属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 或改革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改革 C.日本 明治维新 D.美国南北战争

23.农奴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的这句话反映了

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的羊吃人的悲剧 B.美 国内战后解放的黑人奴隶的处境

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 D.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24.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英国伦敦棉纺织业老板理查德的生活,在当时他可以

A.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济数据 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

C.搭乘火车外出考察 D.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

25.《国际歌》从法国传遍欧洲,响彻世界,其诞生的背景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法国大革命 B.工业革命 C.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

26.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谁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延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

A.瓦特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牛顿

27.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使人们出行更为便捷。前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运行于陆上、海上、空中的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陆海空 B.海陆空 C.陆空海 D.空陆海

28.一把枪挑起了一场战争,这是对下列哪一次战争的准确评价

A.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9.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维新变革,所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来源于

A.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 B.牛顿的科学理论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30.下列内容属于牛顿和爱因斯坦共同点的是

①都是英国人 ②智力都非常低下 ③遇到问题,都喜欢刨根问底 ④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2.右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画面内容直接反映的信息是

A.教会对人们实行精神控制B.资本主义在西欧萌芽并发展

C.神学在西欧得到广泛宣传D.刻画人物为主,体现人的个性

33.下列法律文件中,最早倡导自由、平等民主原则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34.历史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鲜活的元素,下列人物和事件搭配中错误的是

A.但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哥伦布新航路开辟

C.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

35.珍妮纺纱开先河,蒸汽推动世界波所反映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36.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巴黎公社是对世界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社会实践,它所依据的理论来源于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37. 拿破仑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颁布了法律典章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欧洲反法同盟。下列是拿破仑的名言,哪一名言鲜明体现了拿破仑用立法手段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

A.在向埃及的远征中,拿破仑下达过这样的一个命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

B.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法典

C.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D.我性嗜奠基,不嗜产业。我的产业就是荣耀和盛名

38.红星学校九( 3)同学进行了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 命的专题复习,作出如下比较表,请指出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

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

A前者任务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后者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B 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法律文献

C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

39.19世纪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

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

40.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把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的主线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C.世界走向战争

D.和平与发展

篇6:初二历史期末试卷深度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1、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渡江战役的胜利D.一五计划的完成

2、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1953~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3、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是( )

A.民法 B.刑法 C.经济法 D.宪法

4、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相信群众,坚持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5、以下人物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6、到20世纪代末,我国已形成全方位的开放的格局,这个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7、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将其写入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历史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8、不同时代产生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时尚,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追求的时尚描述错误的是

A.在教室里朗诵:少年强则国强

B.罢课排练象征忠于毛主席的忠字舞

C.成群结队在学校粘贴大字报

D.每天背诵毛主席语录

9、新中国体育事业迅猛发展,取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运动项目是

A.篮球 B.乒乓球 C.足球 D.体操

10、我国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重大举措是

A.改革开放 B.加入WTO

C.申办29届奥运会成功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刘少奇含冤逝世 B、毛泽东主席逝世

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林彪叛党叛国

12、王氏夫妇在北京创办面粉厂,建国后生意兴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王氏夫妇的面粉厂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A.不能继续个人经营,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不能继续个人经营,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不能继续个人经营,面粉厂被国家无偿没收,变成了国营面粉厂

D.不能继续个人经营,被国家赎买,变成了国营面粉厂

13、高科技863计划的实施,我国载人飞船已三次成功进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的标志是

A.第一颗氢弹爆炸 B.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D.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和返回地面

14、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除了美国对中国的威胁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D.赢得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15、在百度中输入浮夸风、大炼钢铁等词语最可能搜索到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 B.土地改革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填图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6、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地点:A、板门店

(2)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跨过的大江:B、鸭绿江

17、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邓小平视察南方的城市:

A、深圳B、上海

(2)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

C、澳门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