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七年级历史重点复习试题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试题。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语言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使用火 D、能否直立行走
3、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都居住在大河流域,是因为大河流域
A、战略地位重要 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D、环境优美
4、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要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B、因为他自己打败了蚩尤
C、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5、创制炮烙等酷刑的暴君是
A、夏桀 B、商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6、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7、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
A、纺织业 B、制陶业 C、冶铁业 D、青铜制造业
8、三星堆文化的具体地点是在
A、青藏高原 B、成都平原 C、云贵高原 D、河南安阳
9、成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10、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A、楚 B、魏 C、齐 D、燕
11、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
A、商鞅 B、李悝 C、李冰 D、诸葛亮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3、中国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是
A、哥白尼 B、孔子 C、拉伯雷 D、屈原
14、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
A、庞涓 B、孙武 C、韩非 D、孙膑
15.请根据右图中王小丫的提示回
答,她所说的历史人物是
A.扁鹊 B.屈原
C.孔子 D.老子
16.下面对秦始皇建立秦朝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
②秦朝的都城设在咸阳。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战乱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④秦朝的建立,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7、下面有力地促进秦朝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措施主要是
A.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B.修驰道 C.焚书坑儒 D.修筑长城
18、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渠道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白渠D.灵渠
1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20、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
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战争 ④建立张楚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 B.公元2 C.公元前2 D.公元2
22、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御史大夫的职责是( )
A.负责管理军事 B.负责监察百官 C.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D.负责皇帝的起居
2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秦末农民战争中的口号,提出这句口号的目的是( )
A.陈胜吴广有当皇帝的要求 B.刘邦在长安称帝
C.号召人民反抗秦的统治 D.反对秦的焚书坑儒
24、破釜沉舟的典故出自以下哪一战役( )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城濮之战
25、伐无道 诛暴秦所指的事件是( )
A.焚书坑儒 B.牧野之战 C.楚汉之争 D.大泽乡起义
26、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
27、《史记 匈奴传》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在汉军的打击下,匈奴失去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经济上大受损失,他们悲伤地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你认为这一现象应该发生在( )
A.汉高祖时期 B.汉景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元帝时期
28、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主要教材是( )
A.儒家经典 B.道家经典 C.法家著作 D.墨家著作
29、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30、下列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长安 ②河西走廊 ③西亚 ④欧洲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31、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时间是( )
A.公元前 B.公元前1 C.公元前1 D.公元1
32、下列科技成就中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发明地动仪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西汉记录太阳黑子
33、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这是董必武《昭君墓》诗中的句子。其中,胡是指( )
A.鲜卑族 B.氐族 C.匈奴族 D.犬戎族
34、《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的历史最晚至( )
A.汉武帝时期 B.汉高祖时期 C.秦朝初年 D.战国时期
35、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A.一些封建贵族信佛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 D.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36、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是( )
A.马王堆汉墓帛画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司母戊鼎 D.四羊方尊
37.公元2发生的官渡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A.刘备与孙权 B.袁述与袁绍 C.董卓与孙权 D.袁绍与曹操
38.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
A.控制汉献帝 B.在官渡大败袁绍 C.在赤壁被打败 D.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39.下列各项中,与刘备有关的政治活动是( )
①三顾茅庐 ②联孙抗曹 ③挟天子以令诸侯 ④成都称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0.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仁政
41.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以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 C.孝文帝迁都洛阳 D.刘备迁都成都
42.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B. 使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C. 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D.促进了民族融合
43.下列关于《齐民要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 B.记载了畜牧、捕鱼、食品酿造和加工技术
C.总结了我国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44.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情况就要阅读( )
A.《齐民要术》 B.《史记》 C.《三国志》 D.《水经注》
45.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作品是( )
A.龙门石窟的雕塑 B.云冈石窟的浮雕 C.王羲之的书法 D.顾恺之的绘画
46.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时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不应出现的是( )
A.书桌上有笔、纸张 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D.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47.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 B.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
C.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 D.凿窟造像之风主要盛行于南方
48.下列关于顾恺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精于绘画,以人物画最为突出 B.对绘画理论有精深研究
C.主张画人物要以形传神 D.现存画作有摹本《女史箴图》和《兰亭序》
二、判断题。(下面各题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公元前2,秦朝灭亡,西汉建立。 ( )
2、刘邦和项羽进行的楚汉战争属于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 ( )
3、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在长安。 ( )
4、汉高祖刘邦为了解决王国问题,颁布了推恩令。 ( )
5、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 )
6、东汉时期最著名的历史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 )
7、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是司马迁。 ( )
8、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 )
9、壮士荆轲去刺杀秦始皇嬴政,结果没成功。 ( )
10、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 ( )
三、作图:
1、秦朝疆域广大,东
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
南达南海。在辽阔的疆域里,生活
着各族人民。请你根据上面对秦
朝疆域的描述,在右边框内画出秦
朝疆域示意图。
秦朝疆域示意图
2、请根据所学在
右边划出三国鼎
立示意图(注明
时间、人物、
都城)
四、将下面左右有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最早种植水稻,修建干栏式房屋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河姆渡人
赵高纸上谈兵误国 楚汉战争
刘邦 项羽争夺帝位 长平大战
测定一年二十四节气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揭竿为旗,斩木为兵 战国时期
五、材料分析
1、阅读材料: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
(2)、他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3)、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3分)对我们有何启发?
(4)、和孔夫子同时代的道家创始人是谁?他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阅读下面材料:
秦朝时,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他们走到蕲县境内时,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朝律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之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两个押送军官,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大家举行起义。请回答:
①此事发生在哪一年?具体地点在哪?
②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一个什么口号?(从材料中找)
③两位小队长是谁?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二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较尉领户之。宣帝改曰都护。
请回答:
①张骞几次通西域?分别是什么时间出发?
②由张骞出使西域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和挫折,你得到什么启示?
③宣帝改曰都护是哪一年的事?有何意义?
4.阅读下列材料: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也,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请回答:
(1)这是什么朝代谁对当时形势的分析?
(2)跨州连郡者指的是什么?
(3)然操遂能克绍是指哪一年的什么战役?
(4)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产生了什么历史作用?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两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中的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魏主是谁?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4)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5)材料反映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六、学以致用
政治制度有一定的连续性,开明的政治制度对巩固国家的统治、稳定社会秩序有很大的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国家承认 , 。
② ,③ 的特权。
(2)你认为商鞅变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秦统一六国后,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请说出秦始皇在中央设立的三个主要官职及其职责?
(4)、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七、简答题
23.东汉末年到两晋时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有哪些?各有什么影响。你对这些战役的成败有何感想?
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条件、原因、表现、影响
八、问答题。
1、简述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封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3、为了完成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九、能力擂台
1.穿越时空隧道:
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喜欢看科幻小说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科幻世界的时空隧道。
1、我们首先来到秦朝,秦始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你现在就是秦始皇,你会怎样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呢?
A、记者问:尊敬的始皇帝,据说您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问该措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秦始皇答:
B、记者问:陛下,您在地方废除了分封制,那您会采取什么新的措施来加强管理呢?
秦始皇答:
C、记者问:请问您为巩固统一,在思想和军事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秦始皇答:
2、我们又来到了西汉王朝,下面请你以记者身份采访一下汉武帝,了解西汉的大一统格局,请你设计一个关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采访问题。
问题:
2.能力园: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也是展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时期,奥运福娃们在宣传中国文化时遇到了些小问题,他们希望同学们能帮忙解决问题!
(1)福娃晶晶介绍春秋战国思想家时,被活泼的福娃迎迎打乱了次序,你能帮晶晶改正并对号入座吗?(要求将字母填在对应的表格)
A.孔子、B.墨子、C.庄子、D.韩非、E.兼爱非攻、 F.因材施教、G.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H.无为而治。
学 派 儒 家 法 家 道 家 墨 家
思想家 A B C D
思 想
(2)福娃欢欢和福娃妮妮和同学们排练孝文帝改革课本剧,准备在奥运会时展现中国少年的聪明才智。你认为欢欢与妮妮设计的孝文帝改革课本剧的主题应该是什么?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那些?改革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篇2:七年级历史重点复习试题
历史上册同步复习试题如下
1. 50.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2.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去( )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3.夏令营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万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兴盛 B. 水利工程的兴修
C.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劳动力的增加
4.小明得到老师的夸奖后做事更努力;小勇喜欢老师给他定个目标,然后完成;小兴独立性很强,自己设计任务,自己完成.请问老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
A. 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以德教人 D. 当仁不让
5.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农业发展作用很大,成都平原之所以成为千里沃野,得益于( )
A.白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灵渠
6.北京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我们应该感谢制造彩陶的(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大汶口原始居民
7.齐桓公和晋文公为了称霸,都很重视:○1训练军队○2发展生产○3 改革内政○4远交近攻
A ○1○2○3 B ○1○3○4 C ○2○3○4 D. ○1○2○4
8.如果让你拍摄北京人生活的场景,你会在电视剧中展现的场景有:○1北京人使用火烧烤食物 ○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3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 ○4北京人种植粟
A. ○1○2○3 B ○2○3○4 C.○1○2 D. ○2○4
9.下列不属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特征的是( )
A. 会建造房屋 B.使用磨制石器
C.原始种植业普遍、饲养家畜 D.虽分居南北,但吃着同样的食物
10.战国后期,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管仲改革 B.吴起改革 C.李悝变法 D. 商鞅变法
11.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大力推行( )
A. 分封制 B.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12.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1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这里的秦皇的主要贡献应是( )
A. 击败匈奴,开辟丝绸之路 B. 实现并巩固国家统一
C. 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 D. 平定叛乱,维护统一
15.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学说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16.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在于 ( )
○1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2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4有利于发挥秦始皇个人的权威
A.○1○2○3 B○2○3○4 C ○1○2○4 D ○1○3○4
17.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否定的是( )
A. 推行郡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 修筑长城
18.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19.你知道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的原因是(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20,它是目前世界历史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1世纪来临之际,它的仿制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联合国,现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 )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像
C.四羊方尊 D.青铜豕尊
21.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治水英雄,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这位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伟人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炫耀周天子的权力
C.巩固对西周周边的统治 D.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23.新来的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的名称一样。请问新来的历史老师姓什么?( )
A.秦 B.夏 C.商 D.周
24、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措施的关系最密切?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实行推恩令
C.连年征战 D.开拓西域
25.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刺史,你的职权范围是( )
A.负责监督皇族 B.负责州县的政务 C.监督地方官员 D.负责地方军事防务
26.张骞第一次赴西域的目的是( )
A.开辟汉与西域之间的陆路交通 B.代表中央政府总管西域事务
C.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 D.为汉武帝寻找汗血宝马
27.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维护了顽固贵族的利益 B.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潮流 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28.下列哪件事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29.发明了蔡侯纸,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的是( )
A.祖冲之 B.蔡伦 C.贾思勰 D.顾恺之
30.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
A.春秋时期 B.西汉初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初年
31.位于今山西大同的著名的石窟是( )
A.乐山石窟 B.龙门石窟 C.莫高窟 D.云冈石窟
32.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使用粗糙石器 ②使用天然火 ③种植水稻 ④制作彩陶
A ②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33.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 )
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 任用贤者,勤政爱民
C. 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D. 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34.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
①繁重徭役、兵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残酷的刑法 ④宦官专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④
35.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为了( )
A、压制知识分子 B、有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体制 D、加强思想统治
36.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 ( )
A.长安 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
C.长安 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
37.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俗等情况,需要读哪部作( )
A《九章算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38.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39.东汉时被称为医圣的著名医学家是谁( )
A华佗 B李时珍 C张仲景 D扁鹊
40.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
A班固的《汉书》B郦道元的《水经注》C王羲之的《兰亭序》D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4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一语出自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A、《论语》 B、《孙膑兵法 》C、《孙子兵法》 D《吕氏春秋》
42.西汉时期的哲学著作《淮南子》中讲了一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反映了( )
A.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B.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
C.墨子的非攻思想 D.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43.考古学家发现, 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 有的墓随葬的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几百件, 有的墓却一无所有, 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各家收藏的玉器多寡不一 B. 个人对随葬品的爱好不一
C. 各地的风俗不同 D. 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
44.传说在皇帝之后,黄河流域有3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们分别是尧,舜,禹,那时候首领产生的方法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等级制
45.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 )
A.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 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 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人做了大官
46.举世闻名的 三星堆文化 是一种( )
A. 农耕文化 B. 游牧文化 C. 青铜文化 D. 工业文化
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B. 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C.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结果是诸侯国的数目减少并且出现了一些疆域大的国家
D. 战国末期,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六国的土地
48. 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最早是在( )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 D. 西汉
49.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A. 修筑长城 B. 地方设县 C. 使用圆形方孔钱 D. 规定高统治者为皇帝
50.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51.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52.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53.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4.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
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5.某些成语反映了历史的史实,成语草木皆兵和以下那场战争有关( )
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56.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7.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58.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 )
A、《尚书》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59.公元2,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 统一天下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
60.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61.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陶渊明-《归园田居》
6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主要反映了
A、南朝统治者大力抑制佛教 B、南朝统治者极力宣扬佛教
C、南方气候润湿,雨水较多 D、南朝统治者剥削人民群众
63.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 )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64.看了电视剧《大长今》中医女长今通过针灸技术给孕妇麻醉并施行开腹手术后,你马上会联想到 神医 ( )
A.张仲景 B.蔡伦 C.郦道元 D.华佗
65.,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王立群读《史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史记》的作者是 ( )
A.孔子 B.司马迁 C.司马光 D. 贾思勰
66.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确的是( )
67.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68.我国已发现的远古人类生活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69.三国时期,吴国的船曾经到达台湾,当时的台湾被称作
A.台湾 B.夷洲 C.琉球 D.柴桑
70.夏朝、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B、周边部落日益强大
C、屡次迁都 D、军事作战失利
7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王室得到诸侯的支持
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小国 D、各诸侯国听从周王的命令
72.从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分析,当时最反对商鞅进行变法的主要是( )
A、拥有私田的新兴地主 B、拥有特权的旧贵族
C、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D、掌握实权的秦孝公
73.秦朝下列哪项措施对我国文化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
A、平越族 B、修长城 C、焚书坑儒 D、统一文字
74.西汉建立之前,项羽和刘邦之间曾进行了四年的战争,这场战争( )
A、仍属于农民起义的性质 B、是为争夺皇位而展开的
C、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D、以项羽的胜利而结束
75.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标准是( )
A、看其是否促进了社会进步 B、看其是否使鲜卑族得到汉化
C、看其是否缩小了民族间的差别 D、看其是否增进了民族间的友谊
76.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的决定性战役的 ( )
A. 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7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78.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 )
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79.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 )
A.王羲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石窟艺术 D.青铜器
80.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加强了汉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B.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通道
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二、材料题
8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请找出下列错误的地方并改正错误。
图一:商朝时期的四羊方尊 图二:西周时期的羊尊 图三:山西大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82.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其中有请为下列人物图片找出他们各自的介绍,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A.把 改为 B把 改为
C.把 改为 D.把 改为
83.改错下列错误。
图1 图2 图3
(1)图1是秦始皇,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上实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2)图2是神医张仲景,他发明了麻沸散,编制了五禽戏。
(3)图3是庄子,他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84、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图一 图二
(1)以上图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设置了什么机构?它的设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图二反映的是古代中国著名的中西方交通路线,请写出它的名称。假如你是当时的商人要把货物运往西亚,你该怎么走呢?
(5)这条路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85、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①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③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8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焚,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打击.
材料三:秦始皇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将辽阔的疆域组成大一统的整体.西汉继承秦制,经前期的休养生息和汉武帝的积极开拓,是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请回答:
(1) 读图二,此人是谁?图一中,统一后的文字是什么?
(2) 材料二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3) 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什么现象?
(4) 秦始皇建立封建国家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试从政治上、经济文化两方面分析)?
(5)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87.阅读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这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 臣旧族自代(代,郡名) 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魏主是指谁?
(2)魏主的这个诏令提出了什么方面的改革?他是怎样以身作则的?
(3)类似的改革还有哪些方面?
(4)这些改革措施有什么作用?
(5)结合本次改革带来的积极作用,说说你对改革的看法。
88、材料 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角色扮演】
(l)根据上述材料同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技变法?为什么?
【理解学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方法探究】
(3)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上文是历史上册同步复习试题
篇3:七年级历史重点复习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一单元试题(带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也日子。假如你要去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目前所知,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
A、马坝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2、北京人使用的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铜器 D、陶器
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4、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 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 ,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干野兽和照
5、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人 ④半坡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 ①② D、①④②③
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
①稻 ②麦 ③黍 ④粟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这里赞扬的是()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11、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A、山顶洞人 B、大汶口中晚期 C、河姆 渡氏族 D、半坡氏族
12、海外华人常常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D、炎黄战胜了蚩尤
13、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
A、堵塞 B、疏导 C、抽干 D、蒸发
14、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二、判别题
15、判别下列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人是由猴子变来的。
(2)北京人使用和保管天然火增强生存能力。
(3)从人种起源看,不同人种并没有优劣之分。
(4)人类由群居时代进入氏族时代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5)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遗址是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6)现代的猿不可能再进化为人。
(7)传说不是历史,但传说生动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括极有价值的内容。
(8)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是我国父系氏族的晚期。
(9)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原始陶器的出现,反映了人类生产生活工具的进步。
(10)我们对远古历史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文物考古发掘知道的。
三、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
(3)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D 5、D 6、D 7、C 8、A 9、B 10、A 11、B 12 、C 1 3、B 14、D
二、判断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三、⑴尧舜禹时期 ⑵实行禅让制 ⑶启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