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指南:全面探究与备考策略

时间:2025-07-26

篇1:中考物理复习指南:全面探究与备考策略

【试卷分析】

考试采用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题型设计为选择题40分,填空题20分,实验与探究题20分,应用与实践题20分。

试卷难度分布应在0.300.85之间,难度应控制在0.65左右。按易、中、难三类题比例约为6:3:1。各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为:物质约15%、运动和相互作用约45%、能量约40%。

【名师解读】

《中考说明》是教育局教研中心组织全市特、高级骨干教师倾力编写而成。其题型、题量、难度等各方面都与中考试题相当,作为复习的习题练习准确而精练。从往年的情况看,时常会有《中考说明》的习题经过适当改编成为当年中考试题的例子;甚至偶有原题出现在当年中考试题的先例。

在做《中考说明》的习题时,不可大而化之,粗心大意。这样做题看起来像很熟练,却容易在考前养成一个不认真审题、不规范答题的坏习惯。要把做的过程当成考试一样,思考周密,表述清楚,才能真正达到复习训练的目的。

最后提醒一点,从去年秋季开始,高中已经开始了课程改革。自那时就提出了一个注重初高中衔接的研究课题。所以希望在复习时,尽量培养高中所需要的逻辑思维方式,表述、计算、证明等过程尽量用物理概念和公式规范地表达,不要用过于通俗的、不规范的语言表达。

【备考建议】

第一,要充分了解《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

《课标》把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划分成《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而不是传统地把物理分解为力、热、光、电等几个板块。

了解《课标》以后,具体在复习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复习课本内容时,眼睛不能只盯着课本的某一章某一节,要多从各个方面去思考。例如八年级学习的蒸发现象,在复习时就可以用九年级的知识,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去看待。进而也会对蒸发的条件、蒸发快慢等认识更加深刻。

第二,充分掌握探究实验的每一个过程

我们学习的大多数物理规律,都是通过探究实验然后总结归纳形成的。上新课时,我们都经历了这些探究实验。总复习阶段,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科学家一样,在回忆自己探索的一生,要重温每一个探究过程:如何提出问题,如何猜想,如何设计实验,设计实验中克服了哪些困难,如何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反思实验时又有哪些收获等等。探究精神是《课标》对中学生提出的基本素质之一,所以此环节十分重要,也是复习的重点。

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物理】【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

中考考前:

【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

中考考后:

【中考动态】【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分数线】

【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

篇2:中考物理复习指南:全面探究与备考策略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物理复习必备考点。

典例64

如图所示是小张和小李两位同学利用光具盘等工具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分别观察到的两种光路情况。小张观察甲图发现:光是从空气斜射人玻璃,入射角为45 0、折射角为20 0,从而得出发生光的折射时,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的结论。小李观察乙图发现:光是从空气斜射入水,入射角为45 0、折射角为65 0,从而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结论。

(1)仔细观察甲图后,请你判断小张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仔细观察乙图后,请你判断小李的观察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进一步观察和比较图中两种折射情况,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解析:

( 1)小张的实验结论错误,根据一次实验现象,不可能得出任意情况下(发生光的折射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的结论。发生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是有具体条件的,而不是简单的发生光的折射时。

(2)小李的观察结果是错误的。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它是25 0,而不是65 0.

(3)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不同,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比水对光的折射本领强。

典例65

现在,一些大厦用许多大块的平板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墙既能反射光线也能透射光线。下列四幅图中,能真实反映光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传播途径的是:

解析: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故选B.

【答案】 B

这篇6中考物理复习必备考点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篇3:中考物理复习指南:全面探究与备考策略

篇3:中考物理复习指南:全面探究与备考策略

母题探究

典例13

在学习二胡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 ( )、( )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在验证猜想3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位置所缺的数据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解析:该题主要是运用控制变量思想进行解答.

【答案】 (1)A B (2)55 (3)控制变量法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