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年历史下岳麓版第三单元同步测控第10课

时间:2025-08-10

知识点的掌握与检验

初二学年的历史课程,尤其是岳麓版教材中的第三单元,涵盖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政策。这一单元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还需要他们理解这些事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为了确保知识点能够准确掌握,学生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提供一系列与第三单元相关的同步测控题目,并对每个题目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时期的历史。

同步测控题目及解析

#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是指( )

A. 1978

B. 1988

C. 1998

D. 2008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的记忆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根据历史记载,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召开。因此,20年后即1998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纪念年份。

选项C正确。

背景延伸: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会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为中国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周年纪念不仅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改革开放成就的肯定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 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迈出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

A.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发展民营经济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设立经济特区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辨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对内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决定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被称为“包产到户”或“大包干”。

农民们被允许自主经营土地,生产成果按户分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因此,选项C正确。

背景延伸: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开端。在此之前,中国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制度,农民集体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打破了原有的集体经营模式,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自主权,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热情。

这一政策的成功实施,为后来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国的全面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3. 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该会议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D

解析:

此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关键词“实行改革开放”。根据历史背景,只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这一战略决策。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因此,选项D正确。

背景延伸: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此之前,中国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这一会议的历史意义深远,被誉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是( )

A. 开展土地改革

B. 发动大跃进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辨能力。解题时需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历史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决定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被称为“包产到户”或“大包干”。

农民们被允许自主经营土地,生产成果按户分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因此,选项D正确。

背景延伸: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开端。在此之前,中国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制度,农民集体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打破了原有的集体经营模式,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自主权,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热情。

这一政策的成功实施,为后来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国的全面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认识。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领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因此,选项B正确。

背景延伸: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带领中国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在他的领导下,中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6.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 )

A. 城市

B. 农村

C. 沿海

D. 内地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辨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他们焕发出极大的积极性。因此,选项B正确。

背景延伸: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为后来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84年,中国政府开始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沿海地区率先开放,设立了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 7. 下图是大包干纪念馆开馆仪式。这个纪念馆应建在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 )

A. 北京

B. 深圳

C. 安徽凤阳小岗村

D. 上海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分辨能力。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立下了一张分田到户的字据,是最早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方。此后,四川等其他省市相继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项C正确。

背景延伸:

小岗村的故事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1978年,小岗村的18位农民冒着风险,签订了分田到户的协议,这一举动打破了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模式,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粮食短缺问题。

小岗村的成功经验很快在全国推广,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典范。如今,小岗村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通过对以上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开端,为后来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领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在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时,学生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还要理解这些事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时期的历史,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