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1:七年级历史:探索汉朝开辟西域与丝绸之路的伟大成就
七年级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填空题
1. 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的 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 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 人,共同夹击匈奴。 毅然应募。
3. 于公元前 年和公元前 年两次出使西域。
4.公元前,西汉政府设立 ,总管 事务。这是今 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
5.汉武帝以后,西汉商人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
6.东汉初年,为了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东汉政府派 出使西域。派甘英出使大秦的是 。
二、选择题
1. 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 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
A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西汉 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3.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是
A.西亚 B.欧洲 C.西域 D.天竺
4. 张骞出使西域时,汉朝在位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B加强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
C寻找匈奴的去向 D恢复对西域的管辖
6.汉朝和西域交往日趋频繁始于()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后
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后 D.海上丝绸之路开 辟之后
7.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是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期
8.西域都护设立于()
A.公元前1 B.公元前1
C.公元前 D.公元
9.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相同点是()
①沟通了东方与西方经济文化的联系 ②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帮助西域各国 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 奴役 ④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 《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 安石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 交流
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
11. 丝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凿作出了突出灭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 B甘英 C玄奘 D鉴真
12. 丝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凿作出了突出灭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 B甘英 C玄奘 D鉴真
篇2:七年级历史:探索汉朝开辟西域与丝绸之路的伟大成就
想要学好历史,一定要多做练习,以下所介绍的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主要是针对每一单元学过的知识来巩固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张骞曾出使西域 B.班超曾出使大秦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2.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文景之治 B.昭君出塞 C.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最初开通于唐朝 B、起点在洛阳 C、转站是大秦 D、张骞是功臣
4.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
A.郑和下西洋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张骞通西域
5.3月1日晚,8名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有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古代(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6.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丝绸之路开通 ②日本倭奴国与东汉王朝通好
③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④东汉时代中国与欧洲已有直接交往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7.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
这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既唱出了新疆人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 的是
A.台湾府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
C.驻藏大臣的设置D.西域都护的设置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疆历史上曾是欧亚大陆交通和文明交往的通道,连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著名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特定的地理区位,使新疆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并蓄的特色。自公元前1世纪起,新疆地区就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
请回答:
(1)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人是谁?材料一中自公元前1世纪起,新疆地区就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地图画出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3)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参考答案
一、CCDDB AD
二、(1)张骞;公元前,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2)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 西亚 欧洲
(3)各民族之间关系主流是友好交流;
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是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意识。
这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篇3:七年级历史:探索汉朝开辟西域与丝绸之路的伟大成就
1.分析说明题(12分)
古代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等也都传到了西方。
——摘自丝博网
(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做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的路线?(3分)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摘自《魏书》
(3)民族大融合,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材料二中的“诏”是谁下达的?(1分)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2分)
(4)英国哲学家培根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传入欧洲曾经这样评价“它们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简述指南针传入欧洲带来的重大影响。(2分)
2.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影响如何?(3分)
(3)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1分)
3.(5分)
班超投笔从戎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以后,召请一位大学问家班彪整理西汉的历史。班彪死了以后,汉明帝又召来班固做兰台令史,继续完成他父亲所编写的历史书籍,班超不愿意老伏在案头写东西。他听到匈奴不断地侵扰边疆,掠夺居民和牲口,就扔了笔,气愤地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
就这样,他决心抛弃他的案头工作去从军。公元,大将军窦固出兵打匈奴,班超在他手下担任个代理司马,立了战功。
窦固很赏识班超的才干,派班超担任使者到西域去。班超带着随从人员三十六个先到了鄯善。鄯善原来是归附汉朝的,只是迫于匈奴威势,只好听从匈奴的命令,这次看到汉朝派了使者来,于是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过了几天,班超发现鄯善王对待他们忽然冷淡起来。他起了疑心,他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这儿。班超愤然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今之计,只有夜袭匈奴大营!”到了半夜,班超率领三十六个壮士偷袭匈奴的帐篷。杀了匈奴的使者,放火烧了匈奴营帐。鄯善王这才决心与匈奴断绝往来,一心归附汉朝。
班超用智慧和谋略,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班超在西域时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湾海岸,未能继续前进。1,大秦派使臣访问洛阳,送给东汉皇帝象牙、犀角等礼物。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读了上面的故事,请你归纳班超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他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故事大王: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